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乖:哈佛导师的自我突破心理学
原著 | 加藤谛三
解读 | bunny
“不再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而委屈自己”,这是一句誓言。
可从小,被大人教导的我们都深信:“乖巧”就有理,“听从”便无罪。回想小时候,大家应该都有类似满足了父母虚荣心,就能得到父母的好脸色的经历。
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的内心渐渐地有了些许看不见摸不着的伤痕,虽然我们每个人看起来都“完好无缺”,有工作、有朋友、有家人……但是心里的伤痕该怎么治愈呢?
日本心理学家加藤谛三,在他的经典之作《不乖:哈佛导师的自我突破心理学》中,专门探讨了这个问题。加藤谛三是社会研究科硕士,在日本健在的心理学家中排名第三,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也是哈佛大学赖肖尔研究所研究员、日本精神卫生学会顾问,同时还担任过日本电台“人生问题咨询”栏目的主持人,2016年被授予“瑞宝中绶章”。
《不乖:哈佛导师的自我突破心理学》这本书通过对原生家庭问题的分析讨论,能够让你发现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的桎梏和局限。作者还深层剖析了“乖孩子”在长大以后自我认同度低、迷茫、委曲求全、不敢走出舒适区等种种负面心理背后的深层心理成因,并提出了解决之道。
接下来,我们就打开这本书,跟随加藤谛三,追溯童年的成长过程,一步步抽丝剥茧,找到自己内心被压抑下来的情绪和渴望,蜕变成平和、快乐,内心安宁的自己。
取悦父母的乖孩子,
长不出坚定的自信
取悦他人的确并非坏事,但如果动机是为了得到对方的认可、企图得到赞美,问题就会浮现。
书中就提到了一个乖孩子的真实故事:伊蕾娜是家中的第一个孩子,尤其受到父亲宠爱。
在她5岁那年,弟弟出生了,代替了她的宠爱。伊蕾娜感觉很受伤,但仍百般尝试,想挽回父亲的爱与注意。
首先,她用发脾气来吸引注意力,但父亲对她的态度相当严厉。
接下来,她摆出一副病恹恹、虚弱无力的娇态,不过这一招也没有奏效。
于是,她改变作战方针,化身一个热心帮忙的乖孩子。这次父亲转变了对她的态度。
20岁时,伊蕾娜和一名男性陷入爱河。她与男友的互动,套用了幼年时期自己跟父亲的相处模式。但两人不久后,便分手了。
过了几年,某一天她梦见了前男友,她对着他大声怒骂,还气到转醒。她震惊地发现,原来自己心里对男友积压了那么多怒火,却一次也没有发泄出来过。
后来,她有了新男友,而这次她发誓,一定要尽己所能地满足男友需求。就这样,伊蕾娜又重复了一段被男友轻视的关系。
童年时期的经历,是伊蕾娜开始扮演“乖孩子”的过程,她无法信任自己的内心,便试图通过取悦父母来获得认同。
他们学会一个道理“只要能让父母开心,就可以获得赞赏”。
成年后在与男友的相处方式上,伊蕾娜仍套用了幼年时期自己跟父亲的相处模式。
对人类来说,从孩提时代养成的行为习惯是很容易维持下去的。因此,幼年时期一旦选定了某种行为模式,即使成人后也不会改变。
经历过这些成长过程,他们认为,只有自己成功时,才能得到对方的爱;唯有自己说出对方喜欢的话语,才能得到对方的青睐。
但如果没有继续这样的行为,说不定在某一天就会被对方抛弃。而这样得到的结果是,他们对于周遭的期待会过分敏感,并压抑自身的意愿。
通过伊蕾娜的状况来看,“获得他人赞美”跟“信任自己”是彼此对立的。他们越是努力想要得到他人赞赏,就越无法信赖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也说过同样的意见:“迎合他人的结果,就会感觉无法依赖自己。”
这不无道理,因为人们如果在情绪不成熟的父母身边成长,便会误认为要得到他人喜爱,就是要想尽办法得到认可。
这种人固执地认为,毫无伪饰、真实面貌的自己无法得到任何人喜爱,因此他们开始伪装自己,最终完全忘记自己的真实模样。
于是,他们越努力不懈,渴望成为对方所中意的角色,就更加对自己丧失信任感。
我们唯有了解这些,了解自己不自信的源头,学会和过去告别,才能更好的建立对自己的信任感。
