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四川)
前几天三叔从昆明给我打电话,告诉经过近十年的筹备、整理,他亲自编辑自己的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已完成结集成书,准备付梓开印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为三叔老当益壮、初心不改的执着精神拍手称快!
我的三叔蓝道勋,字钟远,今年已八十八岁高龄了。这次编辑成书的是他工作几十年以来各个时期创作的书法、绘画、摄影作品精选出来的优秀代表作。有些作品曾发表在国家级和省级的报刊杂志上,有些作品曾获得林业部和云南省参展的一、二等奖。据三叔讲,他的这些作品每一幅创作过程都有故事,许多故事至今难忘。特别是有的摄影作品画面,现在是再也找不到当时的场景了。如摄影作品《金沙江漂木》,画面是重重叠叠的巨大原木顺江而下宏大的场景,它客观地表现了当年大伐木的历史背景。这就是历史的记录。
三叔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毕业于四川绵阳师范学院,一九五四年应聘到成都近郊石板滩小学任教。五十年代末,国家林业部在全国范围内招考林业勘察、调查技术人员,当时热血青年的三叔极积报考,并以优异成绩被录取,在北京短期集训后分配到林业部第四勘察调查大队。四大队驻地在云南昆明,从五十年代末到现在,三叔在边疆地区就扎下了根。三叔常对我们说,刚到云南那些年,远离家乡成都,远离亲人,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加之对云贵高原水土不服时常上吐下泄,为此我的奶奶还给她的小儿子专门寄去了一包家乡的泥土,让三叔用家乡的泥土泡水喝,果然见效。
在云南的初期,每天在野外做勘察工作,练就了一身的爬山本领。几年时间他们爬遍了整个云、贵、川可植树的山川河流,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他所在的分队写出了几十万字的林业调查报告,为国家林业设计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当年照相机为稀有物品的时候,林业部就为他们每个分队配备了进口相机记录林业现状,三叔就是相机的保管者和使用者。所以,从那个时候三叔就开始了对摄影艺术的钻研,从资料图片到艺术摄影作品,真实地记录了整个大西南林业发展从弱到森林大面积可覆盖的国土,毎一幅作品他都认真去推敲、剪裁。优秀作品就是这样产生的。六十年代中期,因他工作成绩突出,加之又有绘画、摄影的专长,三叔调到了云南省林业厅宣传处工作,一直工作到享受处级调研待遇退出工作岗位。
三叔讲,在林业厅工作最有意义的事,就是被抽调到云南威信县去筹建“扎西会议纪念馆”,并担任筹建办主任,由他负责纪念馆的设计和建设。扎西因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会议而著名。扎西会议使毛泽东的军事主张得到全军的认可和贯彻执行。扎西镇位于云贵川交界处,地理位置偏僻,山高路陡,建馆初期他们翻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走访了许多老红军、老游击队员,征集了许多红军当年的文物。从复原扎西会议会址到编写文字说明,从找到少有的图片到他们根据当地老人口诉的场景绘制的油画,使纪念馆恢复原貌让当地的老红军、老游击队员十分认同和满意。经过他们艰苦创作、努力工作一年多时间,纪念馆于1977年12月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含扎西会议会址主体陈列和扎西陈列馆辅助陈列两个部分。纪念馆收藏有红军留下的枪支弹药、医疗设备、文献资料、生活用品等珍贵文物300余件。“扎西会议纪念馆”的建成,较全面地反映和介绍了红军长征集结扎西、扎西会议、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队和云南游击支队的革命斗争历史与活动情况。现在“扎西会议纪念馆”已被中宣部和云南省委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翻开三叔的书画摄影作品集,仔细观察每幅作品,不难看出他对每件事情都那么精益求精,对人对事都是十分严谨。在云南工作几十年,从一般技术人员到科级、副处,工作一直兢兢业业,从不邀功自傲。到宣传处后就开始常到各地、市的林区去调研,重点抓好森林防火宣传工作,使林区所有人都视森林防火为大事,把宣传防火工作深入人心。云南是国内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之一,因为宣传森林防火工作做得扎实,几十年未发生过重大的森林火灾事故,多次受到林业部的表彰。在三叔个人获得的几十个奖状、奖杯和奖章中,最有份量的是云南省林业厅颁发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和优秀公务员奖状。对待荣誉,三叔常讲: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只能是鞭策自己更加努力工作的动力。
三叔是我们这一代人学习的搒样,是我们这个家族的楷模!
是为序!
蓝星
二O一九年六月五日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