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彦子 彦子随笔
冬天来了
门前的梧桐树,掉落了最后一片枯叶,枯叶在寒风中打着转儿,盘旋着,挣扎着,似乎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向世人证明什么:你看,哪怕生命接近尾声,我还能像蝴蝶一样,肆意飞翔,尽情绽放,直至消失。
是的,它的生命终将消失,当它用尽全力在空中绽放的时候,一阵风,更大的风,更冷的风,向它袭来,它终于毫不反抗地随着风起舞,随着风飘落,飘落到门前的池塘,漂浮在水上,顺着水流,流进一片污浊之中。人们仿佛听见它的哭泣声,竭力想摆脱污泥的束缚,最后,还得归于污浊。
虽然,小叶和姐姐常常因为一些小事情而争吵,但更多时候,还是相依为命,互帮互助,两个孤苦伶仃的小女孩如果还天天吵架斗气,那只得天天喝西北风。
经历过“抢本子大战”以后,小叶自知不是姐姐的对手,只好收敛内心的张狂和固执,谨小慎微,夹起尾巴做人。姐姐仍然是姐姐,偶尔做了错事,还是要维护自己姐姐的权威。
生活还得继续,争吵过后没几天,她们依然是相亲相爱的好姐妹。早上,煮好饭菜去上学;放学回家,煮好饭菜,自己吃。吃完饭,去拾柴,一成不变的生活,她们已经习惯。
梧桐树变得光秃秃,光秃秃的树枝伸向苍穹,偶尔有一两只麻雀栖息在上面,叽叽喳喳,再过一段时间,连麻雀也懒得光顾,形单影只,它终于意识到:冬天真的来了!
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小叶和姐姐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艰难。
跟冬天一起前来的是,天黑的时间越来越早,尽管,放学时间没有变,但她们回到家的时候,却越来越晚,几乎灯火阑珊。
下午四点,夜幕已拉开,若是碰上阴沉天气,黑夜来得更早。上了一天课,中午没带饭,有时老师再拖一点堂,回到家,完全是“夜归人”。那时,老师似乎都很尽职尽责,恨不得每天多给你上点课,多给你讲点知识,似乎有“不到天黑都不想放学”的决心。老师是尽职尽责了,可苦了这帮学生,特别像小叶这样,妈妈不在家,自己还得回家做饭的同学。
好不容易盼到老师大手一挥:“放学了!”
小叶终于松了一口气,挽起早就准备好的书包,二话不说,向门口冲去,那情形,也就脱缰的野马,可以媲美。尽管饥肠辘辘,尽管饿得没有一丝气力,她还要奋力向前进,因为她知道,只有到家,尽快到家,才能让肚子里的“饿”少一点;在路上耽误的时间越久,肚子唱空城计的时间就越长。
等她气喘吁吁地跑到家,筋疲力尽,瘫倒,如一滩烂泥。如果,此时有一碗面条摆在面前,她一定吃个底朝天。
可惜,没有,什么也没有,冷冰冰的厨房,冷冰冰的灶,连早上吃剩的碗筷还等着她们去刷洗。要想不饿,还得自己动手。
小叶和姐姐,一人淘米,一人生火……南方的冬天本来潮湿,放在厨房里的柴火也变得湿漉漉,火柴浪费了好几根,柴火却还没有点着。
六七岁的小叶用冷得没有知觉的双手,努力地划着火柴,一下、两下……她在心里默默数着,到底要多少下,火柴才会被点燃。摩擦了六七下,火柴没点燃,倒是火柴帽子上的火药全被摩擦掉,没法,只得换一根。
这一次,一点就然,小叶迅速地把点着的火柴伸进柴堆,瞪大眼睛看着火柴与柴火连接处,可是,又耽搁了半天,柴火没点燃,火柴倒烧到了手,寒冷,而又灼热。幸好,小叶反应及时,条件反射一般扔点了烧成黑灰的火柴棒。
一次、两次,她不遗余力地长大嘴巴吹气,吹出来的风,遇到火,应该会助长火势,这样,柴火就容易点着了。
她的眼睛被将燃而未燃的柴火,熏得生疼,眨巴之间,渗出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泪珠,泪珠落在将燃未燃的柴火上,“扑”地一下,即将被点着的柴火又被浇灭了。小叶满心着急,眼泪流得更快,她无暇顾及这些,一个劲在唱着“空城计”的肚子,不停地催促她:快点!快点!
