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古村落就是显性的古迹。有迹可寻有样可依有古可思。
此行二进山西吕梁临县,走访了坐落在湫水河岸的古村落西湾村。
首先是古籍古建筑。
西湾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末期,它的起源和当年的水陆码头碛口的兴起有着不解之缘。西湾村不同于巨商府第乔家大院,也不同于世代京官所建的王家大院,它就像是碛口陈氏商人的“家属宿舍”。当时商人家里都占有大量的土地,子女们也已求得一官半职者,为经商方便陈氏家族就开始在碛口大兴土木,成为碛口繁荣昌盛的创始人。
据《家谱》载,始祖陈先模、字师范,于明朝末年从方山县(现距西湾村东北方向80公里左右的方山县)岱坡山迁于西湾,艰苦创业,靠经商起家。到第四代陈三锡,利用黄河碛口码头水运便利搞货物转运,渐成一代富商。于是在西湾大兴土木,以后又历经数代人上百年的扩建,终于把西湾村建成了一个拥有几十座宅院的城堡式建筑群。依靠黄河船运发迹的陈氏家族历经明末到民国300年历史逐步修建而成的西湾古村。
村子背靠卧虎山,前临湫水河,城堡式明清古民居群依山坡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隔湫水河远望,西湾村宛如天地间一幅古朴的立体实景山水画卷。西湾古村占地三万多平方米,依山面水、背风向阳,随势而上,如波涌浪卷,层次感极强。建筑特点是村内有两横五纵七条小巷把全村有序地联系起来。院与院之间又有小门相通,只要进入一个院落,就可通过小门游遍全村,真可谓“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
另外一个建筑特点,因为它是顺着山坡修建的,上下迭起。下面院子的屋顶,这里叫“脑畔”。“脑畔”就是上面人家的院子,它是层层叠叠往上修的。
但西湾村的古建筑群,在日寇侵华期间,遭受严重的破坏。现保存完好的只有四十多处院落,院院相通、户户相连,窑洞房院墙不拘一格,样式多变,不同地势随行程序、错落有致,与周边环境十分和谐,防盗、防火、排水、泄洪的各种设施配置十分精妙。厕所、马棚、柴房、碾、磨或寄于墙下,或修于背角,寸土必用,其设计既朴实而不居一格,既实用而不失雅观,高低错落,变化有致,设计者高超的聪明才智和独具匠心表露无疑。
西湾民居的门楣上,大多镶嵌有石质或木质匾额,落款为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的石刻匾额并不鲜见。这个院落的门匾上镌刻着“岁进士”三个大字,据说这里是军功三品的蓝顶老爷陈辉章的旧居。而这块“明经第”的门匾更有意思。其实,岁进士和明经进士,都不是正式进士,而是对屡试未第的老秀才给予的一种安慰。陈氏家族,虽然也曾因为有赈灾、助饷的义举而封官进爵,但毕竟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商人世家,很难象晋东南阳城、沁水那些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一样,出现诸如“一门九进士”的科举奇观。
有人讲:“不难想象出,假若当年行进于小巷中,真犹如在欣赏大型书法展一样。”
这里的一砖一石一木都洋溢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各种雕刻构思精巧,刻画细腻。西湾村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村中还完整地保存了陈家祠堂,东、西财主院等建筑。村东第一巷口的院落是因大门上有隶书匾额“竹苞松茂”,所以人们习惯称作竹苞松茂院,大门墀头上“财神进宝”、“麒麟送子”的木刻砖雕艺术非常精美。西湾村是个单姓村,全村人都姓陈。祠堂坐落在村南正中央。祠堂大门匾额上写着“承先启后”。两面的对联是“俎豆一堂昭祖德,箕裘千载振家声”。东财主院是陈三锡修建的,是村中最具特色、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院落,是西湾民居建筑的代表。院落由东西并列的两组建筑群组成,坐北向南,两组院落均为四进,每一进都随山势升高一层,院内有楼梯上下。两组建筑群的东西各有一条街巷,各个院落都可以直接通到巷子里,方便出入。院子一层是伙计们的住处,二层是建筑群中最好的地段,正房住长辈,两边厢房住晚辈,二层正房窑上还有一座议事厅。三层是客房。四层是绣楼。整个建筑群错落有致,变化多样,砖石木各种雕刻构思精巧,刻画细腻,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显露出明清时期晋商的骄傲和富裕。
