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如何与父母沟通,才能不彼此伤害?

时间:2020-10-18 15:23:32    来源:
< 本文内容来自赋能岛终生成长群>
 
< 这是赋能岛成长日历陪你的第16天>
 
 
 
 
 
本期导读:
1、如何与上一辈人有效地沟通?
2、和上一辈人沟通时最难的点在哪里?
3、和上一辈人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4、沟通时是观点更重要还是感受更重要?
 
 
 
 
 
 
有人说,年轻人与父母的关系是明明互相深受,却要彼此伤害。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受呢?你是不是很害怕父母的唠叨呢?
 
父母会说都是为了我们好,我们其实心里也知道,也一样为父母着想,但话就是说不到一块儿去。我们觉得父母的理念过时了,需要跟上时代。父母觉得我们太年轻,没有经历过挫折。孝顺孝顺,先顺才有孝,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赋能岛昨日话题(2月23日)#如何与父母沟通# 看看各位岛民有什么经历和建议。
 
本文很长,为了方便阅读,阿九把大家的讨论做了部分提炼和修改,总结了以下几点内容,如果你时间有限可直接看这一部分。
 
先说总结
 
1、如何与上一辈人有效地沟通?
 
抱着最大的善意去多倾听、不光要听出对方话里的意思,还要听出话外的关心和爱意。
 
保持同理心、多换位思考、思考他为什么这么说,是不是也有他自己的道理,对他们多点理解。
 
注意说话的方式和语言,多说甜言蜜语,尽量不要反驳他们,不要发生冲突,可以只听不做。
 
可以把话题引到他们关心的事情上,多问问他们的成功经验,让他们找回成就感。
 
适当的请他们帮些小忙,比如问问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必全听,但可以做参考,这能让他们参与到你的生活中,能提升幸福感。
 
保持边界,双方的价值感可能非常不一样,要适当的保持距离,最好搬出来住,但还是要经常回家看看他们,或定期组织家庭集体活动。
 
把父母当小孩疼,多点包容和耐心,多说“我爱你”,从语言到行动表达对他们的爱意和感恩
 
不要试图去改变父母的想法,就像你不想父母改变你的想法一样,做到求同存异就好。
 
这些道理都是知易行难,关键还是要靠我们花时间和精力多去练习和实践。
 
 
2、和上一辈人沟通时最难的点在哪里?
 
根本原因是经历不一样,难以达成共识,还有一个是父母没有边界意识,对孩子的干预太多,经常催婚、催生小孩等。
 
 
3、和上一辈人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根本目的还是让爱意在彼此之间流动,形成一个温暖、健康的亲密关系。
 
 
4、沟通时是观点更重要还是感受更重要?
 
大部分岛民认为感受更重要,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和父母将道理、说观点,容易发生争执。
 
如果触及原则问题要讲观点,也要注意沟通技巧,尽量不要发生正面冲突。
 
 
🍂#如何与父母沟通#
 
 
 
如何与父母有效沟通?
 
1、我觉得和上一辈人想达成有效地沟通,要争取把上一辈人拉到我的主场,然后尽量找他们的情感体验。
 
2、我觉得和上一辈人沟通时最难的点在“平常”,越平常的细节,越容易造成彼此的不适。
 
3、我觉得和上一辈人沟通想要达到目的是告诉他们我爱他,也希望听到他们说爱我。
 
4、我觉得沟通的时候感受更重要,可很容易就被观点带偏了................
 
真的是知易行难。
——赋能岛岛民@王黎璐
 
1,沟通的障碍主要源于听的能力,我们不仅要听内容,还要听情绪,听弦外之音,感受肢体表达的信息。
 
2,在家庭中大家都靠感性表达的多,不愿意启动理性的部分,所以问题才显得多,从另外的角度看,是好事情,只有冲突才能创造新的平衡。
 
3,亲人之间适当的身体接触会有意想不到的沟通效果,如果30岁的你躺在妈妈的腿上和她聊天,不管你说的什么观点,妈妈心里是甜蜜的感受。
 
4,夸奖和赞美是最好的爱的语言,养成赞美家人的习惯,爱就会流动起来。
——赋能岛岛民@A68赵良元
 
很多时候,长辈和晚辈之间,并非是相互的不认可,而是自身的观念和现实生活的不相容,有一天或是长辈或是晚辈,或是两人,意识到了自己的观念和现实生活的不相容并接受它,也就能接受了长辈或晚辈的观念,进而能够坐下来进一步沟通,也就成为了可能
——赋能岛岛民@修行者
 
特别赞同你的观点,当然首先是我做得不好,我在家里是长子,对父母有时候是不假颜色的,如今想起来常常后悔;其次是自己有了孩子,才开始逐渐体会为人父母的不易和心态。           
 
 有时候,想想,面对陌生人,我们可能表现出更多的友善,以长辈其实未尝不能这样呢,有时候,沟通在于对过程的需要而不是一定要有某种结论性的结果。 
——赋能岛岛民@老鱼
 
要学会听懂关系背后的语言,让我们自己穿秋裤,不要吃转基因食品都是为了什么?
 
