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秋到尽时方见寒,人到暮年方知爱

时间:2020-10-18 16:35:24    来源:
作者:高穹
 01 
夜里北风乍起,白露凝霜。晨起,院中绿,枝上红竟毫发无损。此刻阳光正晴,气温渐升,丝丝寒凉无处遁形,狼狈退场。
逢值暮秋,正午的阳光仍不隐晦它的热情,院落里那些恣意徜徉的,与农家院里到处晾晒的农作物一起泽被光暖的猫猫狗狗们,纷纷从归隐的角落里现身。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闲置的人们不再无时无刻,纷纷扰扰散落在街头巷尾非短流长,世智辩聪。秋凉局限了他们出动的脚步,多是追逐着阳光的热度应时而为。
人们对刚刚过去的季节似乎没有什么留恋的,但又都在极力想挽留住什么。院落里的菜蔬,衣柜里的夏装,花枝上的残红,无花果树下的落果,南飞的燕雀……
朝飞暮卷,雨丝风片,仓禀衣食,花散果落。自古逢秋悲寂寥,伤春悲秋者大概缘由此。
 
 02 
城乡如丝丝相扣的链条,由此波彼枝附叶连,一呼万应。当春种秋收的号角吹响,城里乡下多是忙动不跌的身影。
若乡下人是根,蜗居的城中人则是一枝一叶,要想散叶开枝,枝繁叶茂,需要根负重供给。
当秋节褪尽,华叶隐退时,作为乡下这个根仍会将自己春种、夏长、秋收的丰足通过城乡一体的管道源源不绝地输送并供养给一城一池。
根何时何地都敞开着它广袤深厚的胸怀,守候叶落归根的静好。宛如资源丰厚的土地随时接纳返乡归故的城中人去开疆拓土,栽种耕植,颐养千年。
有谁说在空中摇曳的枝叶要比深植泥土的根,最先感知岁月的薄情,季节的寒凉?
散居的乡下人永远都要比群居的城里人最先触摸到人间第一缕寒意。因为烟火人家的岁月,谷物归仓,稗子打捆,炉火燃起,便是秋尽寒来时。
 
 03 
那晚送老父亲回家,车将要到达楼区时,他执意要下车,说自己走着回家就行了。夫君没听他的,直接拐进了小区。
父亲喋喋数落我们,说小区门口与他的住处就几步之遥,何必烦劳我们,且倒车又不方便。夫君终于开了口:降温了,天太冷。虽然言简意薄,但我的心已经翻腾起热浪。
久居楼区,父亲对外界冷热的感知度越来越没以前那么敏感了。夫君心思缜密,人老怕冷,岂能放任父亲踽踽独行在寒气逼人的秋夜里,而让一颗孝心无处安放?
我们住的是亲山近水,独门独院的房屋,寒意来袭时,情不自禁我会牵念84岁的老父亲出去遛弯时是否知晓天冷该添衣?
天寒注意保暖,身为儿女的我们应时时对父母牵念在心,就像小时候他们常嘱咐我们那样。
 
 04 
某个仲秋的午后我坐公交去参加一场读书会。车内秋凉阵阵。对面两个古稀之年的婆婆,彼此紧挨着,她们身上穿着厚厚的外套,头戴着帽子。她们眼里似乎看不到一车的裙裾薄衫,孩子似的一路上说说笑笑,相互关照。
我平静甚至有些羡慕地望着她们,感念着她们走向人生的暮年时,仍一脸幸福地笑迎生命的四季,不悖时节,不违己身,应季而活的达观和高蹈。
儿女们都有自己的事要做,或许电话里刚刚交代过。无妨,找个说上话的老姊妹结伴外出,一身厚重,依暖而行。秋尽寒来又奈何?
其实,唯有他们这个岁龄的人最能感知秋到尽时方见寒的深意。
人生的列车由春经秋,终要抵达冬的站点。一如极寒的尽头再见暖。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