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清明时节家家雨

时间:2013-05-03 16:32:08    来源:
清明时节家家雨

清明时节家家雨

风雪夜归人

“清明时节家家雨”好像是一句农谚。清明是每年农历的第五个节令,过了春分便到了清明。在我的印象中,每到清明这天往往是阴雨天气,这也正好应了传统“鬼节”的习俗和氛围。

小时候其实并不知道清明节是什么意思,只是从大人那里知道是“寒食节”。按当地习俗,“寒食”这天一天不升火,记得每到这时,大人总会记着头一天的晚上便把第二天的饭食准备好,大多是提前熬好半锅高粱米,顶好的便是再煮上几个鸡蛋,孩子们每人一个,这便是“寒食”这一天的饭食了。即便是这样,在孩子们来说也还是高兴的,一是觉得这天便是过节,二来总能捞得着鸡蛋吃,便也觉得满足。然而对孩子们来说最惬意的事情其实并不在这里。每到清明临近,村头的杨柳便悄悄展开了嫩绿的枝条,爬到树上折下几枝拿回家来,插在屋门的门框上,这便是“寒食插柳”的习俗。这时的柳条儿特别细嫩,剪下一截用手一拧,便可拧下一截管状的枝条的皮来,然后把较细的一端捏扁,用嘴一吹便能发出一种很动听的音响,于是便做成了一支小小的柳哨儿,大点儿的孩子还会在上面钻出一排小孔,甚至能吹奏出很悠扬动听的曲子来,于是村头街巷便会响起呜呜哇哇的柳笛声来,这便是孩子们最为得意的杰作了。

除了这些,便还有另一个对孩子们来说既不大明白而又好奇的事情,那便是每到这天,大人们往往要准备一些草纸(当地人叫做“火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就像一种剪纸的工艺一样,后来明白是剪成的各种“纸钱”,然后拿到村外的坟地或某个路口去,熊熊地燃着了,于是,村头路边便到处能看到一堆堆飘忽的火苗和飘起一缕缕淡淡的烟雾来,那燃尽的纸钱化作片片黑色的纸灰随着缕缕烟雾四处飘荡,偶尔还会听到远处传来几阵隐隐约约的哀恸,小孩子不知道这便是大人在“上坟”,只是瞪着眼睛在一旁茫然地观看,心里也就不免有些凄然。

孩子们无法知道当时大人们的心境。真正使我对清明节有所感触的,却是我毕业后分配到曲阜工作时遇到的一个情景。当时我被分配到曲阜乡下一个叫息陬的区农技站,到了清明这天,按当地习俗,区机关的人大多都回去了。由于是外地人,清明这天便只剩下我一个人呆在区站里。天阴沉着,淅淅沥沥地飘着蒙蒙细雨,看着野外烟雨蒙蒙的景象,心里不免觉得有些孤寂。我忽然想到了当时在不远的乡下的一个老管区书记,姓王,那时大约和我现在差不多的年龄,一个年近五十岁的乡下干部。由于我多少了解他的一些情况,估计他或许没有回去,说不定此刻正一个人孤伶伶地呆在乡下的那个农家小院里。于是随意地打了一个电话过去,果然还在。心想此刻不如到他那里去,说好了便骑车赶了过去。

一进门,果然只他一人在那里,见我到了,竟然高兴得象个孩子似的赶来迎接我,那热乎劲儿竟象遇到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寒喧之后便开始准备饭菜。在当时的乡下其实也很简单,一盘已经准备好的猪耳朵拌窝苣,一盘油炸花生米,现成的有酒,于是一老一少便在屋檐下的小方桌上开始慢慢对饮。院落的大门正对着一片开阔的菜地,远处是一片小树林。天上的云层越来越厚,雨竟然也越下越紧,四周到处响起一片沙沙的雨声,院落里也便越发地显得沉寂。喝了两盅,望着远处迷蒙的雨雾,老王的脸色也渐渐如同这天色一样地阴郁起来,凝神片刻,老王点上一支烟,突然悠悠地对我说:“小王,你知道清明是什么节?”看我一脸的茫然,他也便不再言语,深思片刻,好象突然来了兴致,端起酒杯呷了一口,清了清嗓子便低声吟唱起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知道这是杜牧的一首诗,只是不大理解其中的含义,只知道写的是清明时节山路上一个老者遇雨,遇到牧童欲寻酒家何处,牧童指点他不远处便是杏花村酒家,便觉得很有一种闲情逸致的意境。老王也不顾我的表情,兀自只顾自己一遍遍地反复地唱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010/4/5

本文非版权作品,若《小越美文网》因转载时无意间侵犯了您的各项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