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文艺是无可替代的,特定的环境造就了特定的文坛。
1、我们的80年代
说起来那已经是三十年之前的那段岁月了,幸好还有时间这道锁链来牵扯着,在拉动着,在跳跃着,带我们回到原先那段懵懂的时光里。
上了小学才知道同学们都住在周围,没有太远的路程,那时的街道没有现在这样宽敞,都是些里弄和胡同。街上也没有很多的车,要是哪天看到一辆银白色的上海轿,啊,真好看!眼睛凑到玻璃窗上,瞪得老大的,扒着手使劲的往里看着,能坐一下多好!
要是你中午时分经过学校,我们放学是没有电子铃的,都是门卫的老头站在操场上,摇着铃铛,如同古刹中缩小版的撞钟,那铛铛的声响能传到每一个教室。也就几分钟的功夫,集体下楼来。照例还是高个子的排头拿着三角旗站在最前,男生一列,女生一列。离家最近的学生总是要排在最前边的。出校门的时候,后面的人总是拉着前面人的衣服,怕被队伍甩掉了。腾出的手会摸摸今天的“三带”,也就是水碗、抹布、红领巾。还好带上了。沿着街边的小路蜿蜒向前了走着。可不像今天的孩子,父母领着上了自己的私家车一溜烟的去了。
那时我们是没有任天堂和电脑游戏玩儿的,记得每到课间的时候,操场上的爬杆和沙坑边平整的土地就成了我的游戏天堂。男孩们特喜欢。那爬杆足有两层楼那么高的,用绿色的油漆刷好,风干。在下边准备好,号令一出,胳膊使劲上拽,腿夹住了杠子上蹿,看谁的速度快,看谁有气力。谁先摸到顶端的横杆就是赢了,一出溜的下来,嘴里还不停的叫唤着,喔喔喔,我赢喽。下一个在来,那是我们的接力赛。
女孩子们则是用废弃了的算盘珠,用结实的线绳串了,跳房子。找来粉笔头在地上横平竖直的打格,还会不规则的在格里写上1、2、3、4、5等数字。把珠串放在地上抬起一只脚,用另一只踢过去,谁命中了高分值就是赢了。我想这其中是考验了平衡性,准确性的。踢两次算一个来回,大家要把分值加起来,算算谁得的分高,这还加强了数学的演算,一举两得的游戏。
那边围起来一个圈,面朝里蹲着,一人手里拿着手绢,嘴里唱着“丢丢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着他快点快点抓着他”,被丢到的同学会猛然起身,抓起手绢,大步追赶丢他的人,“快跑快跑别让他逮到了快啊快啊”,前面的人顺势蹲到空位上“哈哈哈,没抓到吧”。下一轮又开始了。
那是放学回家没有很多的作业的,不像现在的孩子装满了的书包就要收十斤重,太可怕了。只要是写完了习题,也是我们游戏的空间了。折三角,拍毛片,滚铁环,打陀螺,还有砸皇帝,憋水管,多着呢。因为我们都住的近,都是房前屋后的邻居,只要谁一招呼,三五个是打不住的。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夏天,拿来软皮管,头上用手绢包好了,下面要系好,必须是死扣,使劲堵在水龙头上,只要一开,水都近了管子,用不了五秒钟,冲满,那形状似刚刚做好的肥肠。你来我往的打水仗了。一次灌大方了,爆掉,弄得浑身上下都是水了,像落汤鸡。免不了大人的一通数落,当时说改了,可下次照旧。好玩儿的很呢。
现在的孩子们是不会玩儿这样的游戏的,那太廉价了,也没有什么科技含量的。那是是没有遥控飞机的,没有可爱的芭比娃娃,没有会说话的电子狗。但那时的我们很赞美老师诗歌,在物质缺乏,但独自独乐中慢慢的长大了。
时间过的真快,现在回想起来,是那么的美好,但不可能在回到从前了,但要好好的珍藏着,不会随烟散播,和光同尘了。
2、我们的80年代
毛芽子甜根儿麦乳精,草垛子鸟蛋儿炸牛粪;(守信用的名言:唯美的古风句子)
我们的八零年代。
跳跳蛙滾铁圈儿皮筋和弹子,捡块石头跳房子;
我们的八零年代。
午后的过家家和晚饭后的凉床巴,
感叹萤火虫的奇妙,幻想国庆节观后感里的金戈铁马;
我们的八零年代。
向往春节里的烟花,嘴馋油炸后的锅巴;
听锤子凿打麦芽糖饼的乒乒啪啪;
在小货郎的拨浪鼓声中害怕着妈妈撕心裂肺的喊我回家;
没有蛋糕的生日却惊叹碗里的鸡蛋花和手绘的祝福卡;
拿了大红花后蹦蹦跳跳的回家,
奢望着等了半天的爆米花;
我们的八零年代。
上学的途中田野里青蛙呱呱呱,
放学的路上池塘里水鸭嘎嘎嘎
哦!
