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兹马伊传记:塞尔维亚诗人

时间:2020-10-18 15:41:01    来源:

约凡·约凡诺维奇·兹麦伊Jovan Zmaj (1833~1904)是塞尔维亚著名爱国诗人

兹麦伊诞生在诺维萨特一个酷爱民间文学的资产阶级家庭。一八四八年革命震动欧洲时,他在匈牙利结束中学生活,接着去维也纳攻读法律,在那里结识了塞尔维亚民族复兴运动著名活动家武克·卡拉吉奇和诗人布兰科·拉季切维奇,深受他们和当时侨居在维也纳值的塞尔维亚爱国青年们的影响,逐渐开始创作抒情诗歌。毕业后回到诺维萨特,五十年代在市政局任职,积极投身于青年运动,参加编辑进步刊物《旗帜报》和建立民族剧院的工作。一八六三年,他受文教协会委派去佩斯,一面在塞尔维亚学校任职,一面进大学学医。一八七○年回国,从此终身行医,同时积极进行社会和文学活动。六十至七十年代创办《兹麦伊》(1864-1871)《齐查》(1871-1874)等许多种讽刺报刊,成为塞尔维亚讽刺刊物奠基人之一。他于一八七五年参加支援黑塞哥维那的民族解放斗争,一八七七至一八七八年俄土战争期间出版《战地新闻》杂志,八十至九十年代出版儿童报《涅文》(1889-1891,18981902)。晚年,他迁居多瑙河畔风景如画的小镇卡缅尼查。

兹麦伊的文学活动同十九世纪后半期塞尔维亚民族解放斗争紧密相连在一八四八年革命失败、塞尔维亚解放运动遭受挫折时,兹麦伊勇敢地冲破反动统治的牢笼,在自己的作品中响亮地发出了反对异族压迫、争取独立自由的呐喊。“要坚强,要活下去,要斗争而不屈膝!”就是他在《诗人与歌》(1858)这首诗中提出的战斗口号。民族解放斗争是贯穿在他一生创作中的基本主题,诗人在许多作品中以崇敬的心情和饱满的热情歌颐人民的反抗斗争,塑造了爱祖国、渴望独立和自由的战士形象。在他的笔下:塞尔维亚人民在科索沃平原英勇战斗,宁死不屈(《维拉》,1858);三个游击队员的幽灵讲述斗争家史控诉敌人罪行(《三个游击队员》,86);母子五人不甘受敌人欺凌奋起反抗,个人倒下了,另一个又站起来继续战斗(《不幸的母亲》,1871);三个儿子被投入监牢的老琴师不怕威逼,不受利诱,拒绝给敌人歌功颂德最后壮烈牺牲(《琴师之死》,871)…这些诗歌用血和泪、火和剑记载了塞尔维亚人民反抗外族侵略,捍卫国家独立和自由的光辉战斗历程,在塞尔维亚民族解放斗争中起了重要的鼓舞作用。

讽刺作品是兹麦伊用以揭露敌人的有力武器,他在《尤图图国颂歌》(1865)、《一个最忠顺的公民之歌》(1871)、《塞尔维亚的新选举》(184)等讽刺诗中勇敢地揭露了君主官僚制度的腐败、警察专横和选举中的骗局。

诗人还在许多诗中表现了尖锐的阶级对立,描写农民的繁重劳动和贫困不堪的生活,例如《三分之一》(180)《高利贷者》(1881)等。这类诗作充满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有些诗还号召人民进行新的斗争,如《光辉的墓穴》(1879)等

巴黎公社起义在诗人的心中激起了很大的反响,他挥笔写了《巴黎陷落了)(1871)、《致仁慈的欧洲》(1872)等诗篇,声援法国无产者的斗争,抨击靠刺刀维护统治的反动派,表现了诗人进步的政治态度。

兹麦伊还写过不少抒情诗,最著名的要算诗集《玫瑰》(1864)和《凋谢的玫瑰》(1882)。其中《玫瑰》描写诗人和他夫人之间的爱情。他以简洁有力的诗句使幸福与日月、星辰、花朵融为一体,充满了欢乐、理想和希望。抒情主人公罗兹不仅是热切的恋人,更是深知没有祖国的独立和自由就没有个人幸福的爱国者,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前途紧密相连。全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语言优雅,富有音乐美

兹麦伊的个人生活是不幸的,他的夫人于一八七四年去世,不久子女又相继天亡。《凋谢的玫瑰》反映了由此而产生的苦闷心情。然而并不给读者以悲观的感觉,因为诗中有着对未来的信念

兹麦伊还是一位著名儿童诗歌作者,发表过不少儿童文学作品。他还翻译介绍过歌德、海涅、裴多菲、普希金、莱蒙托夫等著名诗人的作品。

诗人晚年孤苦伶仃,病魔缠身,脱离了社会活动,作品中出现了忧郁情绪和宗教色彩。但这一时期根据民歌素材写的诗集,如《梦景》(1895-1900《复旋花》(1900)等,仍然继承了塞尔维亚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充满爱国主义情兹麦伊生活和创作的年代正是塞尔维亚文学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时期。他的许多作品都具有积极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他又是塞尔维亚现实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爱国主义诗歌至今仍闪耀着不朽光芒,有些诗句被铭刻在贝尔格莱德民族解放斗争博物馆建筑物上,成为决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南斯拉夫各族人民的座右铭。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