过去碛口当地人说:穷西头,富西湾,好女子出在李家山。目前这三个地方一镇两村也都处在不富裕的情形之中。
西湾民居距离碛口古镇东约1公里,同在湫水河北,过古镇沿黄河去往李家山大约三公里,而距离西湾村也不到五公里。三者皆是体现代表了黄河流域民俗和民居的明清建筑,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研究素材。
从吕梁到这一镇两村的公路修建完好。这不仅是发展当地经济行程共建富裕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发展旅游提供了极好的旅游资源。
村子的古风吸引了八方游人,但主要以摄影的,写生的人为主。有时候只顾着抬头看上面,一回头,可能会差点和陌生的同路摄影人或是支着画架的写生人撞个满怀。相视一笑闲聊几句,或问候、或感慨,或驻足观画,都迷醉在小村的风韵中。脚下还要留神的是别踩了村民们晾晒的谷物、枣子、花生。经常的是沿着粗朴的台阶上去后才发现自己站在一个大平台上,台上有时是满当当写生的学生,有时是晒着满当当的黄糜子、红枣子。村落因为有这些纯朴的村民以及相对古朴的生活而变得更生动。
据记载,有如下几方评价:
一位美国教授对西湾村的民居赞叹不已。他评价:西湾民居不仅仅是山西当地人民几百年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历史上对人居环境所创下的杰出典范。它体现了人与山地的完美和谐,最终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立体交融式”的乡土建筑。
民间评价:地理区位优越。西湾村以陈姓为主体,明末时期的陈师范是西湾村民的始祖,当年他利用碛口黄河古渡的商贸条件,做担工、开商店,最终成为经营各种物资而发达起来的商人。于是,陈师范在湫水东崖,紧邻碛口西湾的一处背山面水的优越区位上建起村落,从此渐渐形成如今的西湾村。
新闻界评价:西湾民居属典型的晋西风格四合院,历史文化气氛浓厚,有浓郁的黄土文化特色。整个村落中的民居宅院长约二百五十米,宽约一百二十米,占地约三万平方米,以体现金、木、水、火、土的五条石砌街巷将三十座宅院连为一体,周以高墙围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城堡式封闭空间,仅在南向留大门三座。一位长者向我们介绍,西湾一带山多地少,惜土如金,村子就建在石山的斜坡上,坐西北朝东南,形成避风向阳,靠山近水的格局。从而也体现了天、地、人和谐合一的哲学思想。
在2003年底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评选为2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成为山西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子。
古老的村落,古老的作息生活。村里人的生活现在基本停留在:少壮出门打工赚钱,留下爷孙作伴,做饭土灶火连炕,坐在炕上打钱钱。几乎各家还有菜地,所以自给大部分蔬菜,传统食物是莜面,烙饼,小米粥。
目前在村委会带领下,临县旅游局和吕梁市区领导们很关心也很支持西湾村的基础建设,西湾村的湫水河对岸就是去往临县,离石的公路,村口也铺设了一条宽宽石子路,通向碛口古镇,便于村民赶集买卖。还在2016年改造修复了两家民居,帮困扶贫。
所有的修建都拒绝了水泥等建材,修旧如旧,完全保持古村落风貌,
暖暖的阳光下,与村民和书记交谈,看得出他们已经踌躇满志,准备新的一年既保护环境与古村落,又发展旅游让更多的村民回归建设家乡。
古迹有一天将成为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