还有那乱扔石子差点被大头鹅咬住屁股的他;
我们的八零年代。
歪着身子掏着大梁我们学会了自行车,
虽然经历过无数次的摸打滾爬;
站着小板凳被烟熏的满脸泪花,
却香喷喷的吃着自己做的那还有点夹生的粑粑。
烤玉米烤地瓜,围着灶台等着那榨干的油渣渣;
我们的八零年代。
那时幻想着长大,而现在却向往那时的他;
10年后我们的八零年代成了回忆,
像那南方冬天里许久不见的雪花;
20年后我们的八零年不再会有人提起,
更多的是疲惫于因为是你中的酱醋茶;
而50年后我是否记起,
由回忆变成故事的八零年代,
向我的孙儿们提起,
什么是抓子儿和翻麻花儿。
3、绽放的年代
绽放的年代
80,80,80,
一个灿烂的年代,
香樟树的街道向晚,
鲜花的季节,安静地等待,(暑假里的一件趣事网:唯美的古风句子)
留住过往,牵着你我,
我们的生命,
在喧嚣中日记400字大全要真实地盛开,
从心开始,蔓延至你。
80,80,80,
一个张扬的年代,
校园晨曦的青涩回忆,
沉默了黄昏,散乱了人群。
木棉吉他,单车背影,
我们的瞬间
在凝固的灰色的思绪里,
久久伫立,守望天际。
80,80,80,
一个怀旧的年代,
老屋墙壁的灰色印记,
蛛影摇曳,青草迷离。
顺着痕迹,爬满记忆。
我们的理想
在那灰色的天空里,
铺满辽阔,苍茫大地。
80,80,80,
一个花样的年代,
微风过去的诗舞翩翩,
裙角也飞扬,脚步也微漾。
和着阳光,眼泪欢笑。
我们的青春
在那明亮的激流里,
微微闪光,尽情绽放。
我们的青春
在那明亮的激流里,
微微闪光,尽情绽放。
绽放的回忆,我们的回忆。
我们的回忆,绽放的回忆。
绽放,绽放,绽放......
4、纯真的年代
哼着属于自己的儿时的歌曲,赶这牛儿走在林间的小道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见那乡村的饮烟也在初升的阳光里借着微风寥寥升起!鸡鸣和狗叫在身后渐渐远去!村民们也开始了忙碌。那是儿时的记忆!
题记
曾几何时,梦想着有一天去看看山外的山外的地方那个热闹的都市!当站在这样一个城市的时候,不免去眷恋那个往日的熟悉的地方。哼着属于自己的儿时的歌曲,赶这牛儿走在林间的小道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见那乡村的饮烟也在初升的阳光里借着微风寥寥升起!鸡鸣和狗叫在身后渐渐远去!村民们也开始了忙碌。那是儿时的久违记忆!
这样一个季节,又是一个节日, 数着青春的年轮,远逝的时光也有20几个春秋,但我们早也不在年轻。穿梭在繁华的城市的街道。听着身旁的枯操的车鸣,迎面吹来阵阵的风夹着微微的雨,感觉有些许的无赖的凉意!身后远去的只是一些陌生人的脸!在这样一个灯红酒绿的城市为的只是忙碌的生活。
一个人的时候,这里有的只是陌生与孤独!面对着高楼我向往的是那座长满绿树青草的大山,有着牛儿,羊儿......有着那些陪同的儿时的玩伴!看着这里的污浊的河流我向往的是大山里那条清澈的流水!那是我们口渴时常去的地方,在夏日里格外的凉爽。见到这里那些满处乱扔垃圾的人们,我不的不“佩服”!但我更敬重的是我们那里的人们。虽然那里没有油路和高楼,但是那里有着繁华城市没有的清洁和宁静。尽管那里只有弯曲的泥拧的小路,还是有着城市没有的亲切。
生活在这样的高楼大厦的城市不免有些向往儿时的记忆!(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学网:唯美的古风句子)
80年后的我们生活在为温饱拼搏年代,这让我们有些早早的懂事。儿时的往事在我的脑海里渐渐的远去,有的只是少许的存留的回忆。童年不在属于我们,我只有真成的祝福那些正直童年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5、红薯时代
青野
1
吃了几十年的红薯,与红薯有关的那些人和事,老在脑子里翻腾,想写一篇有关红薯的6月初6以示纪念,又很难。不写又放不下,还是一吐为快。
要说我们这一代人比我们的父辈少了一点饥饿,应该感恩红薯。都说“一大二公”三十年没有吃饱肚子。如果没有红薯,生活会更糟糕。
一九五六年刚转入高级社,就迎来了种红薯的热潮。那年麦天,雨水大,堆在场上的麦子发了霉,却给红薯插秧带来了机会。红薯秧插到地里,不打蔫就长起来了。秋天,迎来红薯大丰收。麦茬红薯,一串串的紫红色,一棵能刨2斤。从此,农业生产掀开了红薯年代的历史一页。
