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烟雨温莎
原创 彦子 彦子随笔
烟雨温莎
时间:2018年3月24日(周六)
出发地:伦敦
交通工具:火车
火车票价:8.2镑/人(包括往返,用了Family and Friends Railcard)
温莎城堡门票:21.2镑/人
火车票,提前一个多月订的,在SOUTHERN TRAIN TICKET 网站订的,英国订火车票的网站很多,有NATIONAL RAIL 、VIRGIN TRAINS、EAST MIDLANDS TRAINS……每一个网站应该都有自己的主打特色路线,你可以比较多家网站的票价,看哪一家最便宜。自认为SOUTHERN TRAIN 主打英国南部城市,比较短途的,温莎不太远,所以,选择了这家火车票网。
订票的时候,使用了Family and Friends Railcard,大人可以打七折,小孩可以享受60%OFF,也就是四折,总的来说,能便宜不少,当然这个F&M RAILCARD 的年费是30镑,可以通过相关网站办理。
(Family and Friends railcard)
在网上付好款,订好票,会有一串数字加字母的REFERENCE(也会发到你的邮箱),你可以凭借这个REFERENCE和支付时使用的银行卡到各大火车站的自助机上取票。
我们订的火车票是早上7:58,因为第一次在伦敦坐火车,而且邮件也提醒,最好提前半小时到达火车站取票,所以,我们很早出发了,到达WATERLOO 火车站的时候,刚好7:15,顺便说一句,WATERLOO 地铁站出来,就是WATERLOO 火车站,几乎挨在一起。
(火车票,没有时间显示)
一进入火车站,取票自助机映入眼帘,插入银行卡,输入REFERENCE ,你的票就出来了,通常,除了你整个旅途的火车票以外,还会有一张购票收据。
取完票,时间还很早,朝四周看了看,似乎没看到像中国火车站设置的有很多座位的候车室,倒是有许多商店,但也没打算逛逛,直接进入乘车区域。在英国坐火车,如同坐地铁一样,看到一辆车快要开了,只要目的地是对的,同一家运营公司,上去即可,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定。
虽然,订的是7:58 的车,结果,坐了前面一辆,7:30 就出发了。整个车厢很空旷,几乎有包车的错觉。原以为,直接到达目的地,毕竟才五十多分钟的路程。启程之后,才发现,几乎五分钟就会停靠一个站,有点类似北京的13号线,沿途上上下下,总算多了一点人气。
(好空旷的车厢)
车子开出市区以后,站与站之间,甚是荒凉,但火车停靠之处,基础设施又很齐备,各种商场超市都不缺,虽然看起来像建在荒郊野岭,但商场前面又停满了私家车。你不由得感叹:人们就算住在这荒郊野岭,生活还是挺方便的,不仅有各种超市、商场,还有很多班次的火车开往市区,对于上班的人来说,也很便利。
中间停了十几个站,8:30到达温莎。出门的时候,天气阴沉,但并没有下雨,下火车的时候,淅淅沥沥飘着小雨,不知是温莎雨水多,还是因为此时的伦敦也在下雨。下雨天,风也萧瑟,再加上是早上,人也稀少,温莎这座小小的城,看起来有些寂寞,像垂暮的老人,抑或是还没苏醒的雄狮。
(温莎&伊顿 火车站)
一下火车,抬头一看,温莎城堡映入眼帘,古老的城墙,斑驳印记,一转弯,才能看到它的正面,似乎你一直在围绕它行走,但只能仰视,一边是高高的山,山上矗立着城墙,一边是林立的小商店。时间还早,城堡还没对外开放,一头扎进旁边的麦当劳,吃个早餐,也蹭一蹭温暖。
吃完早餐出来,时间已指向九点,温莎城堡的正门赫然在眼前,门前蜿蜿蜒蜒已经排了一条长龙似的队伍,有几个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打着打伞在雨中维持秩序,也招呼着游客应该怎么排队。幸好,我们到达的时间还算早,排在散客这边比较靠前的位置,一眨眼工夫,后面已站满了人,队伍快要延伸到主路上。
(高高凸起的圆柱体就是城堡建筑)
早上9:30,准时放行,大家有秩序地进入,买票、安检,进入城堡内。值得一提的是,城堡票价21.2镑/人,相当于人民币200块了,顿觉北京故宫的门票才六七十,性价比已经很高,可惜的是,那时还觉得很贵,都没进去看看,下次回北京,第一时间买票去观赏咱们的紫禁城。
个人总结:英国的旅游景点,要么就免费,要收费的话,那门票价格肯定不菲。
虽说,这个门票稍微贵了点,但买了一次,可以用一整年,这一年内,你来个十次八次或者天天来,都不用买票。这么想,又觉得挺划算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谁天天没事,跑城堡来玩,再说,火车票不要钱啊!
