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左宗棠,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收复新疆。
这个曾经一事无成的中年人,是如何逆袭成“第一伟人”的?
他的成功之道,既在“师法儒学”的修身养性、诚意正心,又追崇先进理性的“实学”。
家书中一再强调“廉”、“善”二字。不偏不倚,最适合当代中国人反复逐读。
一、少年宜“志高言大”,中年宜“检点自省”
“少年志高言大,我最欢喜。却愁心思一放,便难收束,以后恃才傲物、是己非人种种毛病都从此处出。”
左宗棠年轻时心高气傲,却以言立行,终成大器。他认为,打击年轻人是不明智的,年轻人正是因为有了不知天高地厚的“自信”,才能激励自己。
但人到中年,逐渐看清人生真相,掂出自己的斤两。这时仍一事无成,需要的不是自信,而是反省。
二、金钱观:不贪占、不聚财、不肥家
“我廉金不以肥家,有馀辄随手散去,尔辈宜早自为谋。”
左宗棠出身贫寒,却无“暴发户心态”,一生为官清廉、为人清白。
与孩子约法三章:不准借科举之机,在同学中拉帮结派、炫富攀比、搞关系走后门。
在他的教育下,孩子们个个都是人中龙凤。乱世中造能臣,后代良医辈出。
三、不打呆仗,只打计算仗
“用兵最贵‘节制、精明’,临阵胜负只争一刻功夫。得失虽在一日,而本领长短却在平时。”
曾国藩用兵喜欢扎硬寨,打死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左宗棠则长于事先筹划,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管理者若能得此管理谋略,对团队大有益处。
【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