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然则,在今天真的是这样吗?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于学生,学业是其主要的任务。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对孩子的学业都极其重视,特别是父母。
于父母言:“这些问题你必须弄懂。”
于老师言:“这些问题你应该弄懂。”
然则对于孩子,他们真的都能做到吗?
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然则老师真的能做到吗?对于学生,应不耻下问,力争上游,然学生真的能做到吗?
近日,我在一些大学发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
如果把老师比作皇帝,学生视作平民百姓的话。老师讲课就是执行国策,学生上课就是例行公事。前期,学生是有激情且愿去学的,而这时的老师也是极受欢迎的,说明国策执行的不错,适合民情。我总结为“民心所向”。
然则时间一长,老师讲的课越来越多,学生要学的知识越来越深。甚至有时老师为了赶所谓的进度,拼命地一个劲的自己往前冲,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学生呢?则由于课的内容知识点增多,前面还有些没弄懂,后面又紧追着一大部分新内容。久而久之,则会疲倦,赶不上进度,从而厌学。这时老师所讲的课则不为学生所喜,且学生与老师渐渐不在一条道上,最后想学的人也寥寥无几。我总结为“民心渐失”。
而这时,老师应当谨慎,说明这样的国策已不再适合当下的民情。再继续下去,恐其适得其反。我总结为“民心尽失”。
亲其师信其道,不亲其师离其道。师生是一个整体,若一方自顾自地跑,而另一方还在原地,最终会是两败俱伤,而我们要的是共赢。老师不是皇帝,学生不是平民百姓,而是一起合作的伙伴。
否则,
于老师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于学生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本文非版权作品,若《小越美文网》因转载时无意间侵犯了您的各项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