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吉 贼六
烟:硝烟,香烟;云:有形的白云,无形的阴云。
很显然,《巴黎烟云》的灵魂人物是吉尔达,在这样一个如今看来相当俗套的爱情剧情中,另外两位几乎没有提的必要,盖伊与吉尔达之间有着纯粹的爱情,米娅是吉尔达最亲密的朋友,对吉尔达而言,盖伊与米娅两人是她的全部世界,这是一个个人主义者的理想世界,不会随着现实发生转移(她的观念很有意思,即使外界战争生灵涂炭又如何,我们努力维持自己的快乐与幸福就好),意识决定行动大致如此。
当二战来临,盖伊与米娅选择投入战场的时候,吉尔达感受了生活的破裂与深深的背叛,即使爱依旧是没有改变的强烈。后半部分,吉尔达选择混迹于纳粹军官的队伍中当间谍以及最后选择承受骂名,剧情的设计感太过强烈让人不适,不过依旧表现力很强,对吉尔达这个女子留下深刻印象。
看这部电影很难不被吉尔达吸引,用文字描述的话,一个对爱情与感受敢于表达不遮不掩保持真实的漂亮女子,还有什么比这更富有诗意或者说理想化的吗?
不得不提演技这个东西,外表装扮惊为天人既是优势也是限制,观者只顾看脸看漂亮,错觉与偏见就会产生,往往会把影片的表现力过分归咎于表面化的内容而忽视优质外观背后的演技,这算是“花瓶”类演员的难处吧。
影片中吉尔达这个人物是变化的,从最初年轻时的灵动直到影片最后的冷静克制,不变的性格背后的情绪的改变是翻天覆地的,一个经受现实打击的人在现实的时代背景下的变化,查理兹·塞隆做得太好了(凭《女魔头》拿奥斯卡影后,自毁形象后证明自己的演技,挺有意思的)。
吉尔达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价值观,自利,理性,个人,享乐等都可以用来形同她,看电影的一个好处是将一个虚假的故事当做真实的内容处理得到某种感受让观者自我感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影片故事与现实不同之处在于,影片中的人物是在用行动践行他们的价值观,片面但有足够的感染力,而现实中你我的价值观则不会直白地表露在生活琐碎中,对完美理想主义者来说,人与人之间往往谎言与虚伪更多,不得不承认这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人与人相互理解何其艰难,回到吉尔达的价值观,如果从认识人的角度来说,那些形容她的词汇如自利、享乐等并没有多少值得批判的地方,反而她的故事更能让人产生欲望的共鸣,甚至在这些看起来不妙的价值观背后可以找到坚实的逻辑支持,有一点可以肯定,她并没有害人之心,尴尬之处是她的自我表达与社会起了些许冲突,从吉尔达不愿结婚就可以看出来,这种表现是灵与肉分离的一种形式。结束,不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