红薯成为重点农业,名符其实,不是一句空话。大年初一开门红,吃完饺子,男女老少齐上阵,就开始拾掇养红薯秧的床子。正月十五前后把薯种下进床里,谷雨前后开始插秧。
红薯插秧离不开水,对于干旱丘陵来说是一件缠手、累人的农活。社员们一到春天挑起水担子抗旱点种,就没有个放下担子的时候。
到了秋天,所有的庄稼都收完了,霜降前后刨红薯,一棵棵地刨,更是一件费时费力累人的农活。红薯贯穿着农民一年农活的始末,也关系着农民的吃饭问题。(短名言警句大全网:唯美的古风句子)
2
红薯耐旱,好成活,最适合丘陵区生长。计划经济年代,生产队里的土地要服从国家计划安排,各种农作物种植都有任务。自从种上红薯,粮食收成才有了保障,交公粮是红薯干,牲口饲料是红薯干,社员口粮还是红薯干。我们那里的老百姓把红薯也叫做山药,社员们有个口头禅:“想吃饱,种山药。”红薯生长的好坏,决定着社员一年的口粮。所以红薯一定要种到好地里,不然就保不住社员们的饭碗。
一亩红薯,大约要栽种4000棵秧苗,成活率按八成计算,风调雨顺年头,秋天,一棵平均收2斤,一亩好地有6000多斤的收成。一个生产小队要种三四十亩红薯,一户人家,一个秋季下来,要分数千斤甚至上万斤的红薯。红薯干虽然不算什么好粮食,有了红薯干老百姓心里就不慌。因此,刨红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秋收。
一个生产队有二三十户人家,一百多口人,要刨十多万斤的红薯。赶着节气走,不抓紧时间,红薯会受霜冻的威胁。每到这时男女老少一齐出动,也要大干十天半个月才收完。
起初,分红薯是生产队里的一个盛大场面。把红薯运到打谷场上,黄昏才开始分。点着马灯,成群的飞蛾绕灯而舞,红薯堆积如山。抓阄、捡拾、抬筐、过称、记账,人来人往,长长短短的人影晃悠,一直分到下半夜。把红薯从地里倒腾到家里再分,给劳动力无故增加了许多负担。
经过几年摸索,生产队干部学聪明了,刨红薯在地里分。谁家也不肯把分给自己的那份丢掉,人员不用发动就全来了。男人们起早下地刨红薯,女人在家做好饭,带着孩子和一天的汤水、干粮,还有晒红薯干用的擦子,也赶来了。
早晨、上午刨红薯,一个下午,把刨出来的红薯分完。一天两顿饭都在地里吃,把红薯晒到地头的石板上,草坡上。孩子困了,睡在地头的草坡里。天很黑了还在地里忙活着,很晚才回到家。
这个时候你到地里看,满山坡白花花的红薯干,像下了雪一样。
地头石板上晒出来的薯干,干得快,干净又漂亮,两三天工夫也该拾掇回家了。这里当天分的还没有处理完,那里不去收拾又怕丢失了。顾了东顾不得西,分身无术。孩子哭大人叫,乱糟糟的谁都帮不了谁。队长只管赶进度,照样刨、照样分。“争秋夺麦”要的就是这个劲儿。
如果赶上闹天那就更糟了。晚上,漫山遍野闪烁着收拾薯干的灯光。薯干真的着了雨,两三天内就会发霉、腐烂变质,那真能把社员们急死,因为即是烂了,发了霉也得吃啊!那是自己的口粮指标。
吃鲜红薯是社员们的首选,冬日天短,日子好过,吃红薯能凑合。保鲜红薯下到窖里,一直要吃到第二年的春末夏初。保鲜红薯不能放得太多,超过春末夏初这个季节,就会烂掉。粮食短缺的日子,老百姓精打细算。度日艰难的人家,春天需要用钱,为了起码的油盐,不得不卖掉几筐红薯。
3
国家给农民计算口粮标准是5斤红薯折合1.2斤薯干,1.2斤薯干顶1斤口粮。实际上3.3斤红薯就能晒1.2斤薯干。这样,农民种的红薯越多得到的实惠就越大。几乎每个家庭都养一口猪。特别是多子女户,一年到头从生产队分不到一分钱,全家的零花钱就指望那头猪。(小越美文网网:唯美的古风句子)
我家四叔就是这样的多子女户,四婶用好薯干喂猪,发了霉的薯干留着人吃。她说:“猪长大了能卖钱,人吃了变不成钱。”
许多红薯的记忆不堪回首。长年累月地吃,吃多了,烧心、泛酸、打嗝、胀气,吃出胃炎、胃溃疡,对红薯爱恨交加。不吃饿,吃了难受。人们把苏打面当成药,烧心难受了就随时吃一点。
“低指标,瓜菜代”三年困难时期,我们那里的老百姓却“因祸得福”。红薯干一斤能卖八元钱,谁都舍不得卖,害怕遭遇更大的饥荒。家里的红薯干比较充裕,外乡逃难来了好多姑娘,嫁给村子里的老光棍、小光棍。人们开玩笑,称呼她们“红薯干媳妇”。
