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小说,一般认为是从爱伦·坡制造《莫格街谋杀案》开始的。打那以后,出现了柯南·道尔、埃米尔·加博里欧、威尔基柯林斯、阿加莎·克里斯蒂等一批深受读者喜爱的小说家,和他们的名字紧紧相联的则是歇洛克·福尔摩斯、勒考克、克夫探长、波罗、马普儿小姐
侦探们或多或少都有点癖好,或者说与众不同。比利时侦探波罗留着漂亮的小胡子,打扮得一丝不苟,特别爱干净,样样东西归置得整整齐齐。在《月亮宝石》里,柯林斯塑造的克夫探长钟情园艺,尤其擅长种植玫瑰花,老管家贝特里奇觉得他侦破案子慢条斯理,和园丁争论起养花之道却格外来劲
《月亮宝石》先后通过几个人物之口,逐步展开情节,讲述了同一桩宝石失窃案的前因后果。由于讲述者的身份、性格、修养各异,表述方法各有特点,对同一个人、同一桩事情的看法、解释也就各不相同,甚至会产生强烈的有时还带些讽刺意味的对立。在柯林斯之后,福克纳借鉴类似方法创作了《在我弥留之际》,黑泽明采用同样的技巧改编了芥川龙之介的《罗门生》。当然,小说家可以从柯林斯那儿学到的东西不止于此。
第一个讲故事的人是范林达夫人府上的老管家贝特里奇。随着范林达小姐雷茜儿18岁生日的临近,陆陆续续有客人上门来了。首先是弗兰克林少爷,雷茜儿小姐的表哥带来了名贵的月亮宝石
享卡什少校送给外甥女的生日礼物。那颗名贵的宝石来自印度,最初镶嵌在月亮神像上,亨卡什少校随英军入侵印度时掠获了它,据说还因此犯下了命案。长期以来一直有一种说法,谁得到月亮宝石,厄运就会跟随他。除了厄运,跟随他的还有神秘的印度教徒。弗兰克林刚到范林达夫人府邸,三个佯装耍把戏的印度人就跟着出现了。
弗兰克林和贝特里奇都担心宝石会给小姐带来厄运。艾伯怀特,雷茜儿小姐的另一位表哥也从伦敦赶来参加表妹的生日晚宴,并向表妹表达了爱意,被拒绝了。就在当晚,人们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雷茜儿小姐放在古董橱里的宝石不翼而飞。
奇怪的是,失去宝石的雷茜儿小姐像掉了魂似的,整日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喜怒无常,一改平日的亲呢态度,对弗兰克林表哥恶声恶气起来,对上门侦破案子的克夫探长也毫不配合,甚至没有好脸色给他看。明察秋毫的探长很快查出雷茜儿小姐房门新上的油漆在宝石失窃当晚被碰掉了一块,谁的衣服沾上了油漆谁就有作案嫌疑。这时候,众人的目光集中到了罗姗娜身上。这个有偷盗前科的丑陋女仆在事发前后都有令人费解的行动。她称自己病了要卧床休息,却偷偷溜出去办什么事情,还有人看到她在镇上买了一段做睡衣的料子…最后,她竟然投河自尽了。弗兰克林少爷想起这可怜的女子自杀前曾几次想开口对他倾诉什么,都被意外的事情打断了她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呢?莫明其妙遭小姐冷遇的弗兰克林决定远走他乡。
接着讲述故事的是范林达夫人的一个穷亲戚,住在伦敦的克莱克小姐。她是个度诚的基督徒,还是个慈善团体的会员。雷茜儿小姐的表哥艾伯怀特也是慈善团体的热情参加者,克莱克小姐崇敬的对象。一天,克莱克小姐听说艾伯怀特及放高利贷的鲁克先生被几个印度人绑架了,遭到了搜身。据说有人抵押给鲁克先生一件贵重的东西现正存放在银行的保险库里。艾伯怀特则声称他们找错了人范林达夫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不久病逝,克莱克小姐当了她的遗嘱见证人。在此期间,她又无意中偷听到艾伯怀特向雷茜儿小姐求婚,坦承自己对慈善事业毫无兴趣。雷茜儿小姐先是答应了他,不久却又反悔了。此外,范林达夫人存放在民事博土会馆的遗嘱曾被人借阅
