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你为什么不读书?

时间:2020-10-18 17:32:19    来源:
原创 陈涛  一读书人
 
【1】
有些人根本不需要读书,
说勉励读书的话,
只会煞风景。
 
你问我为啥要读书啊?我读书少,回答不来这么高深的问题,你读书多,能给我讲讲,我为什么非要读书吗?
 
我不读书,日子也照样过,该赚钱赚钱,该生娃生娃,房子有两套,都还完了,车子不咋样,也开得出去。这个年龄该干的事,我是一样也没落下。我不是个爱攀比的人,不过真要是比起来,咱也不怵谁,当大老板的,当贪官的就不说了,就说挨得着的,有一个算一个,谁敢说就比咱过得滋润?老婆孩子跟着咱,也没让受过一毛钱的委屈。我这人没啥大出息,读书那会儿就想着,这一辈子能老婆孩子热炕头,房子自住一套出租一套,银行里再有点存款,就知足了。这还没到一辈子呢,想的都来了,还有啥不满意的?要说还有啥想头,我就想要爸妈长命百岁。这需要我读多少书来换?说个数,我一准不还价。
 
我真的不知道书读来干啥。
 
工作就那么一摊子事,来来回回的,换汤不换药,早熟门熟路了,又不是造航母,需要攻关啥的。就算遇着个突发情况,拼的不还是个应变能力嘛,你还要给人解个方程咋的?照我说,书读得越多越完蛋,一脑子教条,自己都把自己框死了。干就完了嘛,光说不练假把式。
 
为人处世,就更不用读书了。我总结,就俩字:别太委屈了自己,也别太委屈了别人。实在不行就打一架,打打更健康嘛。人也贱,你越对他好,他越不拿你当回事。没点脾气,到哪都是孙子。反正就这么个意思,你懂了我也不多说,说俩字就俩字。
 
然后呢,哄老婆?教孩子?我老婆跟我一样,从来不读书,坐地铁,人家都把地铁报塞手里了,她一路坐过去,都不带打开瞄一眼的。不爱读书看报咋了?总比那些在地铁上一边看报纸,一边吃包子,还吧唧嘴,吃完了还拿报纸擦嘴的,强多了吧!逢年过节、老人过生啥的,我都想不起来,人家就把程序给走了。两边一样,没偏没向。我给你说,你就是给换个十八的,长得比新火起来的那谁,新疆的,演小狐狸的那个……热巴,对,就比她都带劲,我都得考虑考虑。教小孩就更别提了,我自己都不信的玩意,你让我教他?跟你不一样,我那可是亲生的!
 
好,就算我抽风,你一说,我还真就来劲,以后每天下班吃了饭,净跟书较劲,不跟老婆多温存一会,也不陪儿子打王者荣耀。一周,顶多一周,我下班回家一准没饭吃,你信不?
 
【2】
有些人见着书就头疼,
你非逼他读,
跟逼和尚吃肉有啥区别?
 
我擦,也就是涛哥你,换了别人撺掇我读书,我报几回警了都。
 
咱俩认识得不是晚嘛,我的那些同学都晓得我这毛病:让干啥都行,就是看不了书。还记得第一天上学,本来好好的,穿着开裆裤还美呢,课本一发下来,心里边就说不出的害怕,死活要回家。亏得我爸当过兵,打过越战,杀过人,震得住我,不然我一天书都不带读的我。没办法呀,在学校怕书,回家怕我爸,书能扔了,我爸可扔不了,硬着头皮也得上学。可上学归上学,书能不碰就不碰,听课就完了呗,书净是字,有啥看头,背着又沉。
 
要说咱脑袋也灵光,光听讲也能得高分。有时候想想都后怕,亏得那时候课少,书也少,老师也不存心在课堂上留一手,好课下叫你去补习。搁现在就完了,不看书能行吗?好在儿子不随我。跑题了。
 
你说我这么讨厌书,是因为点啥呢?估计我上辈子生在秦朝,书没少读,还写了一大摞——我问问你,那时候写书得拿电钻,不是,拿锥子在龟壳上刻吧?——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不等挖坑,直接点书烧火把我先给焚了。嗯,一定是这样。
 