那时候家家都有一盘土坯炕,土坯炕前有个火炉子,到了冬天炉火除了做饭,还要兼顾过炕取暖,炉火通过的炕前边有一个小火窑。冬天,小火窑里一天到晚总放着红薯,被烤得热腾腾的,小孩儿回到家就去拿了吃。特别是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从被窝里伸手去拿红薯吃。被烤了一夜的红薯,有点发蔫,有烧烤味道,特别香,吃完一个还想再吃一个,吃饱了再起床。
红薯丰收了,农妇们不辞辛劳地变着花样改善生活,擀面条、蒸包子、轧饸饹、摊煎饼。歉收了,用红薯面掺糠搅菜度荒年。人们说,“红薯干媳妇”、吃红薯面馒头娶来的媳妇,照样生大胖小子。
我吃红薯度过青年和中年大部分的日子,我的身体曾经日复一日地被红薯充填,成了红薯的容器,红薯的加工作坊。
4
闹了三年文化革命的中学生,又回到生产队和父辈们一起成为新一代农民。
我们县里有个野沟门水库修了十年,号称“老爷工程”——西水东调。各公社分有修水渠的任务,一把手书记挂帅。回乡青年被派往水库工地,凿钎打眼、放炮挖涵洞。那时候搞摊派有个漂亮的说法:叫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民工自带口粮,生产队里记工分,国家只发少量补助粮。抡锤打钎子是个力气活,吃红薯、红薯面不抗饥。
公社书记,不定期带着文艺宣传队到工地演文艺节目,前去慰问。再到工地现场走走看看,表示关心,这就是书记挂帅。民工知道书记要来视察,勒紧裤腰带咬着牙干。那时候时兴念毛主席长征的感人故事鼓舞士气。背语录又是小青年们的强项,一个小青年一边抡锤打钎一边说:“伟大领袖教导我们说,‘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另一个小伙子接着说:“山药者,我们的山药。红薯者,我们的红薯。我们不种谁种,我们不吃谁吃。”话音一落,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这一幕正好被前来检查工作的书记看到眼里。立即在工地召开了现场会,经查证,小伙子家庭出身没有问题,才免予追究。一句笑傲江湖风清扬,差一点闹成政治事件。
红薯随着人们喜好,曾经被吹上了天。“大跃进”刮五风,睁着两眼说瞎话。我们那个邻村龙华,吹出“红薯亩产80万斤”的指标。这个消息还登载到邢台报上,说大话不打折,不脸红,还成为一时的英雄,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红薯是能高产的农作物,亩产80万斤,那要长多大个的红薯啊?记得那时候我粗略算过,一亩地面积的土,一米厚也不过80万斤重。
说大话那时有个冠冕堂皇的名字——共产主义风格:敢想、敢说、敢干。
大话、假话把人们的思想搞乱了,领导心里也没有底,也弄不清生产队究竟能打多少粮食。只知道出风头、假积极,秋收下来先交公粮,敲锣打鼓给上级报喜。这里也有个说法,叫“先公后私”。结果,除去公粮、种子、饲料(生产队里有大批牲畜),社员的口粮吃不够八大两了。吃不到也不能说,产量是自己亲口报的,怨不得别人。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粮食交给国家,自己饿肚子,农民真有点冤。
说是三年自然灾害,其实哪里是自然灾害,那是人为的灾害。吃野菜、树叶、荆籽……凡是能吃的,这次红薯秧也派上了用场。
忍饥挨饿又一年。1962年又到了刨红薯季节,有了往年的经验,辛辛苦苦干活的农民饿肚子,似乎太不应该。于是生产队干部,每天刨的红薯有意不分完,剩到地里用红薯秧苫着。第二天,红薯就不见了,也没有人追查、声张。你不说我不说,心照不宣都清楚。晚上,红薯地里碰过面,还小声打过招呼:“你来了?”“你也来了?”各自办个人的事,分头而去。第二天红薯地里再见面,都像没有发生过事一样。就这样,没有谁号召,形成一个无组织的、集体“偷”红薯行动。有胆量你就去“偷”,没胆量去“偷”,挨饿活该。
“偷红薯”活动没人布置,却迅速形成一种风气,全村人都这样。这当然是一件不公平的事,可是,称头上一点都不敢多分啊。不公平,老百姓也没人反对。
那年八月里打雷,老百姓说,“二八月响雷,遍地出贼”。却应在这里,是天意。“偷红薯”虽然不是什么光彩事,灾难中的农民每当提起,津津乐道,却自以为荣。
5
