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锅乱炖
我喜欢秋天,喜欢秋天的神态。
早秋,在夏雨充沛的滋养下,裹挟着夏的炙热,蕴积成了骄人的丰满,借助艳阳热烈的催促,一路疾行至中秋时节,嚣张地达到了顶点,成了人们孜孜以盼而欣喜艳羡的肥美,肿胀着山坡田野,坠弯了秸秆枝桠,沉甸甸中饱含着骄傲与自在,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似乎也在它们的充盈下变得浓郁起来了,令人格外地神清气爽。中秋过后,饱满至鼓胀的果实进了农家的麦场粮囤,叶子渐渐萎去,曾经满目的丰满不再,迅疾地转换成了瘦削乃至骨感,肥美化作了农家院落里饭桌上不断散发出来的阵阵香气,缭绕在村落重重叠叠的树梢,浓郁醇和,绵绵不绝,撩拨起了公鸡母鸡们“喔喔”“咯咯”的笑声,更搅动了大狗小狗的欢蹦乱跳。到了晚秋,萧条乃至肃杀,悄然而至,树叶随风飘落,有些,飘落在空旷之地,如秋末冬初夜空的星斗,稀稀落落,点缀着空旷,修饰着寂寞;有些,铺在林中小道上,一脚下去,有着“沙沙”的声响,更有着松软舒适的质感;有些,则落入路边溪水中,随着水流,偶尔会打着旋儿,小船儿似地飘摇着,不舍恋恋地去了难以预知的地方……
我喜欢秋天,喜欢秋天的味道。
太阳依旧暴晒着庄稼,给它们的成熟,施加着最后的能量;依旧有些热乎的秋风,传来秋季特有的成熟的味道,弥漫在即将大丰收的喜悦气氛之中。在所有的成熟的味道中,最喜欢那煮熟了的嫩玉米嫩嫩的香,捂熟了的软柿子软软的甜;我细细地品味着那清新的香与甜,在唇齿间蠕动,在舌尖上流淌;我在其间沉醉,体验着欣欣然的快感,孩童时代许多美妙的记忆与怀念,一下子拥堵了我的心田……
我喜欢秋天,喜欢秋天的声音。
秋蝉的叫声,失去了夏日里的嘹亮,被早晚浸透着凉意的秋风,压抑着,只能延续着不舍,成了习惯性的嘶鸣;多嘴的麻雀,逃过了酷暑,盼来了多食的秋天,它们的喜悦,尽在“吱吱咋咋”的叫声中。白天里,收割机欢欣的轰鸣与人们开怀的笑声交织,逗引得枝叶“扑簌簌”地笑个不停。待到入夜,寂静的田野,秋虫的呢喃,抑制不住地显摆它们的甜蜜与幸福,在它们如同儿歌般的低吟浅唱中,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带着满足的笑容,打着如雷的鼾声,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我喜欢秋天,喜欢秋天的色彩。
早秋,沿袭了夏绿,浓烈了颜色,绿色深沉而情浓,不再那么炫目,不再那么刺目,舒坦着人们的眼晴,慰藉着刚刚去除了燥热的心灵;蓝天、绿地、碧水,都是那么地纯,那么地净,纯了天地,净了心灵,也排浪般地涌起了丰收的希冀与富庶的梦想。渐至中秋,眼前一片金黄,在爽朗的秋风中妩媚又壮观地波动着,尽情享受金灿灿阳光的照耀。深秋时,田野空旷了,金黄褪去,留下了农作物根茬的枯黄,也袒露出了一座座村落完整的原版摸样。远山的色彩,却愈加丰富,愈加浓烈。浅绿,暗绿,淡黄,鹅黄,金黄,浅褐,深褐,粉红,朱红,或渐次变化,或相伴而生,宛如浓墨重彩的油画,在晚秋的冷清中,一挥而就。
或许,也有人悲秋。秋风落叶,秋雨清冷,万物开始凋谢飘零。连绵的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牵扯着多愁善感的百转愁肠;凄凉的秋风,一阵强似一阵地吹着,搅动了最坚硬的心中残存的丝丝柔情,人们心中的愁苦之情,惶恐之感,难免泛起……其实,春的孕育,夏的生发,不就是为了秋的收获吗?不正是因为有了秋天的收获,人们才能不惧寒冷,安享冬天吗?屋外滴水成冰,屋内却暖融融,香喷喷,不正是秋天对人类最实在的奉献吗?
我喜欢秋天,甚至喜欢秋天的凋谢;
凋谢,并不都是死亡;
秋天的凋谢,是另一种方式的绽放!
(原文刊《合肥晚报》)
文/老锅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