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关于群内打水卡,你怎么看?

时间:2020-10-18 15:37:43    来源:
< 整理:阿九  校对:佳玲  配图:杨坤发>
 
 
 
 
 
【话题】: 关于群内打水卡,你怎么看? 
背景:多次有岛友反馈,一些岛友早上就是说一句“早”,或者“早上好”,或者展示一下早打卡图片,这些内容也没有什么意义,给不愿意错过群消息的伙伴们造成了信息过载,群志愿者也建议过好几次,效果一般。现在,你来说说你的看法吧? 
 
正方一辩:赋能岛是学习社群,与学习无关的就不要发了,特别是“没什么用”的消息。 
 
反方一辩:赋能岛虽然是学习社群,但如果只说所谓的“有用的话”,那也会显得死板僵硬,甚至会越来越没有活力。 
 
正方二辩:你来赋能岛就是学习的,八卦闲聊去别的地方,不说“废话”会死吗? 
 
反方二辩:会啊!群规说潜水14天就抱出,那就是“死”了呀。而且我们不仅把赋能岛当作学习的地方,也是与对的人全面交流的地方呢。 
 
正方三辩:如果只是怕被抱出就打水卡,那在赋能岛呆着也没什么意义啊?学习社群这件事,越参与收获越多,只打水卡不参与讨论,那还不如去看《得到》呢,那里面有的是知识。社群的价值就在于互动,互相动起来才有意义。 
 
反方三辩:可我就是内向啊,那么多高手在群里,我就是不敢说话啊,我怕别人笑话我没有知识,思考浅薄。我以后会努力的,但现在我就是没有准备好,你们难道就要抛弃我吗? 
 
主持人:这个~,这个~,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各位元芳,你们怎么看呢? 
 
【感谢话题提供者】@估计好二十人次和我说过这件事。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本期有哪几位同学的精彩讨论被选中。
 
 
 
关于群内打水卡,你怎么看?
 
昊东. Lee 09:58
针对今天打水卡话题的思考
1.组建赋能岛群的目的是什么,要以何种模式去运营,个人觉得需要认真思考一下。
 
2.你认为是人的问题,其实是系统的问题,责权利,捋一下,看这三方面用了多少,哪些没用。贡献话题→讨论话题→案主反馈→学习成长。这些过程不做有什么责罚没?有什么方法逃避责罚不?责任到人没?(可以自荐承担责任,没有自荐就轮选),当值人员有什么赏罚权利?群主委员会如何配合?做了有什么奖赏没?
 
3.讨论话题的实用性,其实有些同学打水卡是有原因的,一是大家工作繁忙,对话题无感,不想就无关话题浪费自己的时间;二是确实没什么主意,害怕出丑,更不愿暴露自己的无知,从而去学习提高,一直受虚荣心和存在感的心理作怪着。要知道自己小的认知范围需要外界来打破,你自己是很容易形成偏见的,所以要正视自身不足,虚心对待他人观点,有大神在,还不用,还怕出丑,这不是赔了吗?
 
4.组织魔鬼代言人,观察了好久群里的发言,还是摆脱不了从众效应,害怕表达不同意见会被攻击,也不乐意去就别人的观点去客观的攻击,有矛盾,然后解决矛盾才会有提高,希望不要玻璃心,培养强大的内心承受力,冷静的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一下那个问题,培养自身的同理心。不要总当老好人和追星族[捂脸]也不要因为主观厌恶去攻击他人,培养自己的格局。
 
5.话题贡献,个人还是比较希望大家贡献一些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以用“#话题”,便于同学查看和话题收集团队收集,话题下可以附上“对话+@同学名字”,用于想要解答的人,话题先由智囊团(组成人员:财务,商业咨询,创业者,企业家等,工作角色要不同)研究解答,然后把问题筛选一下,打星级(1-5⭐),(<3⭐)简单的群友及智囊团解答,对话人员可以有选择的回答,(≥3⭐)对话者必须细致回答,(奖赏)案主可以自愿对对话者打赏;岛内也可以做积分或龙珠形式。
 
6.群内同学大多生活在确定的方寸之间,很难有非常多的案例,打卡可以把润总,宁向东课里模型提练一下,控制在140字内。
7.最后倡议一下,不要总想着大神分享,大神没那么多时间来分享,因为他们获得少,而我们对破局更迫切,所以不要总抱着搭顺风车的思想,等着大神分享,要主动学习分享,做多了,最后你就是大神
 
