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的快乐人生
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从心出发的。
二十年前,在馆陶县大刘庄村村北的火车站站楼工地上,有一老一小两个看工地的。老的50多岁,冠县幺庄村人。小的二十多岁,馆陶县孙店村人。
每隔两天,一老一小吃完晚饭。老的就拿起家伙准备出发了,对小的说:只要听见“响”,你就烧水。
老的戴上帽子,拿手电筒,向田间而去。小家在家里收拾好,等着“响”。每天晚上,总是在等上一个或者一个多小时之后,总会听到“响”。听到“响”之后,小的就开始烧水。约半个小时之后,老的就回来了。手里总是提着一只还有余温的“跑”晃来晃去。放下家伙之后,老的点上一担烟,喝上两口水。烟吸完后,将“跑”挂起来,三下五除二,只几下子就将“跑”剥好了。将花椒、大料、炖“跑”专用的配料和“跑”肉放到锅里,就煮了起来,约莫半个小时的功夫,“跑”肉就好了。一老一小将用塑料壶打来的成壶的白酒用饭碗每人倒上半碗,就着新煮熟的“跑”开心地、天南地北的喝起来。
每人半碗烧酒,每人半只“跑”肉,这在二十年前还不富裕的农村可是天堂般的生活啊!
有时喝的兴起,虽然是大冬天,小的乘着酒兴跳入盛水的水池中,洗上一个冷水浴,惹的第二天来上班的工人一脸的羡慕。
每每想起这些二十年前的人生记忆,心头不由得涌起一阵阵小小的带着自慰感的自豪和温意。
当时不以为意的生活,如今回忆起来竟是如此的珍贵和温暖,真是感谢老幺大伯。这种自由自在快活潇洒的人生观不自不觉进入并影响到自己的落寞时的思绪和人生。
幺大伯嗓门大,说话从来不会小声。人未到,很远听到他的话声就知道他来了。幺大伯烟瘾大。每天要抽两三包烟,家里的开支最大的就是幺大伯的烟钱了。幺大伯胆量大。那时侯,村里开使收枪,打“跑”的枪、猎枪,政府部门都让收走了。幺大伯胆大,偷着放到工地上。
幺大伯有善心。每次打跑,不管早晚,只打一只,并且必须隔两天打一次。
回忆起这些青年时的记忆,在大伯快乐人生观的影响下,这些记忆是多么诗意的人生啊。
古人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在困难的日子里,做为一个平民百姓,以自己的方式快乐的度过自己认为快乐的人生,并将这种快乐的方式将快乐带给他人,现在想来,从现实来看,这也是一种高尚的行为。
当时,农村经济刚刚兴起,幺大伯家家徒四壁,他的小儿子面临结婚成家的现状,而他家的房还是五六十年代的小砖房。但幺大伯快乐的性格,与人为善的行为,讲道理的脾气,在村里有很高的威望,虽然家庭条件差,但为大伯儿子介绍对象的媒人是络绎不绝,儿子也很快定了婚,如期娶了媳妇。
与幺大伯相处的日子虽然过去了二十年的时间,但在人生的众多记忆与过往中,还能让自己回想起与大伯在一起相处的日子这段记忆, 也许正是受大伯乐观快乐豁达的人生精神影响记忆深刻所至吧!
人性至善,快乐自生。让人生从心出发,与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
常大雨,馆陶电视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