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
文:王树礼
近三十年了,生物钟习惯于凌晨5时许将我唤醒。于是,我也习惯于在那个时分,经历黑暗至黎明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晨练的好时机,是迎接署光的良辰。
起床,穿上运动服,换上运动鞋,开始了一天的头一件事——晨练。先来个5公里,再压腿、抖腕、扭腰,接着做全面腑卧撑,然后打一套擒敌挙,最后收气做一遍八段锦。收操,洗漱,做早餐,更衣上班。工作生活,安稳有序。
人说,有钱人在室内锻练,穷人在室外锻练,我就属于穷人那一类,习惯在室外有氧晨练。晨练的时候,南方与北方,由于经纬度和地形不同,见闻与感觉自然也不同。在南方山区生活时,那里纬度较低,多湿热;经度较高,天亮比北方的家乡迟一至两个小时;海拔高,地势陡,路多不平,晨练要比在家乡吃力些。
刚开始,月朗星稀,到处静悄悄模模糊糊。路旁的早餐店老板静静地生火、备料,怕影响熟睡的邻人;卖菜小贩悄悄地叭嗒着烟嘴,等着顾主的青睐……早起的鸟儿,也只是一声不搭一声地鸣叫。天气清冷,空气潮湿,运动起来,感觉特不舒服,尤
其再来一
阵寒风,瑟瑟发抖,那就先有人早起了。
运动着,人体发动机经预热渐渐加速,汗水开始渗出,潮气与散热相互作用,身体四周一团雾气,尤如功夫片里练功的武林高手那种状况。6.28千米跑道,任你飞奔。有快有慢,快的能把慢的丢下几个路口,每个路口就是一条街道。从这里,我真正理解了人们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时那句“落后不是几条街”的含义。一通田径,再接上百米冲刺,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湿透衣背,有一种荡气回肠的快感和身轻如燕的体重骤降感觉。
随着运动,黑暗悄悄褪去,周围的一切逐渐明朗起来,生动起来。红的花,绿的柳,蓝的天,……;早餐铺围起了食客,叭叽叭叽吃起来;卖菜的小贩扯起嗓子卖力地哟喝着;百鸟朝凤,尤如乐团,婉转动听,妙音不绝于耳……还有那暴走团整齐脚步声和口号声。热闹非凡,馨香扑鼻,空气清新,朝阳冉冉,偶尔还有熟人打个招呼,心情愉悦起来。
经常这样,虽然酒肉不断,但身上赘肉不多。人说身体好,哪知执着的韧性。我想起了2015年初冬的一天凌晨,在西湖天与一位84岁晨练老伯的邂逅。他说,他每天5点准时起床,围着湖走上一圈,风雨无阻。我见他手里果然握着一把雨伞,这是南方人习惯的外出习惯 ——晴带雨伞。老人健步如飞,耳不聋眼不花,口齿灵利,反映敏捷。那时,我还看到一位75岁大伯在娴熟地滑着旱冰。我想起了2016年夏季的一天早晨,在曹州书画院旁边,一位80多岁老大爷的那句话:不到80岁,不知道人老先老腿。我想起了前几天,在环城公园,看到一位70岁多的大妈在做高压腿。人说,筋长一寸,寿长十年;生命在于运动,管住嘴迈开腿……这就是健康长寿的秘籍吧?
早起早睡,不夜长梦多,睡眠质量高,生活有规律。身体得以锻练,心情随之愉悦,精神抖擞地开始一天的工作生活,不惹烦恼是非。假以时日,积月累年,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