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咚咚winter 咚咚的碎语
本文含有电影《美丽人生》的剧透,但这是一部即使知道全部情节也值得去看的伟大电影。
第一次看《美丽人生》是在大三的时候,美学入门选修课上老师放了30分钟左右,其后我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看完了它。时隔六七年,这部电影终于在大陆上映,让我得以在电影院欣赏。原本没打算特意写一篇感想文,只是看到一篇文章提起这部电影时只概括了后半部分剧情,而对前半部分几乎只字不提,仿佛前半部分只是毫不重要的、为了引出后半部分的引子,于是有一些简短的感想不吐不快。
我认为不应将这部电影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割裂地来看。倘若前半部分完全不重要,它也不会占据将近一半篇幅。我第一次看时也觉得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氛围相差太大,简直不像同一部电影,但此次重温才注意到许多六七年前时没注意到的铺垫和伏笔,也才发现原来前半段与后半段看似氛围迥异,却贯穿着始终如一的内核。
六七年前我在选修课上看前半部分时,以为这是一部表达“以乐观态度面对生活”之主题的作品;后来看完了整部电影,知道了内容并没有这么简单,但“以乐观态度面对生活”这个说法,似乎也并没有什么问题。圭多的伟大之处在于,在那场浩劫之中,他不仅保护了儿子的生命,还保护了儿子的心灵。而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智慧与勇气,是因为无私的父爱,更是因为他本就是这样一个人——影片从一开始就在极力刻画的、一个能以乐观的态度化解诸多窘境、创造小小奇迹的人。
他在集中营里抓住时机用广播对妻子多拉说的那句“早安,公主”,与从前追求她时说的那些没有什么不同,这岂非也可以看作是一场浪漫的不期而遇,就像两人相识时的那几次一样?他在集中营的餐厅里偷偷换唱片为多拉播放歌剧,这又岂非与影片前半部分的那些灵机一动的调皮举动毫无二致?
而他对儿子心灵的呵护也早在变故来临前就已开始。他以“西班牙人和狗”“中国人和袋鼠”的类比,为儿子化解了“犹太人和狗不得入内”的恶意。除了这个片段,影片中还有许多情节都在表达着“我们都是同样的人”这一反种族歧视的主题。譬如圭多在冒充督学做演讲时,非常自豪地展示着自己充满活力的各个身体部位,并引导孩子们欣赏自己的身体——各个种族的人都拥有的、并无太大差异的身体;譬如约书亚不开口,便没有人发现他并不是德国孩子;譬如德国孩子在他的教授下也能够齐声用意大利语说“谢谢”……
这些我在这次重温时新留意到的细节、新收获的感动,同时也体现了圭多的乐观心态。圭多能如此顺利地保护儿子的心灵不受伤害,有智慧的因素,有侥幸的因素,自然也有电影作为虚构艺术作品的夸张的因素。然而,倘若他不是这样一个能以微笑面对苦难的人,他根本不会想到要这样做。倘若是自己都已身陷绝望的人,又何来余力用美丽的谎言为孩子构筑起一道为心灵遮风挡雨的墙?
如果说督学的演讲主题(“我们的种族是优质种族”)、马上的涂鸦(“当心犹太马”的文字与骷髅加骨头的剧毒标志)、圭多所开书店的卷帘门上的恶意涂鸦(“犹太书店”)、德国人给小学生出的算术题(处决病人能为政府省多少钱)这些情节是为即将到来的种族迫害埋下的伏笔,那么前半部分一次次说着“早安,公主”出现在多拉面前的圭多、在雨中旋转起舞的圭多,便是对后半部分保护儿子的圭多所作的铺垫。
这部电影的名字不是《父爱如山》也不是《集中营纪事》(尽管这些也都是主题的一部分),而是《美丽人生》。安稳与动荡,都是人生。始终微笑着的心灵,在晴空下,在风雨中,都同样美丽。
后记
我一直对集中营题材的作品很感兴趣,甚至曾为自己的这种心态感到过有些自责,因为总觉得自己就像是在消费他人的痛苦与不幸来换取感动的体验一样。苦难绝不值得被歌颂,美丽的是风雨中的人生而非风雨本身。不过,我自然不是因为喜欢残酷才喜欢这样的题材,我只是觉得,越是黑暗残酷的背景,越是能映衬出人性的光辉。就像圭多在集中营为多拉播放的歌剧里那句令我落泪的歌词唱的一样:“黑夜风景比白天风景更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