要说现在吧,年龄也不小了,知道书不咬人,可能还挺有用的,前两年,不还有个山东的哥们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嘛。要说人家得奖我瞎激动啥?也是浪催的,还专门去了趟文轩书店。也不怕你笑话,除了儿童区,有那种连环画,没啥字的那种,我翻翻还挺有意思,字多的瞅一眼都心跳加速你知道吗?闹不好出人命。我当年瞅你嫂子都没这种感觉呢。打那以后,我就彻底死心了,你看我家,台历都不摆,有字的,数户口本上的字最多。
 
其实也没那么严重啦,一说一乐的事,别太当真,我哪天挂了肯定不是因为书。你出了书,要是卖不掉,就往我这运,我爸前天打电话来,说村东头的厕所又没纸了,哈哈。
 
不过看书犯困倒是真的,比安眠药,比他妈数羊都好使。
 
【3】
有些人想读书,
可一上来就被书给吓到了,
打了退堂鼓。
 
其实,涛哥,你把我放在这里说,我是有意见的。没读归没读,毕竟曾经想过,想过就比没想过强,主观能动性是有的。
 
上学那会儿,也是各种幻想,“要么阅读,要么旅游”的话说过无数次。大概知道自己终究走不了多远,因此旅游也只是说说而已,心里想的还是多读点书。
 
为什么要读书呢?我也说不好,总归大家都说好的,自然坏不了。刚毕业那两年,的确没办法,一脚踏出校园,环境突变,整天忙着适应社会,根本沉不下心来与书为伴。书的用处,总归来得太慢了些。好容易摆平了工作,又面临着评职称、找对象、买房子,总之是各种忙吧。一直到忙到前年,男人有了,窝也有了。想着总可以放飞自我,撒欢读书了吧?结果一个不小心,中了大奖,还是终身成就的。怀一年,带两年。终于不那么费心了。读书读书,妈蛋,再不读书,老娘就老了!
 
女儿入托第一天,办完手续,我直脚去了书店。进门那一刻的心情你猜得到吗?完全没有兴奋,没有得偿所愿的畅爽,看到一架一架的书,我的人整个儿是懵逼的,完全无所适从。口号虽然喊了许多年,可抽象的书一旦具体化,就面临着选择的问题。该从哪本读起呢?都说不读“四大名著”,就不配做中国人,那就拿他们四位开刀吧。书不难找,“古典名著”那一架倒有半架归了“四大”,各种版本的都有。我对版本一窍不通,可就是反感“中学生文库”几个字,心想:好歹姐也是个硕士,咋能越活越倒退,以至于要跟中学的小屁孩为伍了呢?于是选了个高大上的“典藏版”。
 
要说读“四大名著”,其实我的内心是拒绝的。太基础,太low了。必须要读,也要速战速决。现在回想起来,都想抽自己两个嘴巴子。买书就买呀,买回来再慢慢读嘛。怪我手贱,直接给翻开了。啊,竟然是文言,而且四六对仗的句子,比正经说话都多。有没有搞错?可那封面上赫然印着“西游记”三个大字啊,翻开的那页拿眼一扫,先是瞧见了“悟空”,再往下还有“八戒”。这下错不了了。文言就文言吧,也不是多么深奥那种,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字不认识?完了完了,难不成还要买本《新华字典》?是不是我的三十岁,注定要为生字掉眼泪?
 
算了,现代人读现代书,老掉牙的东西等老掉牙了再读好了。于是快步逃离“古典”区。可为什么现代区这么大,大得叫我不安呢?现代区是分学科的,要从哪科读起呢?科学技术什么的可以略过,只看人文社科。照理讲,该读读哲学,人文学科的基础嘛。翻开《中国哲学史》,卧槽,读不下去,编得跟教材似的。又翻开《纯粹理性批判》,好家伙,一个句子好几十个字,还不加标点,是给人看的吗?得,女孩子嘛,看看文学啥的好了。诗就不读了,读古诗还得查字典,现代诗压根儿就不叫诗。先从鲁迅开始吧,可是《鲁迅全集》有十八卷……十八卷!那就老舍……可老舍更舍得,硬是压了鲁迅一头,搞出十九卷来,卷卷厚实得赛过板砖!总还有别人嘛,三条腿的母猪不好找,两条腿的作家还不一抓一大把哇!可别人是谁呢?畅销书单上有韩寒,有郭敬明,可我都这个年纪了,再看流行的那些,心里有点小拒绝呢……好歹是个硕士……
 
