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墨安 墨上尘事
我知道有些人是无法忘记的,即使在你成长之初他们就已经消失。但是他们被镌刻在你的生命线上,无法磨灭。让我们终其一生为了这些印记做两件事情:怀念,或者寻找。
我们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 。
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七堇年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立夏那天,下了一场雨,风很张狂,吹得树桠乱摇。那架势,看得出,是舍不得春离去,能多留一天,是一天。
只是,雨停了,风歇了,川西坝子的气温就陡升。再不情愿,春还是被夏替代了!穿一件长袖衬衣,走在街上,与女人们的吊带衫,薄短裙和遮阳帽,显得那么地格格不入。
一种悲悯未下眉头,又上心头,尚未花前月下你侬我侬悱恻出第二春,就成了怕冷的老人。
她说,每天早晨习惯了打开手机,去读“墨安闲语”上的文字。可是,最近的“墨安闲语”更新断断续续。你是忙了,还是懒了,抑或病了?
不忙,也没有懒,更没有病,只是少了一种激情,抑或叫失去了一种心情。
自从四月中旬,苹果手机和微信公众平台为了利益撕逼后,苹果手机用户再不能给作者打赏。很多公众号都在叫唤,神仙打仗凡人遭殃。我当时还幸灾乐祸地对我们“墨安闲语”的编校们说,幸好我们的“墨安闲语”不是知名平台,关注量和打赏额都不高。而且,我们的作者都是爱好文学的,能一起写字,一起读文,便是快乐的。至于有没有打赏,有多少打赏,又有什么关系呢?
事实证明,我错了。而且,错得很厉害。
首先是“墨安闲语”收稿邮箱的自由来稿直线下降,接着是我向几个长期支持“墨安闲语”的作者约稿,其中一个作者直言不讳地说:说实话,不管是给“墨安闲语”,还是向别的公众号投稿,虽然不是冲着读者打赏去的,但是,打赏或多或少体现着读者对一篇文章的认同、认可度。而我的微信朋友圈,用苹果手机的就有一半,少了她们,文章后面稀稀疏疏几个打赏的人,显得好尴尬啊。
我把这段话,复制下来,转发给我们的编辑看。一个编辑竟然也发出了相同的感叹:是啊,写一篇文,不在乎得到好高的打赏金额,却真的会在意打赏的人有多少。哪怕是一人只打上一块钱,有几十个人参与,也比几个人打赏一百两百更让人心里舒坦,有面子。
我竟无言以对。因为,我也有这样的虚荣心,在乎人数比在乎金额多一些。
这不是“视金钱如粪土”的假清高。讲真,公众号做了一年多,放弃稿费支持“墨安闲语”营运的作者就有好几个。而且,就连我们的编辑,也一直自觉自愿地严格遵守“稿费发放标准”领取70%的打赏。因为,我们有一个梦想,除却必要的营运费用,等抽取的资金积攒到一定数量,我们可以做点实事。比如,搞有奖征文,比如出版一本“墨安闲语”优秀作品集,比如办一次笔会……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公众号门槛那么低,人人都可以做,何苦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呢?——这是一个好友劝我的话。
是啊,何必搞得那么累呢!自己折腾不说,还连累编辑和校对。大家都那么忙,有别的事要做!
是啊,初夏时节,比“文艺”更曼妙情趣的事多着呢。比如远行,爬山,或者看海。运气好,说不定还能有一次艳遇......
那么,可爱的,亲爱的,敬爱的,关注了“墨安闲语”的朋友,让我愧疚地对你说一声:以后的日子里,“墨安闲语”可能无法践行天天问好、天天更新的承诺了,唯一能保证的是,只要你在,“墨安闲语”就在。
立夏那天的风雨,没能留住春。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但我也知道,只要不放弃,时光也改变不了初心。
哪怕只有你一个读者。
哪怕到最后,一个读者都没有了,我还是“墨安闲语”最执着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