红薯,原产于南美洲秘鲁,被哥伦布带回西班牙。后来,西班牙殖民者又将它从本土引种到菲律宾殖民地。西班牙人对这种高产农作物要实行垄断,严禁向中国出口。1593年一个福建人在菲律宾经商,巧妙地骗过海关,将红薯秧带回老家福州,收获了红薯,“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蜜枣”。从此,拉开了红薯进军中国的序幕。红薯随着“湖广填四川”扩散开来,红薯扩散到哪里,那里的人口就急剧增长。短短百年中国的可耕地就增加了四倍。
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成为这个星球上的第一人口大国,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红薯。红薯与我们这个民族的关系千丝万缕。十几亿中国人,有多少人与红薯脱得了干系?
红薯像大慈大悲的菩萨,普度众生,特别是那些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只要你辛勤耕种红薯,就有收获,就不会饿死。
卑微的红薯,沟沟坎坎都能生长。红薯又多么像我们苦难的农民兄弟,在恶劣的环境里照样能生存,生根结果。
在我们家乡,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初,可算是红薯的鼎盛时期。种植的红薯是无公害绿色食品,红薯地里基本不施化肥,不打农药。那时红薯没有什么疾病发生,年年种,年年丰收。家乡的红薯淀粉含量高,蒸、烤出来,咬一口像栗子一样香甜。
现在,城市的闹市区,经常飘散着烤红薯的香气。可是,买一块尝尝口感差远了。再也找不到家乡那种,我所感恩的红薯那种味道和口感。
6、“80”后是怎样炼成的?
“80后”作为当代文坛上的一股异军,猛然突起,铺天盖地,甚至还翻江倒海,红得发紫。他们在给当代文坛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大同小异的问题。他们的大红大紫,真的是他们写作能力的高超?实力的雄厚吗?其实不然,是因为他们高超的模仿,善于堆垒文字,媒体对他们的大肆炒作,才会有“80后”快餐式文化的风及一时。
“80后”这个名词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开始是主要是指出生与80年代后的人。当韩寒,郭净明等一批青年作家出现后,“80后”这个名词开始用于他们的身上,甚至是他们的专有名词了。当人们一提到“80后”,首先想到的便是这一群出生与80年代的作家的。也就是说,“80后”也就这样产生,还被用为了专有名词了。
“80后”是以韩寒为开头的,后来郭敬明,张悦然,孙睿,蒋峰等等居上后,他们的作品开始在大江南北一度畅销,有的甚至是拍成了电视剧。他们的名号开始了风及一时的弥漫。这时,媒体也出来为他们呐喊助威——大肆的炒作。就这样,“80后”就算是不想出名也由不得他了。再有著名的作家马原先生提出了所谓的重金属“五虎将”,“80后”的名声可谓登峰造极了。
“80后”的名声是那么的响当当的,那么他们的作品是不是真的如他们的名声一样呢?我们综观“80后”的作品,给人的印象并不是这样的。在他们的作品中,给人是一种矫揉造作之感:要么是内容的空洞无物,要么就是在文字上的玩弄,更有甚者什么也没有,全是媒体大肆炒作的结果。他们的名声因何而起?就是内容上的超级模仿,善于玩弄文字,再加上媒体的炒作,就炼成了“80后”。在此,针对“80后”的这几处病症,作出一个浅要的分析,算是给“80后”作出一个最基本的病症报告。
一、作品内容上的超级模
在文学的创作中,总是存在一条潜规则:抄袭,模仿,甚至是复写性的拼贴。“80后”作家群在这条潜规则中表现得甚是明显,更是闹得沸沸扬扬。于此,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合理的借鉴或引用。这是合情合理的,也无可厚非。二是改头换面,或明或暗的抄袭,模仿,剽窃他人的作品。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些作家的真实的创作能力。“80后”作家群也干的时这样的勾当:打着自己的名号,装模做样模仿,抄袭,甚至是复写性的拼贴他人的作品。然后经媒体的炒作,公开出版。
