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决定是1951年底,狂热的歌者约翰尼·雷(JohnnieRay)在绝望的音调中,模仿黑人舞蹈中的嘶喊;或1954年7月,害羞的年轻人(日后的猫王埃尔维斯·普莱斯利)敲开萨姆·非利普斯录音室的门,想为他母亲的生日录制唱片;还是1955年3月,电影《暴力的种子》( Graine de violence)[《黑板丛林》 (Blackboard Jungle)]原声希选上比尔黑利为首的合唱团;抑或同年,音乐电台广播员艾伦·弗里德( Alan freed)宣称,替当时流行的舞蹈受洗,取教名为“摇滚”?
日期的正确与否并不重要,不论这种音乐以何种形式露面,于黑人世界中已流传多时。娱乐事业一些巨头也已打好算盘:如能成为他们的专利事业,将可从中获取不少好处。不过这些好处仍有局限,毕竟大多数的白人依旧不得其门而入。除此之外,哪一个白人青少年愿意认同于“咆哮之狼”或是阳光小子威廉森的吓人形象?首要任务,是赶紧对潜在、为数众多、没耐心却有钱的消费者,推荐一个信得过且拥有一切诱人条件的产品:年轻、俊美、浪漫的叛逆…《养子不教谁之过》(RebelwithoutaCause)〔尼古拉斯·雷(Nichola Ray)执导]中的詹姆斯·迪安与《飞车党》( The WildOne)(拉兹洛·班奈狄克( Laszlo benedek)执导〕的马龙·白兰度展示了这个途径,具体呈现对抗成人世界的反叛形象,成人世界被视为无聊、屈从、腐败的制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