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蔡凤云作品 | 远行的母亲

时间:2020-10-18 16:33:15    来源:
我常常如幻梦般寻找着,我在每一次归去的路上,在故乡的泥土里,在那颗老榆树的下面,在炊烟袅袅的房子里,可我怎么也找不到你。我幻想着,可能你又迷路了,恍惚间才明白,你倦了,累了,痛了,选择了一条我们永不相见的路,在我不知不觉的奔跑中,你已离开了红尘,告别了我的岁月,从此我便没有了家,失去了根的依托,成为了一个孤儿,在我远离渐行渐远的故乡时,母亲也已远行,不再归来……  
 
母亲在的时候,归乡的脚步总是那么匆忙,每次说要回家了,那几个晚上都是夜不能寐,想象着母亲的样子和笑容,想着母亲为我精心准备的佳肴,想着父亲把那铺小火炕烧的热乎乎的,想着走进那条小路,就能看见升起的炊烟,想着漆黑的夜里,从那扇窗里射出的温暖的灯光,想着推开屋门,那红红的炉火映照着父亲布满沧桑的微笑脸庞,想着那口大锅里飞出来的浓香味儿,心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  
 
那一次告诉母亲,过几天我们就回去看您了,母亲高兴的出去采购,早上就出门了,中午了还没回家,太阳高高的悬在天空,炙烤着大地。母亲真是老了,住了这么多年的家竟然找不到了,像一个孩子一样迷路了,找不到家的方向了,走了几个小时方才到家,手里还提着大包小袋的,母亲太累了,昏睡了几天,直到我们回去她老人家才又有了精神。  
 
 
古人云:妈在家就在,有妈在无论你有多大年龄都可以是个孩子,可是,有一天妈走了,那个家就坍塌了。有妈在,这个家才会完整,我们在肆意享受母爱的同时,没有感觉母亲已是日渐苍老,像那颗摇摆在风中的枯树。母亲没读过书,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可却时刻教育我们好好读书,就算家里再穷,哪怕砸锅卖铁也让我们上学。母亲一生勤俭持家,一针一线常年熬夜为一家七口人缝缝补补,冬天的棉衣棉裤,春天的外衣外裤,到一年四季的鞋子,都是母亲用双手缝制的,常常半夜醒来,看见昏黄的灯光下,映照着母亲的倦容。  
 
那一次,给母亲打电话是2002年冬天,就如余光中的诗里所写: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电话里母亲说:今年孵的一窝小鸡遭受鸡瘟差不多都死光了,原本准备你们过年回来吃的。我安慰母亲:死了就算了,我们也不一定能回去。母亲叹了口气又说:最近总是头疼,还梦见你姥姥让我跟她去。当时我也没想太多,就劝母亲:做梦还能当真?去医院打打针吧,疏通一下血管。母亲说:大冬天的也不愿意去,点滴时还总上厕所,很麻烦,要是你在家就好了。听母亲这么一说,我心里很是难过,觉得我真是一个大不孝的女儿,为什么这么狠心抛下父母出去流浪?为什么背离故土?究竟是什么驱使我离开?  
 
和母亲又聊些无关紧要的琐碎事情,于我可能都是家常小事,可于母亲都是大事,还是很耐心的听母亲说完。谁会想到,这是我和母亲最后一次通话。母亲因脑血管破裂,在2002年腊月十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连母亲最后一面都没看见。人生有太多难以预料的事情,有太多的缘分说尽就尽了,都是在你猝不及防的瞬间发生了,来不及挽留,来不及告别,来不及看最后一眼……
 
 
人们总是在等了又等以后,失去了太多机会,“子欲孝而亲不待”,就这样永远定格在余生里。也许,到了另一个世界母亲会喝下孟婆汤,就再也不会牵挂我了,我们的母女之缘就尽了。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来生,若有,我还愿意做您的女儿,您陪我长大,我陪您慢慢变老,每天都能有时间为您梳理银白的发,牵着您的手看夕阳慢慢褪去,坐在温暖的炕头上,听您讲那个久远的《白狐》故事,耳畔又传来那首《白狐》的歌,凄婉又悲伤……  
 
母亲走了没多久,妹妹打电话对我说了母亲的遗言:告诉你姐,妈走了,妈太难受了,等不到你姐回来了……
 
 
 
作者简介:蔡凤云,黑龙江人,现居重庆,初春二月文学社副社长,编辑部主任,近年来有诗歌散文发表于媒体。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