顾不得熏得生疼的眼睛,顺流不止的眼泪,也顾不上额头沁出来的豆大汗珠,尽管外面是数九寒天;不泄气,绝对不能泄气,点不着火,就吃不上饭,而自己的独肚子,现在最需要填充的就是米饭,半分都不能耽搁,小叶卯足了劲,继续前面的动作,一丝不苟。
“怎么还没点上火啊?”一旁的姐姐看着浓烟滚滚,放下手中正在切的菜,着急地问道。
“柴火太潮,不太好点火,下次,我们还是多捡一些松树叶子来,点火快一点。”小叶一边费尽地挑选一把易燃的柴火接近火源,一边费尽地向姐姐解释。
“赶紧,别偷懒,肚子饿死了!”姐姐催促道。
“知道,我肚子也饿呢!”她可不喜欢,姐姐老像一个监工似的,监督着她的一举一动,生怕她偷懒似的。
“要不要我来?”
正在姐姐赶上来要帮忙的时候,火苗“哗”地一下,在小叶手中点燃了,差点窜到小叶的眼睛上,幸好,她躲闪及时,才避免火烧眉毛的惨状。
看着越来越高,越来越大的火苗,小叶如释重负般地松了一口气,这才想起,两只手已没有知觉,肿的像面包,难怪刚才点火的时候,点来点去,点不着,因为没有平时灵活。
小叶一边往灶膛里添柴,一边照着火光烤烤已经冻僵的双手,还得时时关注锅子里的米饭是否煮熟,等气体把锅盖冲起来的时候,需要停一会儿火。幸好,妈妈在家的时候,她已经学会了这些本领。
锅子里的水沸腾了;渐渐地,有米饭的香味飘出来,小叶咽了咽口水,仿佛肚子不饿了,只要闻到饭的香味,肚子里的“咕咕叫”嘎然而止。平时,要炒的蔬菜,这回都无暇顾及,赶紧夹几根外婆家拎回来的猪头肉,一顿美味的晚餐开始了。
面对着热气腾腾的饭菜,两姐妹两眼放光,全然不顾碗里是什么,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满满的幸福,满满的惬意。
短暂的幸福和惬意以后,她们又开始发愁了,明天早上的饭菜,又一个难题,又一个关口。天寒地冻,呵气成冰的早晨,人躲在被窝里,根本没法跟床分离,更何况还要勉强支撑起来,去用冰冷的水淘米、煮饭、烧菜,一想到这些,两姐妹头皮发麻,脑壳肿胀,几乎难以面对脑海中所想象的一切。
但一切又都会如约而至,她们不仅要思考明天的早饭怎么做,还得思考柴火够不够烧,煮饭的水够不够用,没一顿该吃什么。不是因为选择太多,有选择困难症,而是因为家里实在找不出什么可以做的菜,田地里的蔬菜早就吃完了,放鸡蛋的篮子早就空空如也;现在唯一支撑她们生活的是——从外婆家拎回来的那碗猪头肉。
令人担心地是,连那碗菜,也渐渐落了底,它已经支撑两个星期了,真的已经发挥了它的最大价值。原本一个星期的分量,吃了两个星期,接下来还有第三个星期在等着她们,有点像死守城门的战士,弹尽粮绝,可是,敌人还在不断地进攻,他们只得用肉身去浴血抵抗。
因为寒冷,她们好几个星期没去外婆家了,也因为寒冷,不可能再出现“外婆驾到”的情况,天寒地冻,道路湿滑,老人家万一摔了一跤,后果也不堪设想。
看这般阴沉的天气,接下来一周,只会比前面更冷,更没法出门,自力更生的日子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艰难期。
孤零零的树枝在寒风中摇曳,一阵更猛烈的风袭来,原本伸向苍穹的枯枝,不知何时,变成一节节碎断,散落在泥土中,冰封成一段琥珀,向人们昭示着严寒。
英国大诗人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可是,对于小叶和丽丽来说,冬天来了,却看不到春天的曙光,因为冬天的日子,一天恍如一年,这一年又一年地过去,恐怕春天遥遥无期!
彦子
2018年4月11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