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笑笑更美好
最近几天像是在赶作业似的是不是潜意识在指挥我将前面那一个月落下的篇数给补上呀?
不过《都挺好》真的太入我的心了,再次推荐大家要刷。
尤其是苏明玉身上太多可以琢磨的了。其父苏大强也非常令人耳目一新。嗯,传统剧集里父亲的角色基本都是正面的,就算是不顾家庭也是因为忙于工作。个把不好的父亲角色会出轨啊什么的,但是这种讨嫌到老的窝囊父亲形象还真没有。
虽然《都挺好》最后还是圆回去了,还是和谐、团圆的大家庭,而且改得让人觉得勉强。但我还是能理解片审人员的,中国那么大人口那么多,剧集传播性强影响大,还是要有个好示范嘛!
当然,现实中的苏大强,晚年生活会怎样?其实你我都清楚。剧里对苏大强其实很好了,就算最混的二哥,对苏大强也并不差。
当然苏大强的人生也很惨,可以说他此时又怂又作的做派,是几十年婚姻造就的。更准确地说,是他和妻子赵美兰的夫妻关系互动造就的。
剧中没有交代苏大强婚前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剧中交代了婚后的他,被妻子整成了一个妻管严。妻子稍稍露出要怒的样子,他就吓得要逃。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关系中被塑造的。
之前我发过一文,谈到我们的“个性”乃至命运都是在6岁前的幼儿期被养育我们的父母所塑造了。之后在父母身边的日子,不断地被强化。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塑造在《都挺好》里有很好的描述,在此不赘述了。
那么我们长大之后,能不能改变呢?
可以的。改变发生在“关系”里。
例如工作关系。
我这两天参加单位的培训,培训师说到一点,就是我们这个行业里不同部门的人,工作久了,性格都被塑造、固定了。
没错,工作会塑造我们。
在工作中,我们都是在“演”某个角色,和相对特定的对象发生工作关系,演久了,角色要求的一些特质就会被固化成了个人的特点了。
最明显的就是老师。哪怕是小学老师,通常都觉得自己什么都懂,逮着谁都想训一下,特别难通融(我指的是非学校里的事情)。
——我姑娘的小学老师除外哈真的,她的小学数学老师是她的贵人,人超好。
相反,做销售、做公关的人就要八面玲珑得多,情商不高点儿不行啊。
工作之外,就是亲密关系对人的改变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婚姻关系了。
当然,并不是婚姻关系都很亲密。例如苏大强跟老婆赵美兰。
他们是夫妻,但从来也不“好”。赵美兰被妈妈逼着嫁给苏大强,看重的是苏大强的城市户口。而赵美兰自从嫁过来,就看不起苏大强。
偏偏苏大强很怂,应该是越来越怂,而赵美兰性子刚强,在婚姻中越来越霸道,成了实际上的一家之主。
最后,苏大强就成了剧中大家看到的样子。
剧中开头去世的赵美兰和苏大强各自都有缺陷,但他们其实是一体两端——他们一个太软弱一个很霸道,合在一起却是一个“正常”的综合体。
这个婚姻并没有让苏大强变得更好,也将赵美兰变成了一个阴晴不定的女人。
她将光宗耀祖的期望放在了老大的身上,从老二那里获得依赖、哄爱。
哄爱是我造出来的词儿因为是儿子,不适合说宠爱。但老二被她“训练”地很会哄她开心。替代了丈夫缺失的功能。因此,她才那么偏爱老二。
赵美兰对女儿严苛是最悲剧的事了。可叹中国有多少像她一样可悲的女人啊!
我姑娘看不懂,问我,赵美兰自己也是女的,她为啥对女儿那么不好呢?
确实匪夷所思。但,细思极恐。
赵美兰是女性,但她被男权社会洗脑控制,她变成了男权的帮凶。
赵美兰为啥对女儿那么坏?为啥《人间世》里那个为儿子冒死生三胎的女性,死里逃生后还很欣慰不后悔,连她的妈妈都支持自己的女儿冒死生?
她们都失去了自我,成为了男方家的人了。
赵美兰成了苏家的人,苏家的顶梁柱。她砸锅卖铁卖房子也要让老大出国读书,不是支持老大追逐梦想。不是。她丢不起这个人。她不能丢了面子,这是她为苏家光宗耀祖的机会。
你看,一段没有爱的、坏的婚姻,是,没有离婚解体,但养出了一窝妖怪。
妈妈在怨恨中变老,爸爸在没有尊严中变老,仨孩子除了苏明玉特别,挣脱出家庭遇到贵人相助成长为栋梁,老大拎不清差点害了妻女,老二靠啃老过得逍遥自在。
剧中的苏明玉完全是格局大、敢担当、能担当的台柱子。无论是工作上还是处理家事,但凡她认为该做的事,再难也要搞定。这完全是她遇到师傅,受到高人教授,又早早在商场中经历磨练的结果。
女强人苏明玉遇到了与世无争的小厨子石天冬,竟然相爱了。
剧中有一段他们热恋出游的情节,真美好啊!