“80后”是以韩寒开场的,那也就从他开始论述这个观点。
《三重门》是韩寒的开山之作,也是其得意之作。明智的读者看之,便觉得这是多么的熟悉的。原来这是对钱钟书先生《围城》的重新的描摹,甚至有的读者指出这是对《围城》的复写式的拼贴。对于语言表达上的相似之处我们姑且不论,先看看内容上的雷同。(小越美文网网:唯美的古风句子)
《围城》:以方鸿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当时的环境中苦闷,迷茫,找不到出路,在叛逆中无处可逃,只好在“围城”中苦苦的挣扎。方鸿渐是典型中的典型。
《三重门》:以林雨翔为代表的中学生,压抑,叛逆,苦闷,找不到方向,找不到理想,只是在嬉笑怒骂中放荡着。林雨翔是代表中的代表。
在写作的手法上,韩寒也是模仿钱钟书先生的“重文轻我的梦 中国梦”的路子,可“画虎不成反类犬”,使得《三重门》表现得干涩,生硬。
再看看青春小说家郭敬明的《幻城》。这来自何处?来自日本的漫画《圣传》,只是郭氏作出了技巧上的改头换面。而他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更是大胆的:那只不过是让读者重新“温习”了我国作家庄羽的《圈里圈外》。也为此,郭、庄甚至对簿公堂。
再来看看所谓京派作家孙睿是怎么机械的模仿石康的,这个观点大家就会一目了然了。
如果说在韩寒的《像少年啦飞驰》对石康的《晃晃悠悠》模仿不甚明了的话,那不如来看看孙睿的《草样年华》对石康《晃晃悠悠》是怎样模仿的。
主题:石康《晃》:表现大学时代的迷茫,孤寂,晃晃悠悠,无所事事。
孙睿《草》:表现大学时代的迷茫,孤独,懵懵懂懂,无事可做。
内容:石康《晃》:主人公周文在80年代末进入北京某高校,90年代初毕业。在校认识阿莱并与其相恋,因厌学搞乐队,后乐队去厦门搞演出外遇苏黎,从此纠缠不清,导致与阿莱分手而结束。
孙睿《草》:主人公邱飞90年代末进入北京某高校,21世纪初毕业。在校期间认识周舟并与其相恋。因厌学搞乐队。一次去西安的途中遇到汤姗,与其发生关系被周舟知晓而导致分手而结束。
再来看看细节:《晃》:外校学生刘欣因乐队之事搬到华扬宿舍住。
《草》:外校学生钟风因乐队之事搬到杨阳宿舍住。
也许有人认为这些是偶然,但是,一两个偶然还可以,不会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偶然的。聪明的读者一看就会明白,这绝不是什么偶然,这是机械的模仿。
对内容,对文字,对细节的模仿,这是“80后”风起云涌的一个原因,也是他们敢于叫嚣的原因,因为他们的模仿,正对应了现代人病态的审美需求。也是如此,“80后”也才有了市场。
二、文字的玩弄给读者视觉上短暂的快感
一位批评者在新浪网上针对“80后”的作品说:“80后极度的功利和拔苗助长的方式,只会造就出无数的垃圾作品,而形成一个恶瘤,80后的作品最终走向的,只会有一个结果——溃烂,永远被历史所遗弃。”
之所以会有人认为“80后”的作品会“永远的被历史遗弃”。是因为“80后”的作品是经不起历史,经不起读者的考验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是空洞无物的。虽说他们的作品是艳丽无比,很适合今天病态的审美情趣,但他们是经不起风雨的洗礼,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结果。因为他们的作品除了文字上能引起读者视觉的短暂的快感外,其他什么也不能。读者在享受了短暂的快感后,也就什么也记不起的。毕竟他们的作品没有什么深度,没有什么值得探讨的地方。文学作品不此要能让读者感动,也还要能引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甚至还要能让读者身临其境的。而“80后”的作品对这些什么也没有做到。
韩寒在出版《三重门》后说:“在文字上,是没有人可以超越的,至少一百年内无人可以超越。”的确,在《三重门》中,文字的玩弄是可以让人触目惊心的,他玩弄文字的水平让人不得不佩服。但除了文字上能让读者耳目一新外,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有什么可以让我们看呢?随便来两个例子我们看看我们能看见什么?
