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正能量系列〗 惜福

时间:2020-10-18 15:14:45    来源:
原创: 张小雨
 
1
 
生于60年代的小福从小病多灾多,10岁时,一位路过的道士说:“这娃儿,你们要舍得,得送庙里去,要不,养不大。”
 
小福爷爷一听,立即拿根棍子出来打道士:“胡说什么,我们家就这一个小孙子,送庙里去,谁给我续香火?”
 
道士却岿然不动,说:“施主,我们出家人说话从来不骗人。而且我告诉你,他还得送到佛菩萨那里去,我们道家道场不收这娃。”
 
小福爷爷又站起来赶道士,道士笑说:“不用赶,我的话说完,这就走。”
 
说完道士绝尘而去。等小福爷爷赶到外面去看时,只留下一骑微尘。他只好叹息摇头。
 
小福问爷爷:“什么是佛菩萨?”
 
爷爷看了看小福,不出声,唉声叹气地进屋。
 
这天,一位化缘的和尚过来,爷爷便让这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看看。老和尚一看,两眼一亮,说:“这孩子根器不错,但如果养在家里,可能活不过今年。”
 
爷爷一听,鄂然。
 
老和尚说:“这孩子本就是一个修行人,如果养在家里,难修行,所以,这10年来,一直都病怏怏,如果送到寺庙里,可能就会少很多灾。”
 
爷爷说:“可是出家,不就把这家抛弃了吗?”
 
老和尚说:“佛说报四重恩,其中一重恩就是父母恩。出家只是为了便于修行,不是不要父母。好比您送了你孙儿去外地上学一样。”
 
爷爷一听,放松下来,便说:“老和尚,我看这孙儿也真难养大,如老和尚不嫌弃,且自带去,有信了,带信来,我们去看望他。”
 
老和尚便合十:“阿弥陀佛,施主功德无量,一子出家,九祖成佛。”
 
自此以后,小福便跟着老和尚走了,老和尚给他赐法号:德福。
 
2
 
德福到了老和尚的寺庙以后,发现寺庙也不大,就三五个师父。但这几个师父对老和尚非常恭敬,为此,他也对这个慈父一样的老和尚非常恭敬,生怕做错点什么,让老和尚生气。
 
德福来了7天后,开始按僧侣的生活规律早睡早起。
 
这天他起床后,看到老和尚刷牙洗脸,看了半天没看懂。因为老和尚先用温水漱口,然后吐到毛巾上,先洗双眼,再洗整个面部。居然用口水漱口刷牙。他心里疑惑:“难道那么多水不能用吗?”他便去打了一碗水过来,请老和尚漱口。想不到老和尚说:“德福呀!我何德何福,来消受这一碗水呀!你放回去吧!”
 
德福被说得不知怎么办,一位年纪长点的和尚过来,便把水倒进水缸里,说:“德福小师弟,老和尚这样洗脸刷牙,既可节约用水,也可防眼疾。知道吗?”
 
德福听了这话,云里雾里。再看看其它师父也是如此,搞不懂也便跟着学了。
 
听到打梆声时,大家便去斋堂过早堂。
 
这是德福最害怕的时间,因为每天都是吃着苦到心里的红薯叶。他已经努力撑了7天,再也撑不下去了。今天早上他实在吃不下去,又不敢弄出声音来,但对着饭碗干流泪,边哭边擦眼泪。
 
这时老和尚走过来,什么也不说,把一碗煮熟的红薯给他,自己把德福面前的红薯叶吃了。呼到硬硬地红薯枝时,老和尚细嚼慢咽,硬是把德福眼里刺一样的红薯枝都吃完了。把正准备埋头吃红薯的德福惊呆了。
 
3
 
早堂过后,一位师父过来告诉德福:“小菩萨,你今天可不得了,要折福了。”
 
“什么折福?”
 
“你今天把老和尚的红薯吃了呀!这是我们珍藏了半年的红薯,一直不敢拿出来吃。这几天,老和尚身体不舒服,才悄悄地拿出来,煮给他吃。想不到,他居然给你吃了,还是吃红薯叶!要知道,老和尚都已经100多岁了呀!你才多大,那不是折福吗?”
 