(门票)
进入古堡,可以领一个讲解器,各种语言都有,当然也有中文。温莎城堡的历史大家可以百度,貌似迄今有一千多年,最初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军事防御,所以,它建在温莎的一座山上,站在城堡上,可以俯瞰整个温莎小镇:一望无际的平原,悠悠流淌的泰晤士河,小镇里来往的人群,尽收眼底。
除了地理位置凸显军事防御价值,建筑城墙的设计,也有许多防御功能,围墙旁边,有许多枪支可以伸出去的洞眼,城墙下,还有大炮装置。后来,军事功能渐渐淡化,变成君王会见外宾,及君王的居所。
(记得游览完,盖上邮戳,这张门票一年内都有效)
因为有讲解器,一路上也没什么理解障碍,貌似游览的地方也不多,2/3的城堡,女王一家正居住呢,剩下的1/3的公共场所,才能进入,而这1/3的公共场所,几乎有一半毁于1992年的大火,后来又重新修缮,变成现在的模样。虽然想象不出它燃烧前的模样,但不得不赞叹修缮后的宫殿更有威严感,毕竟加入现代科技,新的建筑理念。
至今还能叫得出名字的,玛丽玩偶之家,因为这是进入城堡内的第一站;其次,是瓷器屋,话说,其中着重介绍的那套洛金汉瓷器真的很美,各种菠萝、甘蔗图案底座,颜色绚丽,设计新颖,精雕细琢,自是不必说,虽说,瓷器,我只服中国的工艺,但看了这套洛金汉瓷器,我也不得不赞叹英国的瓷器技术也很精湛。当然,制造这套瓷器,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历时七年不说,最后,这家瓷器厂还因为这套瓷器消耗巨大,而破产。
(温莎城堡前)
接着,有国王的兵器库,嘉德勋章骑士屋,这个房屋是1992年修缮后的,恢弘气派,抬眼所见,全是勋章,不知道大火前,这个房子是怎么设计,但此时,真的令人叹为观止!
后面游览的几家宫殿是没被大火殃及的,头顶的天花板大多以五颜六色的壁画为主,西洋情境。
(城堡内)
9:30进入城堡,11:30,基本全逛完,期间还耐心听完每一间房间的讲解,若是没有讲解,恐怕走马观花般,一个小时就逛完了。旁边还有一大片,听说,女王一家人就在里面,那是不对外人开放的,只看得见带着高高帽子的侍卫,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守卫。
如果你对教堂文化感兴趣,顺便也可以去旁边的圣乔治大教堂瞻仰一番,听说,它是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
(温莎和伊顿的分界线)
逛完城堡,隔着一条河,对面就是伊顿小镇,大名鼎鼎的伊顿公学坐落于此,距离城堡也就十几分钟的步行距离。
慕名前去伊顿公学参观,看看未来的领袖们都长啥样,虽然,没有围墙,但厚厚的城墙阻隔,而入口又处于关闭状态,终究没法进入。两旁的小店,倒是充满艺术气息,有古玩店,有画廊,文艺气息扑面而来。
(伊顿公学不对外开放)
烟雨蒙蒙,泰晤士河畔也氤氲在烟雨中,水天一体,看不出水天的分界线在哪,这样的天气,不适合徜徉街头,也可以去商场逛逛。
逛了一会街,买了一袋面包,喂了一会鸭子,天,阴沉了一会,又洋洋洒洒地飘起了小雨,还是启程回家吧。
(好多鸭子、鹅)
订的火车票是晚上七点多,下午四点多,我们就坐上了返回伦敦的火车。整个旅程还算圆满,唯有这天公不作美,连拍照的动力也少了不少,希望下次再补上。
GOODBYE,温莎,下次见!
彦子
2018年3月28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