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宗木 单程票书吧
很多心理自助类书都会强调,这不是一本谴责的书,而是关于认识自我,治愈自我创伤的书。这本美国临床心理学家琳赛·吉布森的《不成熟的父母》也不例外,但每本自助书都有一个主题,这本书的主题是“父母的情感不成熟”。
“不成熟”可以指很多事,比如职业技能--你不是一个成熟的足球运动员,你不是一个成熟的指挥官等等。而这本书的不成熟特指“情感”,情感上不成熟的父母有什么表现,什么原因造成的,给子女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子女该如何治疗等等。
01
书上写到:人们总是默认作为成年人的父母会比孩子更成熟,但是有些家庭里的孩子,他们可能会比自己的父母更像个成年人。
有些父母喜欢对孩子说:“小孩子懂什么!” ,好像自己什么都懂似的。还有家长教小学生做简单的算术题的那种不耐烦,和骂人“笨得跟猪一样”,“教你多少次了还不会”,无非就是通过贬低孩子来提高自我找点优越感,好像自己小时候是个神童似的。这么牛逼,你教孩子中学的数理化试试?
这就好像每年高考完,作文题都会被报道出来,然后各种范文被人转发或评价。为什么数理化的题目没有报道没有人评论?因为大众懂个屁啊,题目都看不懂,别说答题了。这种现象就很像家长教小学生作业,对自己懂一点的东西充分寻找优越感。教就好好教,不好好教的就是不成熟的表现。
一个朋友讲了他的故事,暑假,大热天,他在家里吹着风扇看书,他父亲阴着脸低着头走过来走过去,然后突然把风扇关了。他很纳闷,问为什么关了,他父亲突然大发雷霆,好像积蓄了很久似的,“风扇开久了不会坏吗,不用电费吗,你怎么不懂事一点,你好好反省一下”。非常莫名其妙。这种家长很多,但是人们都认为父母肯定是对的,你小孩子懂什么,你要好好听话。
这种家长是情绪化的,需要孩子来照顾他的情绪。
02
书上写到:如果去听情感不成熟的人谈话,你可能会注意到他们的思维非常简单。他们倾向于和别人谈论刚发生的事以及他们看到的一切,而不会谈论感情世界。
有些人容易情绪化,但不代表他的情感丰富,情感丰富和情感肤浅是不同的。情感丰富不一定要通过大哭大悲大喜大笑来表现,看电影就知道了,看那些演技派,内敛而深沉的一个眼神,脸色微妙的变化……,而表情太丰富,就算是现实中,也跟演戏一样
而有些人不会情绪化,但他们很怕谈论自己的情感,害怕亲密关系。因为他们怕别人看到真实的自己,就不喜欢自己了,所以他们要伪装。“人生是一个舞台”最适合形容这种人,因为他们一辈子都在演戏。
03
书上写到:如果父母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虐待,他们的孩子也不会这样觉得。即使是成年人,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在童年时期早就受过虐待。因此,他们也识别不出他们在成人关系中的虐待行为。
怎样才算虐待?如果你跟人说小时候父母天天打你,有理由打,没理由也打,别人可能会说:又没有打残你,反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别想它了。
所以,对于打来说,打残废了,才算虐待。骂?那就更不算虐待了。大多数人还停留在这么无知的阶段。我们讲的虐待,讲的是心理上的伤害。
为什么会有发生口角,骂人等,而引发暴力行为,甚至杀人呢?被人骂又不会少一块肉,不会少一分钱。
如果你去朋友家住,整天被人冷言冷语的招待,你会舒服吗?你对那个冷言冷语的人还有感情吗?
同理,你童年时被父母整天打骂,“你吃我的住我的,有本事给我滚啊”。不是嘲笑挖苦,就是训斥,完全没有关爱。没错,他给了你饭吃,供你上学,但这不算虐待?这是100%的虐待。他伤的不是身体,而是心。
被虐待的孩子,通常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虐待。因为没有人告诉他,他会认为本来就是这样的,这是正常的。如果他还能记得上辈子,上上辈子,那么他就有比较,他会知道这样叫虐待。但是,他不记得上辈子了,没有比较,没有人告诉他,他不知道这就叫虐待。所以有些人去别人家里玩,看到别人的父母对待孩子这么地好,才发现,原来父母对待孩子还有不同的方式。
在一些农村,儒家思想很重的农村里,大多数父母都是虐待孩子的,所以连跟邻居比较,都不能得出自己被虐待的认识。当你跟别人说父母如何打你时,别人会说:不都这样吗?而且,父母打你,肯定是你不听话啊!
杨坤在访谈节目《非常静距离》讲到父亲经常打他,主持人李静就说你小时候是不是特别皮啊。李静就代表了大众的那种先入为主,打你,是因为你调皮捣蛋,是你的原因。它有前提:绝对不可能是父母的原因!她不会问:你父亲是不是很暴躁,是不是不讲道理,是不是心理有问题,是不是不善于沟通等等。
杨坤有抑郁症,多次想自杀,后来还被世界卫生组织授予“抗抑郁”形象大使的称号。估计他的抑郁症就是跟他父亲的不良教育方法有关。抑郁症虽然不是全部,但大多是童年不幸造成的,就像埋了个炸药库,成年后压力大或者事件刺激,就成了导火索,就发病了。光有导火索没有炸药库是不会发病的。杨坤就是工作压力大的那段时间发病的。
04
书上写到: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幻想:父母终将改变他们的心,并对自己表达爱意。然而现实是,那些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拒绝所有他们应当承担的责任。相反,这些父母可能会沉浸在自己的治愈型幻想中,并期待孩子来弥补他们的童年缺失。
不要存在这种幻想。最愚蠢的事,就是试图改变他人。人,连自己想改变都不是很容易的,何况想去改变别人。人改变不了自己的时候,就会很想去改变别人。
改变父母,我们是无能为力的,但我们可以改变与他们的相处之道。我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与父母相处,而不要想着父母改善了,然后自己可以纠正童年的不幸。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会有很多性格的问题,会有很多人际关系的问题,还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吧,治愈不成熟的父母并不是你的任务,因为那他们自己的任务,没有人可以代替他们完成,而你的任务是治愈你自己。
简略讲了书上的几点,主要是我天马行空式的随笔,书上还讲了不成熟父母的四种表现,对不同性格孩子的影响,及治疗。引用书上一句话结束:
了解你的过去并开始新的生活,可能是一个苦乐参半的过程。借理性的光看看过去发生的事以及它们对你的影响,这可能会让你为自己失去的以及从未拥有的一切感到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