学会用渣男撩妹的方式迁移过来对待家长:
●甜言蜜语
●哄他们一时的开心
●说了的话未必做
●有时候还拿钱砸
●但我不被你控制
 
用好听的方式引入话题,比如一个粗腿的女生穿了短裙,难听的建议就是,你腿太粗了不适合穿短裙。
 
好听的提醒就是,你穿上长裤更好看,显得更挺拔苗条。
 
所以想要跟父母挑起朋友圈谣言文章的话题时,可以这样问爸妈:最近是不是看了一些防癌效果很好的文章?
不要上来就说是谣言,是骗子。其实只要我们肯用心想一下,没有什么话是必须要说的那么难听的。因为家长想表达的就是爱你或者给你普及下知识后的满足感。你却要怼他的价值观,换做是谁也会生气的。
 
核心就是:和善而坚定,我不受你控制,但我对你特别好。
——赋能岛岛民@李岳洋
 
今天的话题确实不错,老一代人年轻时候所经历的世界,和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世界有着天翻地覆的不同,无论从经济、社会生活、还是文化思潮。
 
在这种环境下,价值观的冲突是最明显的,也是必然存在的。
 
所以对待家人的核心还是:控制情绪;倾听。
——赋能岛岛民@The Spectator
 
1、沟通有效顺畅愉悦的一个底层前提是双方的亲密关系与信任程度,这一点父母天然是这样的且是基因层面的自发,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但也会磨损与损耗,很多时候其实父母的抱怨其实来自亲密关系被疏忽,甚至信任被质疑,所以增进亲密感是有效的,如更多的陪伴、肢体的接触、语言上情感的各种表达等;
 
2、看沟通的问题,是家庭的重大事项还是就是日常的没什么大不了的,更多是后者,注意态度,主动征求意见或者是汇报说说、认真倾听、和善表达,不要说你不懂、别管了,实在想说也加一句,有我呢,您老放心。
 
 3、孝顺还真得是顺为先,子欲养而亲不待,特别是很多不在一个城市的,能和父母待多久,多沟通,多接触,见面那几天顺着父母也不难,最傻的是回家就有吵吵,还都是小事,回家就不着家,都多大的人了。
——赋能岛岛民@马东(洪七公)
 
我觉得,跟亲密关系,尤其是父母。沟通最大的鸿沟就是“我都为你好”。
 
我们觉得为父母好,提醒他们这是造谣,那是骗子。父母为我们好,告诉我们注意身体,不要熬夜,不要老玩手机。
 
其实父母要的是陪伴,也许你陪伴不了,每天打个电话能做到。你要的是所谓实现“梦想”。你要知道父母年轻过,知道这些,你只要让他们觉得你过的很好就好了。
 
分享一个经验,适当跟父母说一些负面消息,不要太大。这样他们才会相信你的好消息确实是好消息。
——赋能岛岛民@心铭
 
和父母在一起最主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关心,更高一级是让他们感受到存在感、价值感。其它的都是围绕这个原则的形式。
 
梁启超说,老年人常思过往,这是人性,所以很多时候要因势利导。对待父母就像带小孩一样,让他们感受到爱,然后再想好咱的目的是啥,再用具体的方法。
 
顺是外在表现,孝是动力内核。顺是父母的主观感受,孝是子女的主观意愿。因此,要让父母感受到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自己觉得尽孝了。但是把“我是为了你好”挂嘴边的人,要么自私,要么手段有限。
 
——赋能岛岛民@刘剡(徐)
 
我觉得沟通要分人,上一辈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非常稳固。所以不要试图来用你的价值观来说服对方,最终你们可能谁也无法说服谁。而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理解对方,要对这个有一个基本的共识。
 
有了这个共识作为前提,再去进行沟通。当然有一部分人是只认为自己对的,听不进去别人话的人,因为交流是双向的,而这种情况信息只是单向的流通,所以这种情况我基本放弃沟通,不知道学友们有什么好的办法?
 