缺乏“原生信任感”的人,
一生都没有安全感
内心强大、不随意动摇、满怀信心的人,他们大部分都幸运地拥有一份不可替代的生命礼物,就是“原生信任感”。
然而,有某群人并没有“原生信任感”,也就是说,他们身负着“原生不信任感”。
这些人在幼儿时期原本应该与母亲建立起具有信赖的关系,却没能成功。
当母亲没能给予孩子心理成长所需的“绝对的必要保护”时,孩子就会对生命、对自己周遭的世界抱持着根本的不信任感。
这种人无论如何都无法从心底里相信他人的好意,也无法相信爱情,缺乏安全感,有着各种心理缺陷。
例如,小孩在学校被冤枉,孩子会期待母亲会站在自己这边,替自己说话。然而,母亲却没有。
如果孩子已经是青少年,伤害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不过,同样的举动对幼儿来说,是严重到仿佛天崩地裂的程度。
这样缺乏“原生信任感”的孩子长大以后,即使受了委屈,也经常会选择默默忍受。要是无法宣泄内心的不快,所失去的便会更多。
首先,这个人将不再觉得自己有力量,自我忍耐也会消耗心理上的能量。于是,他只能永远依附他人而活、依赖他人照顾,最终心理无法成长。
幼年时期缺乏爱的灌溉,即缺乏原生信任感,这样的经历对于日后的人生将会带来深远影响。
与人交流时无法持反对意见,不会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要求,就是其中一项后遗症。
而另一项后遗症,同取悦父母的孩子一样,就是会否认真实的自己。
不否认真实的自己,是活出自我的起点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说,“当我们为了得到他人赞赏而采取行动,这时行动本身会让人赤裸裸地回想自己的懦弱,以及自己缺乏价值的不堪。对人类来说,这种态度是最残酷的屈辱,会导致一个人胆小怕事。”
一句话,去讨好别人,只能说明真实的自己无法得到任何人的喜爱,因此开始伪装自己,最终完全忘记自己的模样。
书中写到一期心理班上,有一个学员说自己像“吸毒”一样,用获得别人的“好评”而生活,也不懂拒绝别人的要求。
她很嫌弃自己但又无法停止。她认为自己同时怀着虚荣心和不健康的自恋。她一旦遇到一点麻烦就容易感到特别痛苦,认为活着很难忍受。
在遇到挫折之前,她内在已经对自己很不满意了,这与她小时候父母离异有着很大关系。
跟随母亲生活的她,背负着母亲全部的希望。只有她在取得好的考试成绩时,母亲才会给她笑脸,否则就是体罚责骂。
虽然她一直努力保持着好成绩,却慢慢养成了认为“如果自己对别人没有贡献,就会被嫌弃”的思维模式。
同时,她对母亲缺乏“原生信任感”,认为喜怒无常的母亲只喜欢优秀时的她,所以她长大后,就化身成了包揽别人大事小事的“大姐大”。
另一个在咨询师面前痛哭的学员,也是出于这种压力的宣泄,在童年都是拼命取悦父母、仰赖父母认可的孩子。
虽然他的事业在外人看来已经非常成功了。工作上,一方面出于对安全感的需要他无法停止努力,这种强迫性的行为,给他很大压力;另一方面这些努力,好像又在榨干他自己,无法让自己真正快乐。
生活中,他对自己完全没有照顾,就好像说“自己不存在”一样,而另一方面,他又总觉得娱乐会让自己有负罪感,他还是应该投入更多时间在事业上。
没有了自己的人,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满意呢,这本来就是一个悖论。
弗洛伊德说:“所谓人类的成长就是自我满足,就是面对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时,是否能心平气和。”
这不仅是人类的成长,还可以说是自我的确立。当自我完整了,就不会因为他人的一举一动,动摇不安。
关于这一点,心理学家马斯洛也有过类似看法:当安全、归属、爱情、尊敬等渴求,只能从当事者以外的人身上获得,那么这个人就只能依赖旁人。
其实,当那些让你内心觉得勉强的事情发生时,你会发现,即使没有人跟我们说话,我们脑海里仍旧有许多小声音,不停地轰炸我们的脑袋,像是“这样做是不是不好”“拒绝TA是不是很不讲义气”“不考虑别人是不是很自私”“委屈一下自己没关系,重要的是不能把事情搞砸了”,如此等等!