这下可把德福吓哭了,一屁股坐在地上,打滚哭:“那我不是就要死了吗?我要回家,我要回家,我要回家见我爷爷去。”
 
这时老和尚走过来笑着说:“德福,你从哪里来?”
 
“我从家里来?”
 
“要到哪里去?”
 
“……”德福一时竟然答不上来。
 
老和尚拉他起来,说:“吃一个红薯不会折福,只要你今天做一天工,就一点也没折福。”
 
德福一听,便擦了擦眼泪,说:“老和尚,我能干什么呢?”
 
“你就去柴房里帮那里的师父做点事,做完一天,福就回来了。”
 
德福听完,便合十告别老和尚去柴房里干活。
 
4
 
午饭依然是红薯叶,德福这回不敢哭,只默默地数饭粒,看着大家吃得不紧不慢,而且很享受这难嚼动的红薯枝时,他只好也跟着慢慢学着,还是留了些楂在桌上。老和尚看到,伸手过来,拿了,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把它反复地嚼了,再缓缓咽下去。看得德福一愣一愣的。
 
过完午斋,老和尚在外面等小德福,让小和尚跟自己走。
 
小德福只好跟着老和尚走,老和尚带他到山外,指着外面荒芜的稻田,及耕种的农夫对他说:“你看天气渐凉了,农民们还在辛勤耕种,只希望能在麦子上有点收成。因为今年的水稻几乎一点收成都没有,不是下雨就是天灾,全毁了。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挨饿,能有红薯叶吃就不错了。所以,我们修行人,要惜福呀!每粒粮食来之不易呀!一粒粮食一滴汗,一片红薯叶也是一滴汗呀!”
 
德福听了似乎有所明白,他更明白爷爷可能现在也在挨饿,而自己能吃一口红薯叶已经非常不错。
 
很快冬天来了,山上下起了大雪。下大雪前,老和尚带着大家在后堂挖了一个大洞,再把收上来的红薯放进洞里。等大雪来时,每天都到洞里取红薯出来煮了吃。
 
这冰天雪地的红薯刚开始吃还非常香甜,后来因为气温太低,红薯都被冻伤了。煮出来全是苦的。又吃得德福两眼眨吧眨吧地。
 
可是肚子饿,德福还是把红薯冻伤处剥开,吃中间没冻伤的。这时,他看到老和尚根本就不剥皮,直接拿起来就吃,而德福看到的冻伤的红薯,老和尚好象没看到,也没感觉到,全都吃下去。而且还吃得非常入味。
 
他再看看其它几位师父,有一位先把皮剥下来,把肉吃了,等把肉吃完,还是把皮吃了。
 
德福看看自己手上的红薯、桌上的皮,便拿起来吃了一下,一嚼,立即吐了出来。但他马上又用手接住,再看看大家没注意,用手把它们倒在地上。
 
上午,德福饿得肚子咕咕叫,老和尚说:“再苦的红薯,也是粮食,吃进去了,至少也算是吃了东西,如果倒在地上,便只能挨饿了。”
 
德福听了,便羞红了脸,去向老和尚忏悔。老和尚说:“不用向我,向佛祖吧。”德福便去殿堂拜佛。
 
4
 
冬去春来,冰雪融化。
 
德福爷爷来了,老和尚让厨房煮一锅好饭招待德福爷爷。为此,老和尚特在屋里招待德福爷爷。德福爷爷看着白花花的白米饭,如同一个饿狼扑上来,三下五去二,就吃了两碗,等他注意到时,才发现老和尚一粒米未动,德福也没动筷子。他一时不好意思地说:“老师父,我自德福走后,这两年,连接三年自然灾害,村里饿死了几个人了。我是靠吃树皮撑过来,别说白米饭了,就是稀粥都没的喝。庄稼地里一根草都没有,都被人们拔了煮了吃。离我家不远的地方,还有人挖一种观音土吃,可是吃不了几天,人就倒下了。”说得德福爷爷老泪纵横。
 