 
心铭 08:32
我记得之前罗胖好像说过,他不能保证每期的罗辑思维的质量,但是为什么还要坚持做,就是因为他要保持一个学习者的身份。
 
我们赋能岛也一样,有些人是在打水卡,只要来,说明他要保持一个赋能岛岛民的身份。只要他有这个心态,他还是一个学习者,我想他不是每次都想打水卡的。
 
 
粒 08:35
今天这话题,说实话,并不是每一个话题都有那么多词说的,有想说的,有共鸣的话题才想去多说一些。如果硬逼着每个人聊,那么也没有14天抱出去的群规了。所以打水卡存在,因为尊重群规,所以打了水卡。更新换代,新人辈出,保持联系群活力必须的,只是在你能规定和不规定之间,还是不规定的好。
 
 
霞光万丈(专注个人团队素养提升) 08:35
打水卡即是仪式感也是尊重,不互动不代表不思考,不发言或问候不代表就无用,生活中工作中都是一本正经的,不累吗。
 
 
向东 08:36
水卡的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群里有统计数据也许更说明问题,比如除了水卡,活跃用户的占比是多少等等。其实,人生有时候就是喝着大量水,然后就着半张饼子的过程。
 
 
王帅18816177775 08:39
打水卡说明他是很在乎这个群的很重视这个群的,不然每个人都那么多群可以忽略掉。有时我们会有自己的事要做可能不能每天都能去在群里有高质量的发言,因为如果在群里发言一定是经过思考的,群里都是精英自己也想能匹配上。所以打卡就证明他是想学习想在群里的,看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者对这个话题有自己的想法才会发言,不一定每天都发言,平常可能就是看大家的发言所以了,因为毕竟自己不够优秀有时也还不太勇敢。所以打卡就是证明自己有想学习的心态想留在群里的心。
 
 
春生 08:42
打水卡我觉得可分为两种情况处理。
1.有的人确实近期比较忙,只有早上挤出来一点点时间在群里打个卡,看看大家的发言思考一下话题内容。
 
2.有的学友就比如我。群里大咖太多,比我优秀的比比皆是我会看大家的留言,也会思考问题本身。在我有限的知识世界我也会分享自己的观点,可能跟话题本身会出差异但是学习是一个过程,所以我觉得只要虚心求教的没必要让他被“抱”出去。
 
 
右手链 08:46
哎,站反方吧,第一点确实是怕被抱出,其次,反正水卡就早上一张早上好,大家都一起来,有时候看着还颇为壮观,充满仪式感。至于每天早上刷早上好浪费的时间和人生,感觉也不多啊……就当每天多等一个红灯的时间罢了,却比过马路等红灯有意义也开心的多,每天看见这么多朝气蓬勃的小伙伴,忽然人就觉得积极和朝气起来。
 
 
濮阳-李朋 08:51
十几人的小群和五百人的大群是有区别的,小群每天打卡什么都不影响,但是大群人那么多,信息交流和甄别必须得改变,要不反而没小群效率高。
 
我认为应该取消打水卡,但可以用小打卡小程序搞个“打卡深水区”[奸笑]
 
 
韦筠 08:54
估计每个人都有很多的群吧。但是能把某个群置顶而且能坚持每天来问候关注的群应该不多。这本身就证明了态度。
 
也许有时候不说,可能是因为别的先行岛友们已经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了,那“我”还有必要把他的话再重复一遍?或者为了标新立异非得拼凑一个观点出来?受每个人认知水平所限,不一定人人都能得出一定高度的思考结果。
 
一个良性美丽的生态系统,应该不全是由结满果实的个体组成,也不能全是小草绿叶组成。由二者混合而成的生态系统才是美丽的平衡的才不会单调而失去活力。至于二者之间的比例,交给自然吧,时间会做好一切!对的人,总会在一起。
 
 
王金松 09:06
如果我一周没有输出内容,我就会在早上5:30之前打一次早起卡(我自认为这个时间点打早起卡,不会影响大家浏览优质内容)。
为什么打早起卡:因为我不想被抱出,想和对的人在一起,发生美好的事情。
 
 
活着 09:08
打水卡,也没什么不好,群里的知识很丰富,不参与话题看大家的回复都受益匪浅。又不想被请出去所以打个水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偶尔参与一下话题讨论是有必要的,但是每天都4/500人同时讨论一个话题,也不太可能。
 
 
重新开始|刘利民|志愿者🌴 09:11
根据《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早是很人性化的。然后如果怕太水,大家就加点金句吧,或者分享点学习收获,小知识。
 
我鼓励大家做,但不要求一定做。觉得可以的人,不应该只是点赞,附和。而是直接行动。
 
 
徐棒,郑州读书,大二学生 09:14
大家一起努力提高群讨论质量,这是我们的愿望!但是,愿望和现实之间总有一些差距的!不然怎么能叫愿望呢?我们能做的就是大家一起努力,不断尝试着缩短愿望和现实的差距!那剩下的一段距离,我们只能"仰望"了!
 
