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敏
你是一首诗,出自苏轼的手笔,自然携带着大家风范,显露了名门气质。
苏轼把宋词写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可他偏要把你——东湖写成一首诗,而非一阙词。或许是受了“诗庄词媚”的影响吧!在这片秦穆的土地上,汉武的长鞭烈马曾驰骋飞扬,隋唐的战火烽烟曾映照长天。
还是写一首诗吧,才配得上这片土地的古老厚重,才登得上历史的大雅之堂。
词到底是“艳科”,太媚了,经不起太多的日月沧桑,承不住太厚的春秋风霜。
在明朗的北方,端庄大气
在阴柔的南国,温婉明媚
于是,苏轼把你——东湖写成了一首诗,在明朗的北方,端庄大气。而把词留给了你的妹妹——西湖,在阴柔的南国,温婉明媚。
你是一首诗,秦时明月魏时险关,春日百花开,秋日伊人在。苏轼自要行走其间,流连忘返,这当然少不了爱妻王弗形影相伴。
时年苏轼二十六,少年成名,连中高科,才气奋发,王弗二十三,温柔贤淑,清丽可人,婉如一首端庄的诗。
东湖啊,你可记得,当日春暖花开,草长莺飞,苏轼、王弗在午后的阳光里,闲庭漫步。树上桃花开得正艳,池中鱼儿戏得正欢。
苏轼在桃林流连,抬头看一树一树的花开,徐徐吟出“争开不带叶,密缀欲无条”,王弗则闲倚小桥,低头看一池一池的水动,慢慢和上“傍沼人窥瑶,惊鱼水溅桥”。
花红柳绿间,小桥流水旁,年轻的夫妻相视而笑。
东湖啊,你一定记得,那日风朗气清,水动莲开,苏轼、王弗在早晨的清风里,驾舟同游。
东方旭日冉冉升起,湖面荷叶田田平铺,苏轼站在船头,望着粼粼的湖面,朗声说“田田抗朝阳,节节卧春水”,王弗则坐在船尾,低头浅笑间轻抚隆起的腹部“平铺乱萍叶,屡动报鱼子”,朗日白云下,湖光潋滟间,将为人父母的伉俪心中溢满了暖暖的幸福!
东湖啊,你曾见证,那夜秋雨绵绵,秋虫喃喃,苏轼、王弗依于轩窗之下,凉意袭人夜已深,四周寂寂唯雨声。
苏轼听着窗外雨打黄叶,声声入耳,轻轻吟出“东邻多白杨,夜作雨声急”,王弗则看着桌前灯影幢幢,烛光映窗,慢慢和上“窗下独无眠,秋虫见灯入”。
就在这秋风秋雨中,小屋孤灯下,年轻的夫妻相互依偎,共同面对着人生的风雨。
东湖啊,你一定不会忘记,那是隆冬时节,梅花乍开,暗香浮动,苏轼、王弗于月色黄昏里,来到北亭。
苏轼看着亭外的矮墙,皱皱眉头“谁人筑短墙,横绝拥吾堂”,王弗则轻盈淡笑,手捻瘦枝“不作新亭槛,幽花为谁香”,苏轼舒展了眉头。
“知音乃妻”,这是一种怎样让人感动不已的人生幸福啊!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三年时光真的太短。
苏轼凤翔任职期满,要与你离别,“多情自古伤离别”,伤感自不可说,但三年的记忆真的很多,北亭横池、轩窗曲槛、荷叶游鱼、小桥花树……全都留在了深深的回忆和回不去的光阴里!
一月是你与苏轼、王弗的生离,而五月却成了王弗与苏轼的死别。短短一季花开的时光,王弗便撒手人寰,香消玉殒。
东湖啊,在消息传来的那一刻,你定是风吹花落泪如雨,因为你不愿分离。
“小轩窗,正梳妆,苏轼看罢,提笔诗千行”,这分明还是昨天的光景,转眼间,又怎会“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起舞弄清影,人长久,共婵娟”,分明还沉浸在夫唱妇随的光与影里,闭上眼,又怎会“尘满面,鬓如霜。纵使相逢应不识,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人生确是一场悲喜交集的梦啊,“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你每每回想总是恸哭晕厥!
任世事流转,光阴老去,任朝代更迭,雨打风吹,东湖啊,你一直就这样娴静的矗立。
三年的记忆,你却把它活成了千年的时光,因为你是苏轼写的一首诗,是他留在北方的、端庄的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