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三岛由纪夫《金阁寺》:像金阁那样美丽

时间:2020-10-18 16:43:36    来源:

沟口天生结巴、体弱,因此而深深自卑,从小养成孤僻的性格,当地多雨的气候特点又影响了他变幻无常的情绪。父亲是个偏僻海角寺庙的住持,常常向儿子提起京都的金阁寺,说人世间再没有比金阁更美的东西了。沟口认定,金阁就是美本身。因为从未见过真实的金阁,金阁的美在他的想象中是无限的。日常生活中,一旦他由某一样事物而产生美的感受时,便觉得这是金阁的投影。“像金阁一样美”是他对事物的最高评价。

年老体弱的父亲将沟口托付给了金阁寺的住持,不久辞世。沟口到金阁寺当了僧徒。想象中的金阁终于变成了现实中的古老建筑沟口看到的“只不过是幢古老的黑乎乎的三层小建筑物,顶尖上的凤凰,也像只乌鸦似的,岂止不美,甚至给人一种不调和、不稳定的感觉”。尽管沟口感叹“所谓美,难道竟是这样不美的东西吗?”但并没有失望,他希望没过多久就能清楚地看见金阁的美

当时正值二次大战,战局恶化,沟口时常幻想金阁遭遇空袭后燃烧的样子,感到金阁将面临彻底而简单的毁灭的命运,自己心中绝对化了的金阁的美可能会由此而消失。由于加入了这种虚幻性、悲剧性的因素,金阁的美在他心中更加辉煌灿烂

在他预料之外,战争没能毁灭金阁。金阁不仅没有化为灰烬,反而还像夸耀似的以其永恒性的美展现在众人面前,但他心目中的金阁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他上了大学,认识了X型腿的同学柏木。柏木有着一套奇特的哲学观,诱惑他,教给他恶作剧。一次,他和柏木以及两个女孩相约郊游。在柏木的暗示下,他企图玷污其中一个女孩。就在这个时候,金阁的幻影在他脑海中浮现了,仿佛是要阻挠他的行动。他愤怒了,向着金阁呼喊:“你为什么要隔绝我的人生?我总有一天要支配你!”再有一次,他目睹了住持嫖妓的事,更加彷徨于不能解决的绝对的美与丑的对立的现实,苦恼于肉体的劣等意识。了解一切的住持开始冷淡沟口,并向他表示,本想把住持之位传给他的,现在已经没有这个打算了。随着师徒关系的破裂,沟口越来越感到受金阁束缚之深,终于,在一个细雨蒙蒙的夜晚,他放一把火将金阁化为灰烬。望着熊熊大火,他心想,我要活下去

《金阁寺》中有一段插曲。日本战败,占领军进入京都。一天,个人高马大的美国兵带着个妓女大清早就闯入了金阁寺,在金阁面前怪腔怪调地说话,沟口给他俩当翻译,美国兵和那女子不知为什么发生了冲突,美国兵将那女子撂倒在地还强令沟口用脚去践踏她,沟口胆怯,照着做了,但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我们由此想到作者。日本战败后,在美国文化洪水猛兽般的冲击下,三岛由纪夫顿时失去了长期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由对本国文化、本国传统美的盲目狂信到产生自卑感,渐渐丧失了信心,要想重拾对传统美的自信又必须采取行动,三岛一度处于焦虑不安的氛围中。他在《金阁寺》中极力描绘的正是这种对传统既爱又憎的奇妙心态,爱是缘于从小受其滋养,恨是因为现实的一切让人无法把握,用传统的价值观解释不通,固执地遵照传统文化的教条就没办法在当下痛痛快快地生活。于是,他在美与丑、爱与憎的紧张对立之间创造了另一种美—死与颓废的美

小说主人公沟口在未见到金阁之前,只听见父亲的赞美,于是把自己全部的心力都集中到了对金阁美的无尽想象上面。在他的未知世界中已经有了一个美的具体存在。但由于自己的残缺(结巴)和丑陋的相貌,使他和外界包括金阁在内有了一层屏障,他眼中真的金阁反不如想象中的美。但他还企图进一步接近金阁,找出它美的真相。由此,对沟口而言,金阁的美从最初想象中的美发展到对现实中美的失望,又形成了观念上的美。二战末期,日本本土遭到空袭,已在金阁寺当僧徒的沟口产生了一系列奇怪的念头面,他不希望把金阁和空袭联系起来,觉得金阁是会永远乾立不倒的,另一方面又想象不久以后金阁将在空袭中化为灰烬,将要化为灰烬的金阁在他心中又增加了一层悲剧性的美,另外,他又想到,金阁虽代表一种坚固的美,但它和自己丑陋的脆弱的肉身一样经不起炮火的攻击,同样的危险拉近了金阁和他之间的距离,两者之间不再对立。如此这般,金阁已经不再是实际存在的建筑物,而成了虚幻无常的象征。然后,战争结束,沟口陷于战败的悲哀之中,原先抱有的传统价值观一下子崩渍了;这时候,幸免于战火的金阁在颓败的现实中突显出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美,沟口感到自己和金阁已经没有了那种共存亡的联系。而当他想要放纵一下自己,寻求点人生乐趣的时候,脑海里偏又出现了金阁的形象,成为他进一步行动的障碍。最后,他又因目睹寺院住持嫖妓而遭到放逐,摆在他面前的美与丑、爱与憎已经严重失衡,他决心向美与爱挑战,倒向了丑与憎,将金阁付之一炬

1956年,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一问世便得到日本文坛很高的评价,被认为是真正的文学,是“三岛文学的最高水平,三岛美学的集大成者,本年度文坛的最大丰收”。

摘自《月亮下的蛋》
作者: 若隐\程庸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