毕竟,哪怕一本经典的书对个人而言,也都是遵循"二八法则"!我们努力做到"80"分,但永不满足!
 
 
Lemon 09:15
早也是咱学习群的风景,如果让小秘书把咱的问早屏蔽掉,早上会少了这个仪式,是不是也少了点温度,坚持不同的话语来问早,我也试了,其实也不是很容易。
 
 
王蜂子|王亚军|甘肃陇南|基层政府 09:17
我个人觉得,说个早安就是个问候,跟早上起来刷牙是一回事,说明心中有赋能群。赋能群沉淀下来的,都是不需要为了打个水卡保命的,更多的是对的人在一起,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一起成长进步。
 
不要太流于形式,突出不痛不痒的东西,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选择,喜欢的话题就参与不喜欢的就不参与,想问个好就问个,什么叫有意义无意义,瞎聊叫有意义,早上问好叫无意义嘛。不忘初心,千包万包,就是赋能群骨子里最好的生态。
 
 
赵开杰 09:18
我认为我们首先要明确这个群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而不是删除一些打水卡的人,能够到这里的人都是想学习,想与大家一起进步的人,我承认最近我是在打水卡,但我也是一个想学习想与大家共同进步的人,目前正在筹建新公司的选址、装修、人员招聘,同时坚持每天在得到APP上学习。
 
 
许守铣Johnson 09:25
关于今天这个话题,我想去一档节目《奇葩说》,正反两方互怼,各有各的道理,擦出思想火花,让人学习到很多角度考虑问题。
 
言归正传,对于群内打水卡问题,这是群规则要求下的产物,在一天话题还没被提出前,打招呼也是正常现象,很多人工作都忙,也只是间歇时间瞄一会儿手机,不可能爬完楼梯,还能做出有质量的回答。
 
所以可以允许适当的问好,对于吃瓜群众,其实大家不用去理会,常付出的人也不用去想,都是我在付出,其他人没有付出,如果你计较的话,是不是你也在应付呢?其实我挺赞赏那些喜欢付出的人,他们的每一次付出,其实已经收获颇多,比如对知识观点的掌握程度,在群内的知名度等等。对于那些没有时间付出的同学,我的建议是,可以把每天的话题复制到便签上,有空就写写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写完后再放到群里分享。我是这样做的。
 
 
李宗员(寰宇商贸) 09:25
并非每个话题我都会去有感受和领悟。如果强制要写,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加上我们群的每一个小伙伴儿,可能有不同的生活,节奏,工作状态,我们更应该确认的是他是否是终身学习者?如果不是,这样的人才是水。
我们在一起的目的不是确认谁水不水,而是相互勉励共同成长。
 
 
元实 09:26
1、抱人制度会促使有些人打水卡。凡制度必有对策。
 
2、是否水没有明确定义,也很难定义。不问早上好,可以问中午好、晚上好吗?可以对今日话题只说简单是与否吗?可以为别人点赞吗?
 
3、大家想解决发言质量问题,500人的群,太难了。得到知识城邦也有废话,课程留言需要人来筛选,我们群里做不到。所以只能靠倡导、自觉和互相监督。
 
 
王预¹⁵⁸¹¹¹⁷⁶⁷²¹除甲醛 09:55
本身学友都是社会人,有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如果没有赋能岛,可能时间和精力会被分散到其他群里,进行聊天打屁的闲聊,但正因为赋能岛每天话题。会促使人们来群里,思考一个话题,学习其他岛友的观点,但岛内的同学程度不同,对各种类型的题目不见得都有体会和深入了解,也不见得每次都有真知灼见,有些岛友羞于表达,但也想在群里。
 
