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别人家的姐妹

时间:2020-10-18 15:39:51    来源:
 
又是一个房子引发的故事
房子是还建房,小产权,五十多个平方,是两姐妹的母亲生前的安身之所。四年前,她们的老母亲去世,之后,在母亲最后几年一直住在这里的小妹把房子过户到了自己名下。姐姐当时似乎并没有特别在意。但是随后两年,大姐的丈夫患上重症,医疗费掏光家底,想到这个房子也有自己的一份,向妹妹提出,将她应得的一部分作价给她,给丈夫治病要紧。
姐妹间的龌龊由此而起,在姐夫去世之后,大姐的心态更是坚定,誓要拿回自己的那一份。
妹妹多年前就单身,独自带一个女儿,工作不稳定,经济条件一直不好,好在这些年姐姐给了她一些帮助,尤其是对她的女儿,读大学时双休必到姨妈家打打牙祭,毕业时女儿的表姐和表姐夫一起帮忙找工作。女孩拿到单位录用通知后,第一个告诉的人,不是自己母亲而是姨伯,可见她是跟自己的姨妈亲的。
妹妹经济上窘迫,但是对姐姐也是知恩图报,她舍得出力,姐姐姐夫只要有事她必前往帮忙,烧菜做饭做家务不吝体力,对母亲的赡养也是全程她陪伴、照顾,直到母亲以九十多岁高龄去世。
她擅织毛衣,姐姐一家的毛衣都是她织,她说都不记得给她们一家人织了多少件毛衣了。印象最深的,是侄女生了孩子后,她高高兴兴地给小毛毛织了好几套小毛衣。
姐妹间有来有往,互相帮衬,温暖静好。
但是,姐妹情的小船说翻就翻。
此时,再说到往日之事,温情拂去,提及的都是隙缝间的阴暗与虫噬般的痛痒。
比如当年房子盖房子是姐姐一家出力更多,而妹妹住的是现成房。妹妹则说,是姐夫当年承诺过的,只要我尽心照顾老母亲,这个房子就给我。
比如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妹妹说自己亲力亲为,伺候陪伴,可是姐姐却不管不顾,推三托四,连老母亲最后一面都不能得见。
比如,小妹会说,我的女儿那时候是总到姨伯家打牙祭,可是,我女儿一去也是帮着做家务,在他们家做卫生时会跪在地板上擦地的。意思是,女儿那时寄人篱下,看人脸色,受了委屈。
而大姐说,当初我女儿带着她的女儿去新单位,我女儿那时候才拿到驾照,第一次上高速,我是担心了一整天,她怀着孕,上有老下有小的,你说要是出了事怎么办?大姐对自己女儿的担心并不是假,但是用这来佐证自己对侄女的好,我想多少还是夸张了些。
……
 
恕我不再赘述,但基本上,在姐姐的看来,这些年自己帮助了小妹,小妹却忘恩负义。我对得起你,你对不起我。姐姐神情间自有一种施舍与倨傲,以及一些怨恨,你现在的日子过得挺好的,女儿都买了两套房,你完全可以搬去和女儿住,把这套母亲的房子卖了,我们平分。
妹妹的表达能力远不及姐姐的好,气势上也弱一些,提到从前所受资助,她承认,承认之余,必加“但是”。对自己没有如姐姐所愿解她的燃眉之急,她也搪塞,一副我穷我有理的样子。在她看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姐姐的日子比自己的好过多了,为什么要来鸬鹚腿上劈肉蚊子嘴边争血。
老姐妹俩,一个七十出头,一个奔六十,她们的人生已至暮年,如果没有这房产之争,各自含饴弄孙,闲时走动来往,叙叙家常,姐妹情深,该多好。
现实却是,一间五十多平的母亲留下的房子让她们难以自持,陈年旧帐逐一提地,一地鸡毛,各自意难平。
最后,我们给出了调解方案,在场有律师可以为她们写好协议,但是,两位不退让半步,仍然不能达成一致。
做过这么多期调解,我得出一个结论,越是年龄大的人越是难调解,成见与宿怨根深蒂固,已经扎到他们的身心深处,难以撼动。
想到她们还将继续纠结在这个房子上,奔波于各机构之间,调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子女也将卷入这场纷争中,往事会一再被提起,因为现在的怨怼而污染了当年的友爱,伤口越来越深,姐妹真的就成了敌人。
真的为她们惋惜。
我知道,就算是亲姐妹,一样会有争斗,有矛盾,但一般不会演化到如此激烈的地步,而她们又是不知道退让与回头的人。
 