另外一部分人就是双方互相都有想法交流的,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认为对方的想法落伍,而是要设法去理解对方。比如不是长辈们舍不得花钱,而是因为从贫瘠年代过来的人,节俭是一种生活习惯。所以,好多沟通中的问题是我们不理解导致的,可能不是对方的想法过时,而是我们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
——赋能岛岛民@Paladin
 
对于孝来说,不一定要顺。得分情况。
曾子跟着父亲在田里干活,锄草时不小心把一棵瓜苗锄断了。曾子的父亲脾气非常暴躁,看到他铲断瓜苗后大怒,拿起一根大棒就朝他打去。曾子经常听老师讲孝道,看到父亲要打他,心想:如果逃跑躲避的话,父亲打不到我,肯定会更生气,那怎么能说是孝呢?于是就一动不动地等着挨父亲的打。
 
谁知道他父亲手头也没个准儿,下手没有分寸,一下就把曾子打昏了倒在了地上。过了很长时间,曾子才慢慢醒过来,醒来之后他没有喊疼,而是向他父亲问道:“刚才您那么费力地教育我,没有累坏吧?”曾子受伤没法去地里干活了,只好在家里养伤。当听到父亲从外面回来的声音,他都要忍痛爬起来,弹琴唱歌,装出已经没事的样子。其实作为父亲的曾晳早就后悔了,要是把儿子打的有个好歹,自己怎么受得了。
 
孔子知道了,孔子很生气。就告诉了给曾子一个舜的故事。“舜的父亲叫瞽瞍,眼睛是瞎的。舜非常孝顺他的父亲,父亲要使唤他时,他总是在旁边。但父亲想杀掉他时,他却每次都会想办法逃掉。父亲用小棍子打他,他就默默忍受,但用大棍子打他,他就会逃走。”
 
舜这样做,使瞽瞍没有犯下不行父道的罪责,而自己也没有丧失孝道。而你呢?你父亲大发雷霆时,你宁死也不躲避。表面上像是尽了孝道,但万一你被打死了怎么办?不仅会给你父亲留下一辈子的痛苦和歉疚,而且会让父亲陷于杀子的不义之中。有哪一种行为比这更不孝呢?”曾子听后,顿时省悟了。
 
我不太赞成把孝和顺放在一起的,孝中有顺就可以,更重要的孝就是用心观察父母的需要,给予实际的帮助,而不是一味满足父母。
 
吴军老师曾说过要提升自己父母,我跟赞同这个观点。
验。
——赋能岛岛民@永远的自己
 
1,上一辈人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做一个区分,对父母和对领导就不一样。
出发点就有差异,和父母主要是保持和谐关系,和领导还有另一层,就是必须考虑部门或公司的整体利益,有时候就需要巧妙的采取各种办法去说服他。
 
2,对待父母的意见看是否干涉和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如果影响不大,我愿意去迁就,去顺。比如,辞职创业,这个我想清楚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这个就会按自己的想法办。还有些父母价值观有一定问题的,落后时代的,也不能完全迁就他们,比如把女儿当买卖,非天价采礼不让嫁的。
但是年少不经事的时候多半听父母的是更优选择。
 
3,为了避免价值观的冲突,选择性汇报,大部分情况报喜不报忧,再就是根据他的能力,专长和退休前的岗位,去专门请教一些事情,或者请他们帮忙做一些小事情,这样他们会有存在感,以及自己设计的他看来在我人生中参与感。
 
4,对父母,只要考虑感受,观点不重要。
职场里我觉得观点和感受都重要,有时候感受更关键,很多时候观点不能分对错,分优劣,能团结人,获得别人的支持的不是观点本身,而是你的方式,他的感受。
 
5,作为父母,也要学会换位思考,现在对方的角度的想,用对方能听懂得话,态度和语气去说。现在5岁的女儿就会认为我们唠叨了。
——赋能岛岛民@王宁宁
 
如何与长辈父母相处?
一要观察父母长辈所处的环境,情况,当时情绪。
二我们还要会换位思考。理解长辈。
三多谈他以前的经历,多谈到以前的能力。
——赋能岛岛民@看清—有和无
 
治标不治本方是与父母沟通的顶级智慧。权利使人年轻,让父母对于你的生活有参与感,有掌控感,凡事多跟他们请示请示,但是执行的阶段在于你自己。
——赋能岛岛民@TED
 
老人唠叨都是为了孩子好,他们用自己的观念方式去理解孩子,面面俱到,细致入微。我们应该耐心的听老人说完,即使有些观点不能接受,也需要用婉转的语气与老人沟通,不要跟老人讲大道理!
 
