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旅途中,往往会遇到一段让人难以忘怀,甚至刻骨铭心的风景与过程,回首过往,我就曾经有过这样一次难忘的经历。
那是一九八二年二月春季开学前的一天早上,天空下起鹅毛大雪,我准备赶往县城的中学报名读高一。我的家住在渝东南,一座鹰也飞不过的大山里的小学校园。从我家要步行十多里地才能赶上去县城的客车。我背上二十多斤的背包,哼着校园歌曲高高兴兴出发了。
我一路欣赏沿途白雪皑皑的风景,似乎忘记了背上的背包。当我行至一半的路程,才觉得背包愈来愈沉。我想歇一歇,而这时的降雪纷纷扬扬,把大地覆盖成白茫茫的一片,哪有地歇呢?我回过头来发现,走了这么长的路,除自己留下的两行脚印,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我顿时倍感荒凉。还有半程的路啊!我在心中默默地念道:不行,得继续坚持赶路,要不然就会晚点。我一鼓作气,经过二个多小时在雪地里的艰难跋涉,终于赶上了去县城的唯一一趟班车。多年以后,我常想起这次难忘的经历,正是这次行程第一次让我懂得求学之路的艰辛。
后来到了九十年代初,我开始走上了业余文学创作之路。在这条寂寞的道路上,我挑灯夜战、笔耕不辍,但总是付出太多而收获甚少,投出的稿件石沉大海是常有的事。我苦闷过、彷徨过,也曾想放弃写作。但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的状态,我在《投稿指南》中读到一行字:“副刊是广阔而丰富的文化天地,有许多爱好写作的人在报纸副刊上起步、发展和成熟,成为读者喜爱的作家。”突然,我心热眼亮,何不找准方向,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相信自己一回?
二十多年的坚持,我终于能够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我像一名热爱家园的农夫,收获到了金灿灿的水稻和沉甸甸的谷物。创作虽不丰厚,但生命的每一分付出,都得到时光和命运馈赠的相应的回报。我曾有幸在《人民日报》《半月谈》露脸,亦有小文入选杂文集,也曾被“龙河文艺奖”青睐。创作虽无“大江东去”之气魄,然亦有“巷里之言”的清新朴拙。
长期伏案写作,我因此患上了颈椎间盘突出症,手、肘、肩、头都出现了状况不能动弹,吃药、打针、输液治疗也无济于事。此刻,我意识到运动的重要,不假思索地加入了周末男子篮球队。我们球队秉承“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坚持每周末篮球赛,从不间断。战高温、抗严寒,即使是五一、国庆、春节等国家法定假日期间,也如期相约球场。近几年的坚持锻炼,我身体逐渐恢复健康,颈椎病已根本好转。
花开花谢,时光荏苒,回望过去,无限感慨。曾经的岁月,我走过通途,也跃过险径。从青春芳华、意气风发时的求学之路,到孜孜追求、辛勤耕耘的写作之路,或是强身健体的运动之路,仿佛经历漫漫风雨,而这何尝不是坚持、坚持、再坚持,才能方得始终?
人生之路要靠我们坚定不移的去走、去经历,那是因为,路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
编辑点评
我相信每个投稿的作者都会多多少少和这位谭老师一样,一边期待着编辑的采纳、认可,一边又对自己的作品怀着惴惴不安、不置可否的心情。可我自己却并不是很喜欢这种投稿的煎熬。在我的印象中,最早的投稿经历可追溯到初中时候。那时候是看到一本文学杂志上有个征文,我就把自己写的作文寄过去了。很快,那边的编辑就寄来一封很正式的打印稿回函,说恭喜我的作品得了三等奖,但最后却是需要多少多少钱来制作证书。我当时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凭着一份单纯的气节放弃了。
除了这次被骗的经历外,我那个时候也给很多言情杂志投过稿,比如《南风》《花溪》之类的。我很喜欢写言情小说,当然这个在后来看和写作其实毫无关系,只是一个少女陶醉于所谓爱情幻想的自然反应,语言上几乎全是对流行言情小说的模仿。所以,现在的我自然很理解那些“少作”石沉大海的原因。但是,如果当时我写的某一篇被编辑看中了,不说发表,哪怕只是简单的回应和认可,我可能就会走上一条与现在完全不同的写作之路。
很多作者可能会简单把编辑的采稿当作是自身的肯定,因此会有莫大的成就感。但在我看来,编辑并不意味着要投入身心地去欣赏一篇稿子,尤其是在专业化、市场化的环境里,编辑更多地是做着例行公事的事情,根据杂志的宏观要求、每个板块的特点(内容上的、语言方式上的),把每篇文章量化为一个个标准、尺度,达到了哪些哪些方面,就可以采用。而像我现在编辑的《人文万盛》,采稿的标准甚至比一般的杂志更简单,因为这里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突出“本土”两个字。可以说,它某种意义上就是在照顾一种贫乏,以及和我当年一样陶醉、迷茫的所谓写作爱好者,让他们试错的。
一旦了解了你为什么会被采稿,就像看到了肯德基背后的养鸡场一样,让你对投稿的成就感完全丧失了胃口。不管你的作品最终发表在什么级别的刊物,都无法改变这种被量化、被定义的本质。而我就是这样不喜欢投靠某些编辑的口味,并按照他们那些事实上已经被套路化的审美品位去修正自己的写作。这样的采稿和发表,最终也无益于我写作的成长。所以反过来说,我也不会是一个合格的编辑。我喜欢对每一篇文章作深入的体验、交流,我的感受、批评,始终胜于我的采纳、刊用。我不知道怎样去选稿,但我知道一篇文章里哪些是有价值的体验而哪些只是刻板的描绘和做作的废话。所以这也导致我给某些征文当评委的时候显得非常混乱,不是因为我标准和别人不同,而是我压根就没有带着标准去读。有的文章可能通篇平庸,但有一两个比较真诚的句子,我也会把它选出来;有的可能用词、谋篇什么的都很到位,但我却不喜欢这种标准中的老套油滑。
对于谭老师这篇文章,我只想说,有时候投稿多了,反而不是成长,而是丧失自己对写作的定位和追求。我认为路在脚下这个主线,没有把路的意味写透彻,反而是用一个框架把自己的经验体会给套死了。艰苦就是艰苦,投稿、健身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事实上还有很多,没有必要为了一个框架、为了1000多个字的容量,把自己的体验缩减到只剩下简单的记录而无事实上的提炼和升华。
这位谭老师为了投稿,加了我三四次QQ,语气诚恳,说希望得到我的批评。我说不管你写的怎么样我都会给回应。因为,如果一个作者这样谦卑的期待都得不到回应,那这个平台就算刊出再好的稿子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娜
谭小华,男,供职于石柱县国土房管局,重庆市杂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