看着她们,我突然想起了我母亲。
清明节前我打电话回家,母亲在电话中告诉我,我的小姨伯前几天到家里来玩了的,过了一晚上。母亲的语气听来很开心,那是因为小姨伯的到来。
母亲有两个姐姐,去年,我的大姨伯去世,她和小姨伯都很伤心。她们的姐姐的去世,让留在世间的她们俩更觉得亲情的可贵,来往比以前多了一些。小姨伯住在荆州,离老家比较远,且不良于行,但是逢年过节,即使舟车劳顿,她也要回娘家一趟,清明节也会回来去外公外婆的坟上上香,母亲会接她来家中小住。
从母亲和小姨伯的身上,让我看到女人对于自己娘家的眷念,以及老姐妹间的情深意厚。
我对两位当事人说,你们现在为了一间房子争得面红耳赤,而且让自己的孩子也目睹了这一切,你们就算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都抵不过你们失去的。亲人是一生只有一次的缘份,请一定珍惜,包括珍惜现在你们面对面坐在这里调解的时刻,因为下辈子,无论你们曾经怎样善待过彼此,无论你们现在怎样争吵,无论你们将来何去何从,下辈子,你们都不会再相见了。
 
身为女人,我是非常羡慕别人有姐妹的。无它,自己是家中长女,后面两个弟弟。而从小到大,我身边的小伙伴几乎都是姐妹花,少则两个,多则三个。最高纪录是我的大学同学桂,她家有六个女孩子,号称六仙女。
这样的女儿家,自然特别地热闹,姐妹们相扶相携、挤挤挨挨中长大,有时调笑有时拌嘴,有时合作有时抬杠,衣服化妆品可以挪来借去,出入结伴,吃饭抢食更香,而我,虽然有父母关爱,但总觉得少了点热闹,少了些陪伴。
成年之后,入了职场,为人妻为人母,遇到什么事,姐妹间也可以有个人商量,帮忙分析,帮忙拿主意,爬高山亦可以当履平地,遇风雨亦可以化彩虹。
我的一位作者,在她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努力写作,固然是爱好写作,但另一动力来自于,她要用稿费资助自己的妹妹读书。
有一位闺蜜,妹妹突发青春期自闭症,她请了长假去陪伴妹妹,带她求医,自己也大量阅读心理类书籍,为妹妹开导,终将妹妹从封闭的世界中拉了出来,后来妹妹如常地读书、工作、结婚、生子,走上人生的坦途。
在寻常日子里,有姐妹相伴也会觉得有暖暖的人间烟火气息。
那天,我在好友家玩,听她的手机不停地响,是微信。她在厨房做饭,我去告诉她,她说没事,是我姐和我妹,她们在商量装修的事。
好友家三姐妹,她居中,她们姐妹仨建了一个群,常常在群里聊天,话题无外乎父母、孩子以及穿衣打扮、投资理财、厨艺家事。
好友刚买了一套新房,关于如何装修,她的姐姐和妹妹常常在微信里给她出谋划策,比自己装修房子还上心。大到应该找什么样的装修公司,小到如何选橱柜的把手,她们把自己以前的装修经验都奉献出来,一家的装修集合了三家人的智慧,让一边的我真的是很羡慕,想起当年那个装修房子时孤军奋战的自己。
 
在我看来,一个女人如果能有姐妹相伴着成长,她的性别认同与社会化过程会更顺利一些,容貌会更俏丽一些,身段会更柔软一些,心态会更从容一些,女人味会更浓一些。
所以,就算是经过这样一场纠结的调解,我也觉得不过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
我仍然羡慕,那些别人家的姐妹。
 
尤其是人到中年后,越来越觉得女人需要几个好闺蜜,尤其像我这样在缺失中长大的女人。
人家先天有的,我只好后天补咯。
所以,现在我的朋友圈女性很多,有心情不好打来电话和我聊天的,有告诉我自创菜谱的,有遇到小疾可以向她咨询的,有一起运动健身一起购物的,有看了一本好书会交流心得体会的,有理性淡定勤勉精进的,有诗情画意文艺范的,有豪气毒舌但深情的……
她们是鲜花,是人参,是仙人掌。
感谢她们的一路陪伴。
 
 
 申明:"茶语微笑"公众号所有文字与图片除特别注明外皆为绿茶原创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