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吐鲁番路上,在浓郁的绿洲外围戈壁滩上,我看见顺着高坡而下的一堆一堆的圆土包,排列有序地伸向绿洲。这些土包是做什么用的呢?同行的朋友告诉我,那就是坎儿井的竖井口。那就是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坎儿井吗?我一下激动起来。带着对坎儿井的无限憧憬和向往,我们参观了神奇的饮水灌溉工程--坎儿井。
走进景区,在茂盛翠绿的葡萄架下,坎儿井竖井的方形井口出现在眼前。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有序地沿着井口内的台阶顺级而下来到井底,看到了一条长长的反向延伸的通道,通道狭窄、低矮、潮湿、幽暗,有的地方人只能弓腰前行,这就是坎儿井的暗渠。清澈的水在暗渠中间淙淙流淌。里面清凉,同地面的炎热形成巨大的反差。我蹲在渠边掬水品尝,清冽甘甜,沁人心脾,舒坦惬意。置水浴面,精神倍增。
顺着水流的方向大约行走几十米,眼前豁然开朗,原来是到了通道的洞口。暗渠的出水口和地面的明渠连接,把几十米深处的水引到地面的明渠,再将这甘冽澄澈的水引到涝坝(我们所说的水库)里,最后进入家庭的水池和农田。
这弯曲而又漆黑的暗渠,在地下几十米深处一直延伸到天山脚下,如同地下“长城”。把天山冰雪融化而渗到地下的潜水引到了吐鲁番,使茫茫的戈壁变成绿洲。
我在一幅石刻的雕像前驻足。雕像上一位壮年男子,正双膝跪地,挥动着双臂奋力的用坎土曼一点点挖掘着暗渠,他身后的男子往吊筐中装着土石,一条长绳一端拴在筐上,绳子的另一端在竖井的上面……
欣赏着这幅雕像,我好像穿越了时光的隧道,回到了两千多年前。吐鲁番人看到龟裂的土地和因缺水而要风干的大人孩子,他们多么盼望一场甘霖呀,可是,一天天,一年年过去了,依旧是万里无云,烈日当空。等天下雨,只是徒劳,怎么办?吐鲁番人决心把天山雪融潜水引到荒漠的土地上来,可是,由于空气干燥,蒸发快,风沙大,地表沙石浸透性强,挖明渠是行不通的。他们根据当地地下土质坚硬,不易坍塌的特点,一致决定挖暗渠引水。挖暗渠引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怎么挖?经过反复探讨,他们制定出科学的施工方案:通过冲积扇(山脚的扇形堆积体)找到可能的水源,再向下挖掘"蚁穴"似的竖井,连接到水源。这样的竖井每隔二、三十米就挖一眼。经过准确计算,竖井有深有浅,以保证水流的正常流动,然后用暗渠把一个个竖井连接起来。
怎样用暗渠把竖井准确无误的连接起来呢?充满智慧的吐鲁番人创造发明了两点一线"木棍指向定位"、油灯置于挖掘者身后挖掘背影的"油灯定位"的方法,成功实现暗渠之间的对接。再用明渠把水从暗渠中引出来。刚引出来的雪水太凉,灌溉农田会伤及植物的根部,他们又修造了涝坝,把水储存在里面,以供人们饮水和灌溉。
方案通过后,大规模的暗渠引水修建工程开始了。找水的找水、打井的打井,挖暗渠的挖暗渠,人们各负其责。挖暗渠是最艰辛的一项,他们只能双膝跪在冰凉的泥水中用坎土曼、凿子等工具一点点地在岩石土层上给水开道,一寸一寸向前掘进,一天天一年年,那是何等的艰难和缓慢,多少人为此付出血和汗、甚至生命的代价啊!
当第一缕清冽甘甜的天山雪水,通过茫茫的戈壁滩地下通道欢快地流到了涝坝中,流到了人们的心田,吐鲁番人欢呼雀跃、载歌载舞,那场景比盛大的节日还隆重、热烈。
为了水,一代又一代的吐鲁番人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穿越茫茫戈壁,啃干馕吃冷馍,
靠坎土曼、井绳、吊筐和油灯挖起了坎儿井。一条两条……犹如人体的血管,构成了潜流网络,总长度累计五千多公里。有了水,吐鲁番盆地茫茫的沙漠变成了绿洲,变成了瓜果飘香的聚宝盆。
清澈的雪水不知疲倦的从暗渠中潺潺地流出,哗哗地流淌,像是在诉说着坎儿井沧桑的历史。这坎儿井里流淌的不是雪水,它是祖祖辈辈的吐鲁番人,在坎儿井艰难地开凿过程中,由血汗汇聚而成的生命的琼浆!
坎儿井,是人类的奇迹,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作者简介】赵玉英,东昌府区新区小学教师,聊城市优秀教师,聊城市作协会员,聊城市诗协会员,有多篇作品在报刊、微信平台发表。
【作者简介】赵玉英,东昌府区新区小学教师,聊城市优秀教师,聊城市作协会员,聊城市诗协会员,有多篇作品在报刊、微信平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