比起听到的话,这些没有说出口的言语,对我们的影响反而更为强大,让我们勉强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也悄悄动摇着我们的自信心,让我们觉得自己没有去做该做的事,自己就不是一个好人。
这就是我们“内在的父母”的声音,它们与我们的选择总是如影随形。
我们要明白,一个人若想不再依靠别人的认可而生活,最重要的就是不再把别人的期望当作自己的生活目标,不在别人的评价里找自己,更不要自己为难自己。
我们要想活成真实的自我,就得先尊重自己的内心,从生活的小事开始,塑造自我意识。
内在的安适,来自安稳的自我价值
我们无力改变自己的过去,也不能再改变自己的父母,不能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能力让自己变得更自信、更优秀、更丰富、更快乐。
人和他所存在的社会,所成长的家庭,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和潜力。这才是真正的人,真正多元的世界。
所以,比纠结和缺失感更重要的是理解。理解父母,理解过去,这样我们的灵魂才得以被放开,为我们制造出新的生存空间,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当你发现,自己不去谄媚,无须满足对方的自尊心,也能获得对方的认同时,心里就会感到安适。不用违背真实的自己,也不必摆出姿态,汲汲营营地想要得到对方认可。
因为,对你来说,别人的认同并不是那么重要。
重点是,自己不会在亲密关系中观察对方渴求些什么、也不必遵循对方的想法,更不用修正自己来配合对方的价值观。
很多人表面强势主观,整天把“我只喜欢……”和“我最讨厌……”挂在嘴边,靠着这两句话寻找同类,同时把不能理解自己的人划入自己的社交黑名单。
但这些人,内在其实却像个中空的不倒翁,总被外界的力量推着左右摇摆,还以为那是自己的选择。
一个人对自我价值越缺乏自信,就会越重视与对方的关系。他们越来越在乎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例如,他们会想“自己在对方心中居然是这种印象,真是不开心”,而生活目标因此变成了“我绝对要让对方刮目相看”。
可是,一个人的自我不能仅仅靠着态度来撑门面,还需要稳定的价值观。
在自我成长的过程里,没有任何刻意与勉强,最后才能长成一个具有抗压性的人,而不会因为受到质疑与否定就摇摆退缩。
而对自我价值拥有自信者,不管对方怎么想,也绝不会动摇自己的生存目标。
与谦逊无关,与情商无关,无非是当你知道了自己能掌握航向之后,就不愿再把控制方向的缰绳让别人握在手中。
只有拥有坚定的自我价值,我们才能够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尝试新鲜事物,追求自己的目标,探寻生命的意义。
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了解自己、肯定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我们会遇到重重阻碍,也会迷茫,但我们不能放弃。因为,人类只有把自己当作归依,才能涌出活下去的自信。
生而为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我。
可我们有时候不是活得太自我,而是太没有自我了,才会在意周围的声音,在意别人的行为,急吼吼地给人、给事贴上简单粗暴的标签来标榜自己的态度。
纪伯伦在写给恋人玛丽的书简里,有着这样的字句:“无论你变成什么模样,我都不会对你感到失望。”
我们时常说他人即是我们的镜子,这是纪伯伦对恋人的期许,也是对自己的深刻认识。
认识自己是改变自己的第一步。要知道心灵的创伤会支配一辈子,所以只有正视和直面自己幼年时期留下的心灵创伤,才能去治愈创伤,才能去不断了解真正的自己,从而摆脱自卑、不安和恐惧的情绪。
只有自己先成为一个“成熟的人”,才能建立起一段平等、尊重和轻松的亲密关系。我们要能够真正相信自己,涌出活下去的自信。
要相信,每个人都会被治愈,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做一个不那么“乖”的自己,去勇敢的寻找自我,即使诞生在不幸的阴影下,也不要放弃自己的人生。
*文:bunny,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一个斜杠女青年,善用笔,抚平心中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