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作家马伯庸曾写过这样一段话:
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
它历经许多人的呵护与打磨,在漫长时光中悄无声息地积淀,慢慢的,这传承也如同古玩一样,会裹着一层幽邃圆熟的包浆,沉静温润,散发着古老的气息。
古董有形,传承无质,它看不见,摸不到,却渗到家族每一个后代的骨血中,成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甚至成为他们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
家风家规家训,传承影响着一个家族每一代人的成长。
从世族大家文字化的家训、家谱,到普通百姓父母长辈的一言一行,家规、家教形式不同,传递的都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
万丈高楼始于基,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起点是家风,家风就是一个人和一家人成长的“地基”,从《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到《曾国藩家书》《钱氏家训》,这些优良家风的教诲,成就的是我们熟知的大家。
传统中国,“家国一体”,“家”是缩小的“国”,“国”即放大的“家”,因此,家风家教、家规家训也在岁月的积淀中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不论时事更替,家国情怀永远占据着我们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淇县悠久的历史,铸就了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底蕴。2017年以来,我县积极开展了一次家风家训家规征集活动,收到家训家规及家风故事百余篇,内容涉及敬祖、孝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精神文化的多个领域,以及治学交友、待人接物、婚姻家庭等社会人生的多个层面。这些家训家规凝结着朝歌大地古圣今贤的智慧之光和丰富的教子经验,研究、筛选、汲取、传播这些家训,对于提高大众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地继承朝歌传统文化,重筑中华儿女精神家园都能起到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正逐渐融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思路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淇县作为首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责无旁贷的重任。
从2018年4月19日开始,《文艺朝歌》公众号开始陆续推出已经编好的家风家训家规,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家族家庭,共同感受不一样的家风,确是一样的爱家爱国情怀。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和提升家训家规的征集范围、征集数量及征集质量,从即日起,继续开展家训家规征集活动,请大家参照已推送的家训家规内容、形式积极投稿,联系电话18203923158,投稿邮箱:ZXL1975@126.com。
家有一老,宝中之宝
作者/王温温
家风,家风的传承,亦是正能量的传承,想到我的家风,我特别想感谢上帝,感谢我能在2008年与我的老公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感谢我能遇到了我婆家的一大家人;更感谢他(她)们都很关爱我,也教会我应该怎样去关爱别人。
我的婆家是四世同堂,我有婆婆,我婆婆也有婆婆,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工人家庭,并不富有,但都生活的有滋有味。
我婆婆的婆婆,也就是我们的奶奶,八十多岁了,一个字不识,但她总会说出做人最朴实的道理:“吃亏人常在,不贪别人的一针一线,看我俩一辈子活得坦荡荡的,什么运动过来都不怕,我们都能睡的安生。”
这朴实的道理也是家风,往小的说,她影响了她的四个儿女及四个家庭,往大说,四个家庭带着正能量走入的社会,并影响着身边的人。
奶奶年纪虽大,心却不老,是我们最直接的天气播报员,每天早上她早早起来,到外面感受天气,再到二楼跟我们说:“今天风很大,多穿点”或者“今天暖和,天气好,衣服不用脱太早,春捂秋冻。”
到了该下学、下班的时间,她会在门口一一等候,直到我们都回家。有人有事回的迟,她会追着问:“什么事情,到现在还没回来?”
她的叮嘱是从早到晚,在这种关爱中,我作为一个孙媳妇儿,从心底里把她视为自己的亲奶奶看待。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就是我们的宝!
我的婆婆,60后,她外表随和、内心却坚强,她从嫁入婆家就没和婆婆、妯娌间红过一次脸,有什么委屈只会往肚里咽,有时候我都想替她说两句,但她总说:“不能惹老人生气。”
她在婆婆面前是孝顺的儿媳妇,在我们这儿是导师。由于我的性格开朗,喜欢有什么说什么,婆婆就常常教育我:“在单位,要少说话、多做事。”刚开始,总觉得她说的严重,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呵呵,婆婆说的没错!
她不仅是我们的好导师,在生活上对我们照顾,更是无微不至。她喜欢烹饪,总是追着我们问:“想吃什么,我去做,不能报“随便”这样的饭。”家里一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先送到奶奶那儿,再让俩孩子们吃,自己常说的一句就是:“我吃了,都白搭了。”我和老公经常纠正她的观念,并把好的的食物强制分给她。
她的这种观念,直接的影响了妞妞,妞妞小时候一看什么好吃都拽带自己面前,并振振有词说:“奶奶说是给我吃的。”在我和妞爸的教育下,终于知道有什么好吃先让长辈吃,最后自己吃。虽然我们有时候舍不得先吃,但也会象征性吃一点。慢慢长大她,现在也知道,买了什么好吃的,在一楼就给她老奶奶送去,再到楼上给她奶奶分享,也在慢慢的学会照顾弟弟,真好!
婆婆对自己节俭一辈子,对家人却是掏心掏肺的
好,家里有人生病,她会付出超出常人的体力、耐力及精力来照顾,自己身体有什么不舒服的,总要我们催着才会去看,总说:“我没啥大不了,只要恁都好好的都中。”
记得奶奶腿上动手术,不能下床,公公又因为工作原因不能一直在跟前,婆婆每天就早早起床,怕奶奶一夜饿着,给奶奶先做好鸡蛋水,端到床边,再赶紧准备一大家人早饭,做好后,再赶紧把丰富的早饭端到奶奶床前。奶奶虽有其他儿女轮流在照顾,由于奶奶是跟我们住在一起,婆婆就主动把照顾奶奶的重担放到自己身上,洗脸洗脚、端屎倒尿,细心照顾生活起居,从无怨言,家里的姑姑、叔叔、婶婶都敬重这位好嫂子、这个好弟媳。邻舍也羡慕这家儿媳多孝顺,也没见人家家里拌过嘴。我也真心敬重这样的好婆婆、好妈妈。她这种无私、舍己的精神、行为,一直都在为我们树立好榜样!家中又有一老,更是宝中之宝!
谈家风,我们的家风朴实无华,但却真实美满,家虽是平凡小家,却能带来无限量大的幸福!感谢上帝,感恩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