所以,我的观点是可以问早安,早安也要有质量,可以是读书摘抄,电影推荐,自已的工作心得,等等,但闲聊也可,适可而止,岛内每天有话题,闲聊太多,会导致信息传递衰减,或论题偏差。岛内也只是早上发一次,如果讨论话题出现频率高些,会适当的纠正每次"歪楼"的情况。
 
 
小丽 10:04
今天的话题我说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反对在群里发只打问早的卡。
我每天早上也会在三个地方打卡,记录自己早起的时间,但打完卡以后也只是记录给自己看,并不会发到群里头。说实话我曾因潜水被抱出群,是复归人员,还是很珍惜咱群,难得这么热闹,大家参与度这么高,稍不留意,未读的群消息会过百,不想错过都会点击从头看,但真的不喜欢都是一串问早,群里人多,还是少刷屏比较好。
 
我也同意大家希望通过早起展示自己积极的一面,给赋能岛更多的仪式感,那可不可以这样呢?早上问早的同时,顺便多说一句,自己当天想要完成的挑战目标或希望完成的三件事。(有点儿私心,关键是自己最近也在收集梦想清单,希望多一点儿参考)。为防止被抱出群,我觉得至少可以就看到话题赞同的观点进行点赞,也给发言人一点儿鼓励。表扬人和参与评论也是提高自己参与度的一种方式。
 
还有如何界定“打水卡”可能还需要讨论,目前建议为解决只问早问题,可以明确:一是光发早上好或打卡早起图片的这种不算发言,仍然执行14天潜水就抱出群的规则。二是如果经警告以后还犯的,群主有权对其禁言一天。三是遇到警告后仍然屡教不改的,直接抱出群。
 
可能最后的建议有点儿严了,不妥之处希望包涵,目的还是希望大家一起更好进步。谢谢。
 
 
马东(洪七公) 10:19
简单翻了翻群,主要是说早起打水卡,那么问题来了1、如何鉴定水卡?2、早起打卡算不算水卡,以及如何改善?
 
我觉得早起打卡还是可以的,为何?对于群是一种仪式感,对于个人是一种好习惯,但如何防止水呢?
 
我觉得1、限定在一个时间段内,比较好,如7点之前 2、打卡形式需要升级,如添加一些有意思的进去 3、考虑一下打卡是否能与金融结合一起,促进人的参与。
 
 
吕胜强~珵珵传媒 11:22
大家是一群有共同爱好的人,但同时我们也有自己另外的身份,比如工作,生活,家庭,每一项都占用了自己的不部分时间。
 
群里发的每日话题,其实我们想要回答好的话,是需要花费时间和思考来进行。但是我们有时候一天抽不出来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来进行高质量的思考。
 
有时候是我们熟悉的,不需要查阅资料就可以说上两句。
打水卡应该不是我们的本意,只是怕被淘汰,我们还是希望一个礼拜最起码有一个话题是需要我们认真的对待一下。
 
 
黄梅 11:33
今日话题:话题很有趣,以辩论的方式,首先消除了尴尬,给所有人一个台阶下。工作人员费心了,考虑的真周到[强]。再把楼都爬了一遍。反方说的更打动人,更情意满满。我竟然觉得苛责打水卡的人反而没有良心。
 
但是群有群规,这个群有活力就是因为有话题,有思考还有抱出压力,学习本来就是反人性的。如果没有抱出压力,问下自己会不会偷偷懈怠一点?比起明星粉丝,中国人口,抖音在线活跃人数,得到也只有3000多万用户而已,3000多万里面高分值的又有多少?如果没有规矩,最后这个群也只是众多群里的一个啦。
 
群规不是一开始就这样定型的,是经过前几个社群失败的经验而一点点填充起来的。能够持续输出的人是少数,但是在群里呆了这么久,还不跟自己给点压力,慢慢的一点点的输出,用嘴巴说成长有点表里不一,用行动呀!这个群也从来没有嘲笑某人观点吧?
 
