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严金山,男 笔名 缘晨。籍贯,浙江桐乡。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爱好文学,曾发表《太阳还未醒来时》《孙女第一张奖状的背后》《无名英雄》《第一交公粮》《你清贫却很富有》《修草房》等多篇。
继8月9日《嘉兴日报》发表了《方姐带我们看5 G》后,9月18日方姐又带领我们看上海。那天,秋意沿着蹊径从四面八方围拢来,把人包裏在桂花的香里。方姐(退休老党员支部书记)带领我们这帮总想用自己的余热去温暖别人的心的老顽童,参观了上海一大会址,上海城隍庙商城和上海中心大厦。整个行程我总觉得像是过了个丰收节。
一天下来,我因为身体不怎么样所以显得有些疲倦。回来的大巴上,方姐便温馨地帮我放下了座椅的靠背,让我眯一会儿。平坦的高速路面和大巴车轮相吻着,发出均匀而舒适的喘息声,“呼呼,呼――”。我感觉这车跑得好温柔,好人性。
本应在这样富有柔情的氛围里好好歇息,尽快恢复体能,可脑海里偏偏无缘无故地跑出两个字来纠缠着我。一是难字,“难”常用的有两种读音,nán和nàn,由“又”和“隹”构成了形体。如果把两者的意思合起来我理解为又遇到高峻的山,或前方有难(nàn)。难,在弱者面前,能使人怯步;在勇者面前,能唤人奋斗。二是雄字,“雄”字由“厷”和“隹”构成,和“难”字模样相像,犹如兄弟。厷乃肱也,和“隹”字合起来,我一厢情愿地解释曰:凭自己的力量成为高峻的山。
这两个字好像和今天的上海之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胡乱地想。1921年上海市黄陂南路374号,一间十八平方米的客厅里诞生的新生命,是在中华民族遭遇蹂躏,国难重重的背景下孕育而生继而屹立世界之巅的。
英雄因困难而生,困难中,有人不但自己成了高峻的山,还培育了高原。
方姐选定了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自然让我们想起“九、一八事件”,日本鬼子得寸进尺,企图将我国的版图划归己有。国难再一次让百千万亿百姓为民族复兴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在中国大地上竖起了一座属于自己的丰碑。
我敬畏汉字,敬畏她的博大精深,敬畏她的预知灵感。她能预测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或者知晓“难”“雄”之间的逻辑关系。否则,怎么“难”和“雄”会发生如此多的巧合。我更敬畏我们的先辈,我们的民族智慧和精神。
中午,方姐领着我们去城隍庙商城南翔馒头店吃小笼包子,一走进店门就被这里数量众多的食客所惊呆。“排长队需要足够的耐心”一个人说。“静得下心,站得住脚,需要的是毅力”另一个人说。“可以预知这里的小笼包与众不同”我也插了一句。
好在我们事先有约,所以能够在人山人海中找到一丝缝隙,赢得一个珍贵的座位。与小笼包子相配的各种点心陆续上桌后,我们边吃边议论。我们不是美食家,所以尝不出什么品牌的味道,但我们知道,在城隍庙这样的美食王国里能够争得如此天下,不能不说其“厉害”了。
客厅的音响里正好在播放蒋大为的《牡丹之歌》“众香国里最壮观……你曾历尽贫寒”。我想南翔馒头店的小笼包子也应该经历过痛苦,也许“壮观”与“贫寒”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吃饱喝足后,正午的太阳将我们带到了浦东上海中心大厦。在那里,我们看到了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高楼。抬头看,蔚蓝的天空高得出奇,仿佛要离我们远去,去寻求更高的境界。大厦似乎是一个东方巨人,一手挽着悠然的白云,一手搂着喧闹的城市,情感倾注于朗润的蓝天、迷恋于秋阳的大地。
站在22楼,窗外金秋时节,十里外滩,浦江两岸,广厦林立,流光溢彩;窗内则是绿树掩映下的健身房、电子书柜、休闲沙发、心愿墙、引领墙。这里就是陆家嘴金领驿站。
面对数字庞大的非公有金融企业,外资金融企业。我不禁担忧起来,怎样才能凝聚人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驿站的讲解员说:“经历告诉我们,办法比困难多”。是的,“交流 服务 凝聚 引领”绝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凭空能够想得出来的。
车厢里,清爽的笑意在漫延,偶尔溢出窗外,有的还撞到了车篷跌落在椅背上。顽童们觉得今天的上海之行受益匪浅,是人情,是视野,是社会?也许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