老和尚拍拍德福爷爷,说:“吃吧,吃吧,吃饱点,吃饱了,让德福带你到处走走。你们爷孙不容易。”
 
德福爷爷看到自己吃剩下的饭粒,便过去伸手拾起来吃,可是有一粒饭被自己踩了,已经稀巴烂,他没在意。但是正当他准备起来时,他看到老和尚手伸过来,一点点地从地上把那堆稀马烂的米饭抠起来,然后拿到嘴里吃。
 
德福爷爷看到这一场景,立即跪了下来,并把自己的饭端来呈到老和尚面前,说:“我一个糟老头子,何德何能,让您一个一百多岁的老和尚给我弄饭吃,还把我踩到脚下的饭粒抠起来吃。”说得声泪俱下。
 
德福也跟着跪下来,哭着说:“师父,您就接受吧。”
 
老和尚立即扶起德福爷爷:“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弟子父母有难,弟子师父有责。我只是尽一个东道主之谊。德福这么小就出家,实属难得的佛门可造之材。”
 
4
 
德福请老和尚吃饭:“师父,再不吃,就过中午了。还是请师父用午斋吧。”
 
老和尚却伤情地说:“我一个老和尚,何德何能,在全国人民一片饥饿声中,独吞这碗米饭?”
 
他把碗放下,扶起德福爷爷,说:“老居士,你还是吃吧。你劳苦一生,兵荒马乱中度过了大半辈子,不容易,难得今天能吃饱,就请吃吧。”
 
德福爷爷立即又跪下来了:“老和尚,受不起呀,受不起呀。”说完,便哭了起来。
 
这时,门外,跪了一片,都叫道:“师父,您吃饭吧,你不吃,我们都不吃。”
 
老和尚见到后,大骂:“你们是何想法,这不是折我的寿吗?各人的饭各人吃,各人的道各自修。你们都起来,吃饭去!”
 
大家都不起来,德福爷爷也不起来,老和尚没法,拿了自己那碗饭,用筷子弄了弄,一半倒进德福碗里,一半倒进德福爷爷碗里,说:“我今天这碗饭一半给德福,是因为他还是一个孩子,正长身体,需要营养。另一半给德福爷爷,是因为老人沧桑一辈子,没吃过几顿饱饭,所以,今天一定要请老人吃饱饭,也算是我们出家人报众生恩!”
 
说完,他拿起筷子快速地吃完。吃完饭,还用舌头把碗底刮干净,后再水荡一遍,再把水喝了。这时,大家才跪着端起碗吃饭。并都用舌头把碗底扫干净,再用水过一遍。
 
德福爷爷看到这一幕,跪倒在老和尚面前:“我家孙子何德何能,居然入了祖师大德的门!”说完,连磕三个响头,说:“老和尚,请受弟子一拜!”
 
后德福爷爷再也没回家乡,也没出家,只在寺里,跟着老和尚一起修行,每天在寺院里给师父们打打杂,做做事务。
 
老和尚活到120岁,示寂安祥离世。德福则在后来成为另一位佛教大德。
 
于中山图书馆二楼
 
写作缘起:
 
《惜福》是根据一位老法师写的关于虚云老和尚回忆文章而改。读了这篇文章感动得泪流满面,便把当年已是成人的他换成一个在饥饿年代10来岁的小和尚,以一个120岁的老和尚与10岁小孩子之间巨大落差增强小说张力。文中所写皆是事实,当时已是118岁的虚云老和尚受江西九江云居山法师请求,上云居山重振祖庭——真如寺。。
 
《惜福》读到后面,自己不知怎么就流泪了。因为在我们感觉什么只有票子能买来时,却不知背后有是多少人的努力与忍饥挨饿,更不知道这样不惜福。看起来就是浪费一点钱,其实浪费的是自己的福报。今天特发出来。另外,《惜福》是应一位想拍微电影人而写,因为他筹不了相应的钱,后来,我便把梗概写成了小说,以激励自己以虚云老和尚为楷模,时时检点自己,多惜福,少浪费!
 
欢迎诸位法师、各位师兄、有缘人指正。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