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果戈理之墓

时间:2020-10-18 15:55:13    来源:
俄罗斯作家果戈理(1809-1852)是俄国文学“自然派”的领袖。1836年4月,他的剧本《钦差大臣》在圣彼得堡亚历山德拉剧院首次上演,获得巨大的成功。观众被征服了,剧院里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欢快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六年之后的1842年,果戈理的《死魂灵》第一卷出版,获得了比《钦差大臣》更为巨大的成功,再次“震动了整个俄国”。果戈理这两次成功,标志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我罗斯的胜利。俄罗斯知识界“对于他的才能,没有一个是漠然视之的,不是狂热地爱他,就是恨之入骨”。果戈理自己也未料到一部作品竞然会招致如此大的争议。地主出身的他,对俄罗斯农奴制的腐朽充满仇恨之时,又难以割會一线希望。他甚至绞尽脑汁,期望在《死魂灵》第二卷中塑造出一些正面的、有理想、有希望的农奴主来
 
几年过去了,工作进行得很缓慢,一种病态的忧愁和不安控制了果戈理。他曾写信给美术家伊凡
 
 
1843年11月,他完成了《死魂灵》第二卷的前几章。可当他再次阅读这份稿件时,他吃惊地发现自己写得平庸透顶,与他一心想以美好的感情画面吸引读者的伟大抱负根本不符。于是他愤然把稿子烧了!1845年7月,他完成了《死魂灵》的第二卷新稿,是仍然不满意,再次把它们付之一炬!
 
1852年2月,经过再次巨大的努力,他终于完成《死魂灵》第二卷的三稿、与此同时,他的身体和心情都处于最糟糕的时期。当时见到过果戈理的屠格列夫物经说:“有一种隐藏的痛苦和不安,一种忧郁的神情和他那一贯开朗的面部表情糕台在一起
 
 
他之所以感到痛苦和不安,很可能是因为他不满意于自己所写的《死魂美他无法弄清楚俄罗斯生活中的许多许多矛盾因素,有许多事物他无法理解,当时他曾经对一位朋友说:“我痛苦到极点了。我的精神和肉体都感到十分痛苦,一切陷在彷徨中…工作就是我的生活。不能工作了,也就无法生活了。我的创造力迟钝了。”
 
很可能是,当果戈理把《死魂灵》第二卷三稿的最后一页写完时,他所体验到的内心的彷徨,及对自己的不满已经到达最高峰。在这种巨大的痛苦的煎熬下,果戈理大病一场。生病期间,他成天穿着睡袍,既不洗脸又不剃须,既不饮食也不服药,给周围人的印象是:他不是在自然死亡,而是在慢性自杀。医生不得已试图对他进行强制性治疗:在他身上喷酒冷水,洗温水浴,往他的鼻孔里放蚂蟥。他双手被捆绑,嘴里尖声大叫,要别人放开他:“看在上帝的份上,请你们别折磨我了!1852年2月11日,在人们入睡后的深夜里,果戈理将刚完成不久的《死魂灵》的第三稿投进了火炉。
 
2月20日,果戈理生命垂危。他忽然一声大叫:“梯子,快,把梯子给我搬来当时人们以为他在说胡话,后来在一封信里才找到了答案:“一架梯子从天而降已为我们准备就绪:一只手向我们伸来,帮助我们向上攀登。”第二天上午,果戈理停止了呼吸。他终身未娶,一生穷困而生命短暂,逝世时年仅43岁。他带着优郁和病态的痛苦离开了人世,却把他的真诚留给了人间。他的长篇小说《死魂灵剧本《钦差大臣》以及《狂人日记》等,使他成为当时俄罗斯最伟大的语言艺术家,也使俄罗斯文学达到一个新的时期,这些都足以使他永垂不朽。
 
 
果戈理逝世后,最初安葬在莫斯科南郊丹尼尔修道院公墓里,一口石棺上立着十字架。当时一些文化名人有不少都安葬在这里。1909年,果戈理诞辰100周年时,俄国举行纪念活动,决定在莫斯科坡里奇斯金林荫路的广场上,为果理树限重阳回‘零醇雅一193年莫斯科进行城市建设改,丹尼尔修道院被拆除,公墓中的一部分名人包括果戈理的遗骸,起迁到新圣母修道院公墓。新圣母修道院公墓是欧洲三大公墓之一,总面积为7.5公顷,这里埋葬着两万多个俄罗斯各个历史时期的名人遗那年夏天开始迁移工程,开棺时人们惊讶地发现:果戈理的遗体没有了头颅。头颅到哪里去了?原来,果戈理的一个崇拜者、著名戏剧家巴赫鲁申出于对果戈理的热爱,在葬礼举行后不久,买通看守墓地的修士,挖出了果戈理的头骨,藏在家中并视为珍宝。后来被人们发现后,巴赫鲁申无奈地交出了头骨。但当果戈理的家人托人将头骨运到果戈理生前最喜欢的意大利时,委托人却意外地失踪了。至今,果戈理头骨的去向一直是个谜,果戈理的墓地也一直是“无头”之墓。
 
现在如果拜谒者到莫斯科新圣母修道院公墓第二区,在一片浓郁的枞树下,可以看到一座黑色的大理石圆柱墓碑,上面是一尊白色的胸像—长发,深邃的目光,短须,敏感而略带嘲弄的微笑。圆柱上刻有几行字:伟大的俄罗斯语言艺术家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苏联政府敬立,1951年9月9日。嘉碑前面是用金属栏杆围起来的黑色大理石石棺,栏杆正面嵌有一幅果戈理的侧面浮雕像。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