随后叙述故事的有布罗夫律师、弗兰克林少爷以及吉宁士医生最后由克夫探长收尾。弗兰克林归国,雷茜儿小姐不愿见他。弗兰克林搞不懂表妹为何如此记恨自己,于是下定决心要把月亮宝石失窃真相弄个水落石出。他又回到范林达位于乡下的府邸,找到老管家贝特里奇。贝特里奇告诉他罗姗娜死前留了一封信给他。那封信提到一个地点,说那里藏有克夫探长想找的东西。按图索骥,弗兰克林找到了那只浸在海水里的箱子,里面是一件睡衣和一张字条。字条是罗姗娜写的,表达了她对弗兰克林少爷的爱意,哀怨少爷眼中从来没有她。弗兰克林意外发现,那件沾上油漆的睡衣竟是自己的,上面绣着名字。这是怎么回事?原来,事情发生后,罗姗娜在整理房间时发现弗兰克林的睡衣沾上了油漆,为了保护他,她藏起了那件睡衣,重新买料子替他赶制了一件,可他自始至终对她那么冷淡,失望之余,罗姗娜起了寻死的念头。
这怎么可能?难道自己有梦游症?弗兰克林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坎迪医生的助手吉宁土替他揭开了谜底。坎迪医生也是雷茜儿小姐生日晚宴的参加者之一,弗兰克林曾当着他的面痛骂医学之道都是骗人的。为了驳倒弗兰克林的话,坎迪医生一气之下偷偷给他服了鸦片剂。弗兰克林有睡眠障碍,睡前喝了点酒,又受到鸦片烟的刺激,睡到半夜,担心起月亮宝石的安全,竟神志恍饱地走进了雷茜儿小姐的卧室,拉开抽屉拿走了宝石。为了证明这一切,弗兰克林决定,按照晚宴当天的情景重新演一遍。结果证明吉宁士医生的解释是对的,弗兰克林受到鸦片烟的刺激,半夜起身取走了宝石做完这件事他又倒头昏睡,醒来后什么都不记得了。雷茜儿小姐目睹了这一幕,惊喜地发现自己错怪了弗兰克林表哥。原先她还以为是他偷窃了宝石拿去换钱还债了。这件事弄清楚了,可宝石的去向还是一个谜。现在,大家都把眼光盯牢放高利货的鲁克先生了。抵押的日子快到了,只要找到那个和鲁克先生接头的人,破案就有了线索。为此,克夫探长布下了一张网,他已经料到是谁偷了宝石。
那天,一个蓄黑胡子的高个头水手,和鲁克接完头后走进一家旅馆不久有人发现他已被闷死…那人竟是化了装的艾伯怀特
根据克夫探长的调查,艾伯怀特过着两面性的生活。面对大家,他是个慈善活动的积极参加者:背着大家,他却挪用别人的款项过着奢侈享乐的生活。为了弥补亏空,他急需一大笔钱。于是他向雷茜儿小姐求婚。经查看范林达夫人的遗嘱,他发现精明的夫人只给了女儿女婿定期收入而没有财产支配权。正巧坎迪医生托他把鸦片剂兑入弗兰克林的酒里,一个大胆的计划迅速地在他脑子里生成了想拿宝石去换钱。可宝石太名贵,又有不吉的传说,鲁克只肯以此作抵押借钱给他。抵押期满取回宝石的当天,艾伯怀特遭到了几个印度人的袭击,宝石就此不见了
作为英国第一部侦探小说,《月亮宝石》虽有不足之处,仍不失为经典之作,甚至有人称其为“最伟大的英国侦探小说”,柯林斯也因此戴上了“现代侦探小说鼻祖”的桂冠。他擅长写作情节离奇曲折、错综复杂的故事,刻画人物颇具功力。《月亮宝石》中拿《鲁滨逊漂流记》当圣经的贝特里奇、巫婆似的传道者克莱克小姐、自卑又深情的罗姗娜,、善良厚道的弗兰克林……无不刻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对于侦探小说,博尔赫斯曾在文章中写到,“在我们这个混乱不堪的年代里,还有某些东西仍然默默地保持着经典著作的美德,那就是侦探小说;因为找不到一篇侦探小说是没头没脑,缺乏主要内容,没有结尾的。”对于《月亮宝石》,菲茨杰拉尔德表示,在《月亮宝石》、菲尔丁和简·奥斯汀的作品中,他更喜欢《月亮宝石》对于柯林斯,T·S·艾略特说过,当代任何一位小说家都可以从柯林斯那里学到如何吸引读者的艺术。
摘自《月亮下的蛋》
作者: 若隐\程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