“一会儿,生煎送了上来,那生煎无愧‘生煎’的名字,咬一口还能掉下面粉来。”
“卧春卧梅又闻花,卧知绘中天,鱼吻卧石水,卧石答春绿。”他翻译为“我蠢我没有文化,我只会种田,欲问我是谁,我是大蠢驴。”
这些要表现的是什么?是要说他的作文第一次骑自行车吗?我看不是。这是他小说内容的生硬,干涩,才来点冷幽默,冲击读者的视觉器官。可聪明反被聪明误,读者连这点冷幽默也没有接受的。
在韩寒的《毒》中,他把这点更加扩大化了。除去咬文嚼字,什么也没有表达出。
在郭敬明的《幻城》中,内容可以偏激的说是两个小孩打架,引出了双方的家长而发生的事。可郭氏却也来玩弄文字,用他那寂寞、苍凉、忧伤的笔调来将画面叙述得凄美,外加宏壮,把小说的情节停滞在小学生写作文的水平上,把读者引入他虚设的艳丽的画面中去。
而蒋峰在《维以不永伤》中,也是为了让读者感受到他那画面的逼真,就不惜纸墨的在玩弄文字。他想把最小的场景用最多的文字表达出来,要其逼真而细腻。可他是在拼凑,然后又拆开,表现得乱七八糟的。其实,文字传播的是真实,是画面的还原,而不是添油加醋的捏造。是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不是矫揉造作的拼凑,粘贴。
“80后”的作品中,我们很难看到有点水平的内容与深度。特别是在他们的名声响得他们也忘记了自己是谁的时候。他们在文字上让读者有了短暂的视觉冲击后,他们就觉得有自己有了市场,有了FANS了。其实,他们只是用文字创造了一个文字垃圾横飞的世界,也是因为病态审美情趣的蔓延的结果。
三、名声来自媒体与舆论的大肆炒作(小越美文网网:唯美的古风句子)
新浪网上一位网友说:“80后似乎成了一种印钞机,只要作文写得好,又能长篇垒字的孩子,经出版商一番炒作,书就可以出版畅销。”
这是一个讲求包装的时代,一个炒作流行的时代;也是一个审美情趣病态,快餐式文化流行的年代。读者的审美病态,就让“80后”的作品有有了立足之地。而“80后”也正是用这一点让读者喜欢,他们的书就畅销。所以出版商与媒体就大肆的炒作“80后”了。也就是说:这个时候,“80后”就算不想出名也得要出名了。“80后的名声就越来越大了。
先看看媒体与出版商是怎么炒作“80后”的。
新概念捧红了韩寒,是因为他的反叛——对应试教育的反叛。然后,媒体与出版商蜂涌而上,什么“少年天才”,中国文坛的又一“钱钟书”等等灌向了他。
接着,有偶像派作家郭敬明,“美女作家”张悦然,“实力派作家”蒋峰,“小王朔”孙睿等等一系列“80后”的登场。这些多是媒体与出版商给他们贯上的名号。
有了“80后”这一名词后,更是风起云涌,接下来的称为让许多人不敢恭维:什么“80后十大作家排行榜”,“80后第一人”等等也纷纷出炉。
马原先生又来了一个“80后‘五虎将’”,更是让“80后”找到了一个文坛中的有力支柱。紧接着就有了“80后‘五大才子’”,更有人说出了“八十年代后生要灭九十年代文学”,口气更是大得吓人。
2004年10月,孙睿《草样年华》在法兰克福图书博览会上被33个国家购买了版权,媒体又是将孙睿炒上了天,而石康的《晃晃悠悠》却鲜为人知。
可以说,如果没有媒体与出版商大肆,刻意的炒作,“80后”的名声是不可能如此的“振聋发聩”的。也不会有所谓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局面。如果把他们与老一辈作家放在同一个平台上,除去媒体与出版商的大肆,刻意,不切实际的炒作,“80后”的作品最多也就是一种娱乐性的文字而已。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很多人都是误信了媒体与出版商天花乱坠的炒作,是被蒙蔽了的。
是媒体与出版商把“80后”捧上了文学的圣殿的。
“80后”在如今的声望势如破竹,一路向北,大有翻江倒海的力量。他们现在是时代的宠儿,是人们心中的天才,是许多文学梦想着趋之若骛的偶像。许多的读者是把他们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里怕飞了的那种宠爱。
