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腊月二十几直到过罢大年人们才从忙忙碌碌的过年中解脱出来,接下来的几天就是走亲戚拜年了。来拜年的还有不速之客,那就是一个一个唱小曲的小戏班子,三五个人,不敲门直接来到你的院子里,吹吹打打唱着吉祥祝福的小曲,一曲唱罢主人会给一人一盒好烟,再一人给几块钱他们才满意离去,后面少不了蹦蹦跳跳爱看热闹的小孩子们。家家户户门上的大红对子,零零星星的鞭炮声,街上红红的鞭炮屑,空气中淡淡的火药味还留着一点年的味道。年过完了吗?不,还有一项最重要的集体活动紧锣密鼓的在各村委会,各机关单位准备着,这就是闹元宵。
吃张灯结彩闹元宵,所以灯是少不了的。这里的灯不是五颜六色的led灯,不是机器扎的大红灯,而是请的老艺人纯手工扎的各式动物,蔬菜,水果灯还有各式各样的宫灯。正月里常听到的一首小曲唱得好:白菜灯,绿格莹莹,西瓜灯,红彤彤。
“咚锵,咚锵,咚咚锵”振奋人心让人血脉喷张的锣鼓声直入心扉,那就是舞龙舞狮或者高跷队的号角。这些可是技术活和体力活,龙和狮子的扎法都是一辈辈的老人口口相传,手把手相教传下来。龙的骨架是很多竹子弯成又用铁丝一节一节串起来,外面用纸糊上,里面每一节都点上蜡烛,舞动起来随意摆动,活灵活现。踩高跷看起来最惊险,人站在一米多高的棍子上,跟随着锣鼓点舞动着身体,有的还要单腿跳做一些让人心跳的动作。
唢呐,二胡引领的是跑旱船、扭秧歌等。这些一般是老头老太太的打扮,越丑越滑稽人气越高。老头子在前边拿一个大烟袋或者拿一根棍子鞭子什么的,在旱船或者秧歌队的前边,卖力的扭来扭去,时不时还抛个媚眼扮个鬼脸和周围的观众互动一下,惹得孩子们越发开心。
咚咚的锣鼓声把人早就勾的心痒痒的,闹元宵的日子终于到了。十四,十五,十六一共三天。十四叫起灯,规定一条路线或几条路线,各村各单位的闹元宵队伍沿着大街出发了。大街两边各单位用煤炭搭的巨大的旺火堆点燃了,呼呼的火苗照的人们脸上红彤彤的,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在这火热的气氛中也低下了头。人们随时都可以烤一下手脚,有的上面还放一些柏树枝,噼噼啪啪散发出清香的味道,认识的不认识的围在一起烤着旺火,据说烤旺火可以去百病。虽然没有科学道理但出来走走活动一下筋骨放松一下清明诗歌对身体肯定是有好处的。
每经过一个单位门口他们就会拿出鞭炮和泥墩做成的巨大的烟花筒放在街上,舞动的两条龙在呼呼喷出的烟花中上下翻飞嬉戏,一会二龙戏珠并进,一会蛟龙出海,一会盘龙,一会卧龙。舞动的龙在闪动的烟花中越来越兴奋直到烟花散尽。秧歌队,高跷队,旱船队你方唱罢我登场,各个村各个单位都卯足劲比着赛着。
最后压轴的是俗称的“四门斗”在街道的正中心立着一个巨大的柱子上面是一个巨大的四方形的木框架,框架周围绑满了各式各样的烟花、鞭炮。绑这些也需要技术,什么先放什么后放,放的位置角度,以及每一个都要燃放,不能有瞎炮。点燃后先是噼噼啪啪震耳欲聋的鞭炮然后是向天空万剑齐发的烟花。绚丽的烟花引得人们阵阵欢呼,这时人群是最挤的,人挨人,人挤人,鞋子挤掉也不敢捡。想想那时人们真的很单纯,不担心安全事故,不担心环境污染,不担心有坏人捣乱,什么都不用担心,只需要各自对各自负责。
“火树银花不夜天”热闹最终归于沉寂,游街表演结束,夜已经很深了,人们踏着白白的月光各自回家。
还有一项我比较喜欢的是 “猜灯谜”,在文化馆或者电影广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在老家还有一项是叫“转河灯”在一块很大的空地上一根根枝条竖在地上,每一根枝条用绳子围起来,好像说是一个什么阵,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如果走不对是走不出来的。上面用各色的纸糊的灯盏,里边放上土豆挖出来的灯,倒上菜籽油续上一根捻子晚上全部点上,星星点点。人们三三两两,或者一家子或者几个好朋友一起转,看谁能最快转出去,人们说转河灯也可以把病痛转掉。
另外元宵还有不为人熟知一个功能,中国的情人节。元宵灯会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在封建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外出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所以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能就是描述元宵节这一功能的吧。
本文非版权作品,若《小越美文网》因转载时无意间侵犯了您的各项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