另外人各有所长,有些别人擅长,有些你可能是专家呢?就算不是专家,说出你所知道的,也能给人启发。群规发过几次之后,还是不带金句的打水卡,是不是没有认真学习群内文件?连规矩都不先了解下,这就是没有效率的学习。也无视管理人员的付出啊!逼自己一把,也尊重下规则。[拳头]
 
 
小麦 12:23
完全是个人观点,若有不适,请谅解
感觉别人打水卡骚扰了你的人,我个人认为:你是闲的慌。
我的群聊习惯是,有时间了,打开群聊,快速爬几楼,话题感兴趣,就参与一下,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如果不感兴趣,直接忽略,也从来不天天爬楼,条条必看。
 
你的注意力你做主,水的内容,自我屏蔽即可
个人观点,不参与辩论,只发表个人看法。
 
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一个群可持续发展,要平衡干货与水分,参差多态,再说,是干货是水分也未可知,他人眼中的干货,未必是你眼中的干货,他人眼中的水分,再另外一帮人眼中恰恰是干货,哪怕是一个表情,或者极短的一句话几个字。
 
 
陈洁 12:57
愿意打水卡的人还是愿意留在这个群里的,毕竟很多群建了后除了机器人其他人连打水卡的都没了,整个群就静悄悄,初衷都挺好,但坚持下来能互动的特别少,所以我们这个群是真的氛围好。
 
还有时候真的是看得晚,爬完楼发现大神们把自己想说的都说完了,想不出来新鲜的点了,比你说得还要透彻还深入,就不知道该说啥的了。
 
打水卡能理解,但我还是支持群规的,看能不能把打水卡的时间固定下来,比如问早的7点半或者7点之前可以,超过这个时间就尽量不要了。
 
 
cheng小玲 13:08
今天话题 
怎么看待打水卡问题? 
进入赋能岛群快一年了,感受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学习热情和氛围,挺开心的,还认识很多优秀的朋友。 
 
其实现在每个人的工作加上生活群特别多,为什么有人愿意在赋能岛群发早上好呢,其实也是为了重视,或者就是早上有空看到下证明一下我还在,一般我起来不是很早,我一般就是看一下闹钟,都没有时间看手机的,群里的话题,其实也不是每个都和自己有关,或者自己能回答上来。有时候确实是没时间啊。
 
站在我的角度,大家愿意发打水卡,也是证明这个群有活力啊。
 
 
龙潭星跃●——● 15:28
老实说我不同意说什么打水卡也是尊重了群规,有的事论心不论事,有的事论事不论心,但有一个前提,只牵扯到个人的事才能应用前者,而对他人有影响的事,是论事不论心的。所以,我个人而言,很厌恶打水卡这回事,本身精力就那么多,还要天天看别人水,谁都不愿意。
 
诚然,打水卡遵守了群规,但遵守了群规的精神么?我看是没有的。
至于说什么虽然太忙了,但不想错过群里的精彩内容,那看阿九说书公众号也就够了,毕竟太忙了爬楼也不方便,对吧?就不要给人添堵了。
 
当然,想起昨天邵恒头条提到的柳传志和马云对“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顺序不同的问题,什么理由都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而存在。
一个500人的群适不适合打水卡的事。那就很明显,如果一个人还没啥,但这么大的基数,最后的数字肯定太多。不管打水卡多有理,但最后结果肯定影响很大。
 
而要求500个人有组织有主题地在微信里讨论,我觉得也不现实。这个有过组织活动经历的人都明白。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出现这个问题?我看正好是班子,战略,队伍问题的顺序搞反了。我们应该是有了班子,而后再根据班子做战略的但是实际却是先做了战略,而后再想维护这么大的班子,肯定最后就会出问题。我觉得,不妨全部推翻,最后再根据班子重新定战略。
 
“打水卡”是一个表象,不管允不允许,我们最终目的是要求群员参与输出。允许打水卡就能达到这一目的么?必然不能,而且会与此背道而驰。而单纯不允许能达到这一目的么?不允许的结果可能就是人越来越少,也达不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最后,两个建议
一,改变架构,不要试图打造一个500人都活跃的群,多建几个群,每天将精华集合起来就好,而后把真正能够死磕的组一个小群。
 
第二,建立交流与进出的机制,不要只请出去,要做到请出去还能有机会加进来,尤其是已经只有一个500人的群了,没有压缩群员的压力了,加入机制已经是一个必须考虑的事情了。我想如果随时可以加那就没有那么大的输出压力了,或者可以减轻水卡比例。
 
 
  Z   17:35
寸有所长,每天都输出也不代表都是精华,几天输出一次能给大家启发和引导也是可贵的,这是一个500人的群,每个人的背景时间习惯性格都不一样,能坚持到现在已经很不错了,不用过分强求500人步调一致。毕竟这是一个学习的群,不是工作群,所有人都要无奈的按照规定执行,如果有太多的要求就违背了导友来此学习的初心!
 