仔细的看看,仔细的瞧瞧,“80后”真的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好吗?我看不象。他们有真的文学修养吗?没有。至少说没有太足的文学修养,因为他们的作品内容来自模仿或抄袭,他们的手法是玩弄文字来刺激读者短暂的视觉快感,而他们的名声来自媒体与出版商的炒作。读者应该明白,文学不是这个样子的,它应该是抒写真情,传递真实,引起读者共鸣的。而不是为了追求一时的快感的娱乐性的东西。
莫言说:“小说是要有自己的气味的。”可“80后的作品中,让人感受到的不是他们自己的气味,更多的是从别人身上转嫁来的臭味。
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80后”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完美,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是天才。是媒体,出版商,是他们对文字的玩弄,是他们对他人的模仿,甚至是抄袭炼就了他们。另外,也有这个年代中的病态审美情趣一类的东西。
7、那些散落在80年后的花瓣
(一)聚·记忆
一切的开端,皆因一个同学也是好友要举办生日宴。
我知道,这个不仅仅只是生日聚会而已。因为,很多人,很多事。如果更贴切一点来说,应该是同学聚会,恰好生日宴成为一个契机。都是高中玩的比较好的老同学,三年了,除了个别时常联系时常见面的同学外,其他基本是没有联系或者说极少联系。这一次,终于要聚聚了。
见面的那一刻,大家都很热情。脑海中没有记不清的名字,几乎是脱口而出。别人都说我不会认人,就是说,在一个街头,停留三秒的面孔,在下一个转角遇见,我不会想起他或她,曾经邂逅过。但是,一旦有了印象,我想,要给我磨灭或者消失,也是挺难的。我知道,来的人里面,她也会来的。就在主办朋友在邀请我赴宴之前。。。
“20号,你来么?”
“来啊,怎么不来?!”
“哦,她也会来的呢,你不会尴尬吧?”
“。。。,滚吧你,你以为我是你?”
“怎。。。。”
“哈哈!”
很多人,可以说是多年不见的。(小越美文网网:唯美的古风句子)
酒,只是啤酒。现在,我的周边朋友,都知道,我在酒桌上,出了名的渔夫。除了很特别的情况,比如,气氛。
一杯,又一杯。我,没有拒绝。被与不被之间的间隔。
瞟了一眼,放在休息座上的包,昨晚剩下不多的感冒药还在里面。头,终于还是有点微痛了。
就在起立的那一刻,包厢里温馨的灯光瞬间变的刺眼起来。当我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靠在了自己的包包旁边。许多关切的目光正注视着我,我摸了一下额头,回了他们一个很惨白的微笑,示意自己OK。
(二)散·记忆
聚会结束,我们走在熙攘的街头,有聊不完的话题。游戏,元宵节什么时候,追求,哦,还有打的与公交以及步行间的争论。
我,既喜欢步行也喜欢乘车,无所谓,只是默默感受着这气氛,正如曾经熟悉的一切一样。
熟悉的,还有衡阳这所城市所谓市中心的街头。街灯渐渐亮了起来,害怕我们这群疯癫的人找不到回家的路么?笑,只是笑了笑。
转角,还是转角。身边的同学们渐渐稀疏起来。视线里的人们,终于在不同的街角钻入了自己的世界。
深深的呼吸了一口,又长长的把它吐了出来。这一呼一吸,仿佛身边的世界已过了一个轮回。
(三)留·仍是记忆
我们真的只是80后的一群孩子。
在有目的的一段漫长的步行后,要住宿的朋友终于找到了一处便宜方便的地方,双人间,三个人住。
本来有六个人,一个人的家不远一个人借住在亲戚家,我在想,就在这样的夜晚,在街头流浪会是怎样的一个感觉。带着虚无的色彩,想象着自己只身流浪街头。笑,仍然只是笑了笑,掠过点点忧伤。双人间,三人住,还有俩人有去处,还有一个呢?不是六个么?!恩,还有我自己。暂时,我只把自己当做一个孤僻的人,虽然之前就知道结果是必然的住到不远的马龙家去,可是自己却偏偏喜欢生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
高中的美好时段,不再属于我们这群80后,那只是我们留在身后的几段剪影,而生活就在不断的憧憬中绵延。(小越美文网网:唯美的古风句子)
(四)眠·未来不再是梦
躺在马龙家的大床上,所有的念头都被抛到了一旁。因为,和他说好了,明天早上会去百姓面馆吃粉粉的鱼粉。
睡了,我的80年代。睡了,明天仍然还是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