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年味儿——幸福是一种期盼,小年是一种团圆

时间:2020-10-18 17:59:23    来源:

鲁迅《庚子送灶即事》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鲁迅这首诗作于1901年2月11日晚上,也就是旧历1900年庚子腊月廿三——旧俗所谓祭灶日之夜。鲁迅当时正回家过寒假,遇到家里有这样的习俗,有感而作。农历腊月廿四日(或廿三日),中国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

今天就是小年,

在今天这个节日里祝大家度过一个美好的小年夜哦!

那你们了解小年这个节日吗?

中国民间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功过,辞灶便是送灶王爷起程。灶王爷,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故民间对这位居家之神,平日态度很虔诚,且很尊重。送灶寄托着中国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祈求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吉祥如意,岁岁平安。据春秋时期的《论语》记载:“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

相传灶王原来是一个叫张单的富家子弟,曾娶一贤慧女子郭丁香为妻,后又休妻续娶李海棠。李氏好吃懒做,不久就把张家财产挥霍一空,改嫁他人。张单家境败落,又遭火灾,沦为乞丐。一天,他乞讨到一户人家,主人给了他热汤热饭,后发现施饭者就是他休弃的妻子郭丁香,羞愧难当,碰死灶前,被姜太公封为灶王。

关于灶王爷的传说也有很多,中国道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在不同的地区里,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

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的。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

祭灶时要陈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有“二十三,吃饧板”的民谚。糖、饧之类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饧粘住,免生是非。

祭灶节,中国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

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家,清理箱、柜、炕席底下的尘土,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腊月二十四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

腊月二十四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

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腊月二十四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腊月二十四,人们称为“小年”,意味着一年的结束。过去,过小年是“官三民四道士和尚五”,就是说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

如今北方地区多在二十三日过小年。灶王腊月二十三上天,初一五更回来,就算完成汇报任务,带着吉祥保佑一家过平安日子了。

对于现代的人们来说,“年”就是“家”,“年”到了,就证明“回家”的日子到了,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趁着过年间隙,与家人团聚,一家人其乐融融,或许这是辛苦一年工作的唯一慰藉。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