 
张敏 21:16
打水卡,我觉得可以理解,我就有这样的时候,群里的话题不吸引我,或者我不知道怎么去分析。但是我确实很喜欢这个群,就只能水一下了。但是我也知道长久下去,群就会缺少生命力。
 
那么该怎么做呢?建立怎样的制度,如何提出大部分人都喜欢的话题,是一天几个,还是分类分层说话题呢?我觉得,既然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了,如何解决才是我们更应该重视的。
 
 
张强🌴🚴🏻🌴 21:36
打水卡的问题可能会成为我们这个群是不是有智慧、有能力解决真实问题的试金石。大部分人都比较忙,一会儿不看群就有上百条信息,每天都一条不落的看每条信息确实有难度,而微信群的输出特点又是单通道,没有根据内容分类输出的界面,这让我想起了刚上网时的论坛(BBS),那样的形式有主题,有置顶,有灌水,有八卦,反思我们这个大家都珍视的社群,组织方式如果仅限微信群和难得的线下见面,总感觉不能让大家随心所欲的沟通交流,也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分享,这样分析的话,社群是不是需要更加丰富的平台或组织形式呢?
 
 
青岛罗刚 22:05
各位岛友晚上好! 
我大体看了一下今天各位对打水卡这个话题的讨论,非常感谢大家对赋能岛的信任、认可和支持,也感谢大家对赋能岛的期待和鞭策。作为赋能岛的主要组织者之一,我想分享以下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赋能岛的目标是为终身学习者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功能是平台,不是服务商。我们会积极组织线上、线下的活动,但请不要以公司、正式组织的标准来要求我们,恕臣妾们时间精力有限,很多事情做不到。 
 
二、赋能岛希望大家以学习、成长方面的互动为主,但不反对大家进行内容、形式更丰富的交流,我们不是学习机器,我们是有温度的人,我们鼓励积极上进,但我们反对一本正经。 
 
三、关于打水卡,其实今天我们也正是想利用话题的机会,让大家看到我们赋能岛的多样性,看到许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很多事情也不是一定有标准答案的。与不同性格、不同禀赋,甚至不同价值观的人共处,难道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吗?我们鼓励打卡更认真、更走心、形式更有欣赏性,但如果你真的做不到,我们也是理解的,就是希望14天打一次就足够不被抱出了,不需要每天都打哈。 
 
四、如果你对赋能岛有好的建议,请一定要考虑,这个建议的实施和落地由谁来负责?我们反复强调,大家真的是太忙了,没有人能坚持义务为大家服务很久,之前我们已经尝试过很多次了,稍微复杂一点点的活动,就基本坚持不下去。所以我就是想做一个60分的赋能岛,但希望能做20年。而不是想做一个90分的赋能岛,因为自己的能力和时间精力不够,结果可能只能活2年。 
 
五、赋能岛的核心产品是话题,所以希望大家积极贡献话题,特别是你自己遇到的问题,你希望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的事情。现在我们从群里能收到的话题很少,只能硬编,可能效果就会差一些。赋能岛是一个自产自销的系统,你贡献、我贡献,所以你收获、我收获。所以,请少抱怨,多贡献。 
 
六、赋能岛给大家提供一个互相促进、彼此滋养的平台,但它就是一个平台,它不负责任何人的人生。所以,别指望它能提供你所需要的一切。我们会持续进行新陈代谢,同时简化进出程序。人生就是一场旅行,这一段合适就一起走,下一段不合适就分开;如果再过一段时间又合适了,那就再一起走走呗。别搞得那么悲壮,也别搞得那么一本正经。 
 
以上都是我的心里话,如果这与你的价值观不符,请退出,这不影响我们的友谊,这只是因为我们的期待不同。赋能岛不是万能岛,也不是完美岛,它是一个有态度的岛、不完美的岛,而你的积极参与,可以让它变得更好。 
 
谢谢每一个人,包括在的、离开的、再来的,还有不再来的人。
对的人在一起,美好的事情随时会发生!
 
谢谢大家的理解,我就是想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赋能岛,还有一个真实、现实的组织者是怎么想的。咱真的是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和时间精力,搞得特别热烈,甚至帮助谁走上人生巅峰。咱就是都拿出一分热情、一分关注、十分诚意就行了,至于能不能有帮助、能不能成就谁,那要看自己。
 
在大家幸福的人生旅程中,有赋能岛的小小位置就好了。当然,这里有软软的沙发,有温暖的朋友,有茶、有书、有对的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