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从一个忘掉的香艳故事说起

时间:2020-10-18 17:19:46    来源:

哔哔金裤衩 电影方法论

我想我对电脑的戒心还没消除,每次一坐到电脑边,之前想好的句子故事就突然烟消云散了。刚才我就想到一个香艳故事:一个美貌绝伦的女人,勇斗年轻鲜肉,周旋于办公室各色男人身边,终于成为商业大亨。本想写给诸君共赏,但一坐下来就啥都没了。
也许是因为电脑打字太简单,删除也太快太容易,没有一点由于繁琐带来的仪式感。
当年秦始皇,“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读的是竹简,还得用衡石量竹简的重量。
衡石量书这工作,按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可能就是用标准重量的石头,利用杠杆原理,一边放石头一边放竹简,量出竹简的重量。想想这画面,每天早上,几个太监抬着一摞竹简到皇帝书桌旁边,先用量石量了,记下重量,再一一呈给皇帝,呈递之余,说一声:“陛下,今天要读的书125斤,这是第一本,两斤半”。要我是皇帝,这书不读个十斤八斤还真不好意思休息。
因为纸的出现和大量普及,衡石量书迅速变成了一个形容词,我没机会一试。不过,直到电脑普及很久之后,我父母对读书的定义还是读纸质书,对写东西的定义还用笔纸写字,以至于他们只要看到我在电脑前敲字,就觉得写的一定不是什么正经东西。
从科技进步角度讲,纸质书写确实有一些天然的落后性。比如,速度慢。我用电脑,一分钟能敲出八十个字,手写,一分钟写到五十个,手指就得摁出坑了。还有,不便修改。我记得,小学语文课,除了识字教育、标点符号教育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教修改纸质文章用的各种符号,比如,修改错别字应该在字上画个圈,圈下再画出两条像板凳脚一样的短线,接着在板凳胯下写上该错别字正确的写法。再比如去掉某段话,应该是圈出那段话,再在圈的右上部分接上一个缠绕成三个小圈的线条。诸如此类,一篇文章改下来,就都是红色的圈圈线条了。倒是很有仪式感。
再有,没有交互,不便相互传递。记得本科快毕业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他写毕业论文的经历,说他当时为了查文献,找了省内好几个图书馆不说,因为查了不一定记得住,还得手抄一部分内容。论文写完万余字,笔记本却抄满了两个。这种事情不是孤例,《红楼梦》怎么从一文不名的曹雪芹的书房里传出来的,就是有人手抄嘛。还有,电脑将普及未普及时的文字编辑,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要帮作者转录文稿,就是把作者手写的字一个个敲进电脑里。
前两天,一个长辈给我微信文档,让我帮忙检查一下。我接收打开,是他在儿子小学布置的家庭作业。三道填空题、一个小作文,题目加上答案总共不超过五百个字,一张A4都没到四分之三。我有点恍惚,惊觉科技进步已经无孔不入到了这种地步。
我们这一辈人,在这事儿上是相对幸运的。一方面在我们接受识字教育和基本的读写教育时,电子文档没成为社会主流,只有极少部分精英分子能接触到电脑,更不用说MS Office在中国的普及是在2000年以后。这让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用纸笔写字,虽然效率低下,但我们当中大部分人的识字量和能书写出来的汉字数量,都比现在的年轻人多。
另一方面,我们在学生时代的中后期,趁着高效的学习能力尚存,频繁地接触了电子书写,在实际需要中,迅速地掌握了这门技能。忽略人体运动机能老化带来的影响,你父母给你发条五十字的微信和你给你父母发条同样字数的微信,谁花的时间长?当然这个测验能做的前提是,你父母会电子书写且会玩微信。
同时,在这事上我们又是相对不幸的。因为我们起初对于阅读和写作的印象,甚至是肌肉记忆,都是纸笔的那一套。拿出纸,放在桌子上展好,泡一杯茶或者抽一口烟,然后握笔写字。这一套动作,经过长时间高频度的强化,已经与灵感、写作联系在一起了,有了这一套实在的仪式化的东西,写作才能顺畅自然
但现在,你很难想象,一篇注定要改十几稿的论文,你现在还会用纸笔去写;一份会议上要分发给与会者的文件,你还会用纸笔去誊;一个要写好几十万字的文章,你还会用纸笔去写。我们现在时刻面临类似的场景,应对这样的场景,我们只得选择电子书写,而抛弃跟我们有肌肉或灵感共鸣的纸笔书写。别扭在所难免,忘掉一个香艳的故事无可厚非。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