当然,爱情是不够的,后来二人磨合当中就起了冲突。冲突激烈处,苏明玉强硬的个性显现,说分手就分手。
后来两人和好,进入一段平衡期。
为啥剧中要安排石天冬这个角色?小石对苏明玉意味着什么?
当然,电视剧嘛,需要爱情点缀。观众也希望看到女强人谈恋爱。
现实中,苏明玉不会缺男人的。但是,小石这个角色,应该是她最好的关系对象。
小石对苏明玉不是像苏大强对赵美兰那样唯唯诺诺。他有自己的脾性。他虽然有点妇人之仁有点婆婆妈妈,不是典型的男人形象,但他仍然很有男人的担当。
当他得知苏明玉被二哥殴打到住院。他不仅口头上向苏明玉承诺要教训她二哥,而且,他真干了。他直接跑到二哥家楼下,跟他打了一架。
他是苏明玉一直缺乏那个保护者形象。虽然她的师傅代替了父亲的角色,但工作上的关系还是不能跟亲密关系相比。苏明玉,终于有人出面保护她了。
小石的保护,瓦解了苏明玉为了抵御恐惧而建造的心墙。她由此主动删除了二哥读道歉的视频。她不再需要这个自保的工具,小石给了她安全感。
这就是改变。在关系中才能发生改变。
小石起到的第二大作用,是包容。
他对苏明玉非常包容。他并不赞成苏明玉对家人的做法,但他试着理解她,即使他不赞成,他也能包容。
他在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帮助”苏明玉失败后,他知道了明玉的界限,他们和好之后,小石再也没有越界。他更多地包容她,给她情感上的支持。
明玉能力强,对小石也没有造成压力。小石有颗稳定的心。他是他,不轻易被人影响自己的原则。
小石和明玉,各有边界,互相支持。在相互理解体谅中,各自变化。
明玉的变化,还有一段重要的部分是跟家人的和解。
这个部分虽然我认为编剧有点拐弯太快了,但我认为,明玉最终于父亲和解,包括与二哥和解,对她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之前有位妹子留言,说了恨恨的话:"偏心的父母一辈子不配得到原谅"。这话我赞成一半。
如果有错在先,哪怕是父母也不应该随意原谅。例如剧中的赵美兰和苏大强。
但是,跟父母和解对当事人是很好的解脱。
如何跟伤害自己的亲人和解呢?一般是两种情况。
一种是,伤害方真心认错,可以原谅。这是最好的情况。例如剧中的苏大强重病之前悔悟,二哥真心道歉。
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大概伤害方临死前有可能吧。
另一种是,受害方转变思考角度,站在更高的格局上悲悯对方的可怜之处,甚至忽略对方,放下自己心中的仇恨。
这个真的很难。过去的受害者,现在的内心得非常强大才做得到。
剧中借苏大强老年痴呆症犯病时,指出了苏大强当年懦弱之下还是想要对女儿好的。那一段就是告诉苏明玉,苏大强是那么怂的人,他能怎么办呢?他自己都无法自保啊,怎么保护女儿呢?
也就是说,剧中,结合了两种情形,最终使得苏明玉放下了对原生家庭的仇恨。
放下仇恨,苏明玉放过的是自己。
剧中安排了苏大强跟苏明玉同住的情节。这段相处的日子,也是二人在关系中互相改变的过程。只可惜描写得太好了,太不真实了。
所以,你看,苏明玉跟小石并没有结婚,但良好的亲密关系,对苏明玉有很强的治愈作用。她在关系中渐渐改变了。
现在你可以闭上眼睛想想,跟你的关系最亲密的人是谁?他/她对你的改变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我强烈建议你要多建立一些关系。不同的友好关系越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越有好处。
不要独处。不要独处。不要独处。
你需要友爱的关系。哪怕是与宠物的关系。
有部美国电影叫《流浪猫Bob》讲述了一只流浪猫拯救一个人的故事,这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我看过一篇介绍推文,感动到流泪。
好啦,啰嗦够长了。
到这篇,苏明玉系列就结束了。这两天出差,我在武汉写下了这几篇文章。天天写到脑壳疼,是真的疼大概因为武汉到处、日夜修路,吵得不行。
总结一下这几篇的要点:
1、要能守住自己的边界,不允许他人随意入侵。
2、要“反脆弱”,从挫折中受益、变得更强。
3、女性整体正处于上升期,女性崛起伴随着男权瓦解。
4、多挣钱比结婚重要。有钱才能任性。
5、好的关系比婚姻重要。坏的婚姻破坏力堪比毒药。
祝愿你和我都19幸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