我走出书店,没带走一本书,带走的是失落,只是忍着没崩溃。一屋子的书,要读到猴年马月去?我都三十了,跟书死磕的话,等到四十不惑,也读不了百分之一去,可我的青春却百分之百给祸祸了。
 
读书不是件很美妙、很罗曼蒂克的事情吗?我不能理解。
 
再过几天就是三十四岁生日。我不要让读书再来烦我。好歹也是个硕士,教材总比一般的本科生多读几年不是!姐差哪了,凭胸而论,哦不,平心而论……
 
【4】
有些人愿意读,
也读了一阵子,
可一朝受挫,
就再也鼓不起勇气来。
 
谁说我不读书?要说不读,也得加上限定——“现在”不读。还别小瞧我,学校读的不算,毕业后还用了大半年的功呢,光买书就花了几大千。那不还摆着呢嘛,都成不动产了。
 
一开始还挺起劲的。读书啊,“颜如玉”啊,“足以怡情足以博采”啊。该读啥书,我也是做足了功课的,找高人给开了书单,我照方抓药就成。那些书还都不便宜呢,名字叫起来也响亮,《国史大纲》、《理想国》、《通往奴役之路》、《庄子》、《传习录》、《人间词话》、《夜航船》、《随想录》、《百年孤独》、《尤利西斯》、《陈涛三十自述》……你问我可能读懂?又小瞧我!我照实回答能吓你一跳:读不懂。当然,也有能读懂的,《百年孤独》就能看懂,《随想录》也能,其他的费劲,《庄子》是完全不懂,可我还是硬着头皮啃了半本。一开始文白对照着看,想着能学学古文也好啊,后来索性只看译出的白话,却最终也没见着尾。要说于丹姐姐厉害哦。
 
原以为功到自然成,看得多了也就好了。然而并没有,反而是越看越心虚,越看越烦躁。之前看不懂的,之后还是看不懂,之前看不懂还愿意查查问问,后来连查也懒得查了,问也没得问了。开书单的老家伙被我逼急了,就跟我撂了实话。原来他狗日的自己都不知道《庄子》在讲啥!
 
这还不算,那些看懂了的,也不叫你好受。就说《负暄琐话》吧,一本书牵出那么多作者,那么多书来,还都没听说过,一本本找来读吧,可手里还有一堆存货等着消化。结果是,越着急消化,就越消化不良,以至于后来搞得自己郁闷到不行,比便秘都难受。说实话,我高考都没这么大压力。你说我图啥呀?有这劲头,读个博士多好。
 
这还只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有一天我逛论坛,遇着俩货,不知道是真牛逼还是愣装逼,一个说《二十四史》外加《清史稿》,读了总有十来遍,读来读去,只服膺司马迁一人,“八部书外皆狗屁”的总结实在太到位;另一个则高呼,要看莎士比亚就看原版,没人能翻译得出原作万分之一的神采来。此外还透漏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莎士比亚的文章也不是篇篇都好,个别地方甚至有捉刀的痕迹,但总体上还是要压王尔德一头的。我当时那个心情啊,百爪挠心,恨不得找块老豆腐撞死算了。人家那才叫读书,整天跟司马迁、莎士比亚了叫号,我这还小儿科地查《新华字典》呢!
 
想想拉倒吧,这辈子做不了读书人了,以后生了女儿则罢,姑娘家的,不用这么拼,真是生了儿子,姥姥的,自小就给老子学外语、学文言,三岁背百家姓,六岁背论语,《二十四史》半年一部,十二岁——顶多十五岁——读完。十五岁以后,就该读高中了,高考要紧,读书的事可以缓一缓,等到大学再接上……至于我自己,就这么地了,努力赚钱,到时多给孩子报几个辅导班。
 
你问我现在为什么不看书?“曾经沧海难为水”啊,别人都横渡大西洋了,我还在这跟浴缸较什么劲啊!再说了,曾经也扑腾过,那份煎熬比溺水都难受,至今心有余悸。读书有风险,年纪轻轻干点啥不好!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