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坎位于房县城东70公里,青峰镇阳坪村,坎高25米,宽40米,呈半圆形。从青峰镇沿青河而上,沿途山青水秀。进入"龙潭坎"景区,四周苍山碧水,奇岩怪石,坎下水深莫测,河水从上至下直落潭中,响声如雷,水花四溅,形成一条玉色瀑布。相传,飞瀑下龙潭中居住着东海龙王的儿子,天旱求雨有求必应。方圆几十里的群众,经常来此求雨,故名龙潭坎。
龙潭坎风景
龙潭坎所在河流,北临汉水,是汉水支流古南河的重要支脉。如果从龙潭坎出发,沿河而下,经南河、汉水、长江,可直抵东海。于是,当地关于飞瀑下龙潭中住着东海龙王儿子的传说,就不是什么空穴来风、信口开河,至少逻辑上能自圆其说——如果相信龙真正存在的话;事实上,在古代,很多人确实相信这个世界有龙,尤其在偏远的乡下。东海龙王到底有多少个儿子,没有人能说的清楚(因为根本不存在,你认为有多少就会有多少,无人去较真),很自然,人们联想到这其中就有寄情山水的龙子们,溯水而上至龙潭坎,被这里的美景所陶醉,就在飞瀑下的龙潭中居住下来。从高处俯瞰龙潭坎,这里山势很像一条苍龙自东北来,至龙潭飞瀑止,龙眼、龙头、龙颈、龙身栩栩如生。游子要回家,常居深潭下的龙子偶尔也要回东海探亲。于是,人们联想到,若夏季河水反常暴涨、洪水滔天时,一定是龙子乘水东去所致,龙子所走的这条河就被称为龙王沟,走累了需要休息,也就有了龙王坪。
龙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被赋予多种文化内涵。尤其在民间信仰中,龙很早就被奉为雨和水的主宰,所谓司雨水之神。与此同时,在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古代中国,雨水是命脉,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只是理想,干旱时有发生,又不可避免。为弥合这一矛盾,以龙为祭祀对象的祈雨活动,开始在官方与民间两个维度上展开,而且经久不衰,并逐渐形成独居农耕特色的祈雨文化。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潭飞瀑下的水不仅很深,而且居住着东海龙王之子,这是龙中的贵族,祈雨当然更加灵验。听父辈们讲,如遇大旱之年,当地政府或乡绅会组织盛大祈雨活动,赴龙潭祈雨,据说有求必应。如果态度足够虔诚,传说潜入龙潭者还可以一睹龙子尊容,不过只是局部,比如龙的一根胡须。
龙潭坎所在山峰,北依武当,是武当山脉向南延伸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说秋高气爽的夜晚,登上龙潭坎北部主峰,可以遥望金顶那盏阑珊摇曳、千年不灭的神灯,这也许有些夸张,但却真实反映了龙潭坎与武当山某种联系。
相传,大唐贞观年间,天下大旱,均州太守姚简奉旨登武当山五龙峰祈雨,遇五龙,是夜普降大雨,消除全国灾情。为感恩武当山五龙功绩,唐太宗下旨敕建五龙祠。民间传说,当年姚简武当祈雨遇到的五位儒生(五条龙的化生)就居住在飞瀑下的龙潭。五龙宫是他们偶尔巡游至此的短暂休憩之地。那么,民间传说武当山脚下的龙潭坎就是五龙的真正居所,也就不无道理。飞瀑下的龙潭,深不可测,这里本身就住着东海龙王之子,有谁可以否认,五龙峰上的五位儒生,不是东海龙王之子游玩至此的化生呢?龙潭坎不仅景色保姆狗的阴谋,而且文化底蕴也很深厚——这里是武当山水文化的构成元素,也是民间祈雨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本文非版权作品,若《小越美文网》因转载时无意间侵犯了您的各项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