与老人沟通最难点是:找工作和找对象。
与老人沟通的目的是:对某项事情尽量达成共识。
沟通时观点不重要,感受重要些,双方在愉快中沟通效果最好。
——赋能岛岛民@甜桃姐姐
 
如何与长辈相处?表现的问题多在观点不同,缺少陪伴,不善沟通。经历时代不同,价值观不同,在生活的日常诸如饮食,衣着,教育,俭奢,生活节奏,诸多方面差异,方法是存异求同。
 
陪伴少,平时多微信问侯,节假日尽可能回家,即使忙不能回,也一定要致电问候;改善沟通从儿女自身做起,尊重,尊敬,倾听,必要时甜言蜜语善意哄骗。重要的是修养身心,自然脾气好,心态好,善待长辈
——赋能岛岛民@敏日
 
可以从销售的技巧去跟父母相处。首先大概知道自己的父母是什么色彩性格的人,比如红色性格的要多赞美;黄色性格的人要直接;蓝色性格的人要多理性;绿色性格的人要多理解。然后用赞美、理解、倾听、提问的方式去达成共识。
——赋能岛岛民@小凤
 
我认为和父母沟通最重要的是一点是沟通双方必须要在一个相对公平的基点上来沟通,比如父母总会说“我们那个年代怎么怎么样”。我们也会说我们从小怎么怎么样的”。那这样子沟通的话,从一开始就跑偏了,根本无法有效沟通。
 
我们和父母沟通应该就当下的一些政治、经济等环境作为背景。在这里说一下,我和我父亲的沟通一向非常畅通,双方都非常能理解对方,因此沟通很必要、很有效。
——赋能岛岛民@王檬
 
如果我们把长辈当做客户,第一步就是了解客户的需求。从了解需求、提出方案、方案磋商到达成共识,各长辈的需求差异太大,有的长辈是关心我们、有的长辈是真有生活困难、有的长辈有信息化时代的咨询与社交工具使用的需求,了解需求并满足需求,会不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沟通技巧呢?
——赋能岛岛民@朱海
 
回到正题,如何与老人沟通,我个人的感受是:很难真正沟通;我个人的观点是:不需要太在意是否能真正沟通;也不需要去研究怎么跟老人沟通,我们能做的,可能就是尽量抽空陪他们。一起做他们觉得有意思、我们也没觉得那么无趣的事情。
 
理由:长辈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大多数已经固化,除了爱学习的长辈,有几个人还能跟我们聊到一块去呢?其二,我们有我们的生活,他们有他们的生活,各自的生活各自作主,我们终究要与长辈分离、长辈也要学会习惯与我们分离,不分离,谁也别想获得自由。
 
所以,在心里、在现实时空上,多给他们留块地儿,陪他们玩耍,就够了。别试图说服长辈、甚至改变长辈,那可能只能带来争执、不欢而散。
 
对父母或长辈轻信养生方、保健品,有能力说破的,说破就好;说不破、也说不听的,让父母自己在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内决定,而且表明态度:我不会在这个事情上给钱支持你们,这个跟孝顺与否无关,我有孝顺你们的方式,但不是给你们买这些我看不上的东西。
 
举例:刚过去的除夕晚上,大家都很乐呵,可我妈转来转去找到我,问我工作上的事情,家庭里的事情,我孩子的事情,然后越来越深入,直接就开始建议我应该怎么怎么做,我马上警觉,迅速结束话题,以免又发生不快。
 
举例2:在老婆的娘家拜年,饭桌上,气氛很热闹,老婆好意请某位长辈对某个事情发表意见,结果这长辈当仁不让,借着酒兴一顿发挥,把晚辈中某几个猛夸一顿、某几个狠批一顿,搞得气氛全无、全场尴尬,我吃几口赶紧逃走,落得两耳清静。
 
也许是中了武志红老师关于“家庭控制”的“毒”,或者对熊太行老师说的“关系未成年人”保持警惕,再或者是我个人家族中,长辈一直给我不好沟通的印象,我的观点有些消极和无奈,我的选择是:不求能真正沟通、但要在心里和时空上给他们留空间。
——赋能岛岛民@波波脑湿
 
与上辈人沟通难度就在于成长的环境不同,人家说三岁一代沟,要真正沟通还是很难的,能做的最多的事情是陪伴,多抽点时间陪陪他们,听他们讲属于他们的故事,即使听了几十遍。
 
除此之外,双方还是要保持边界的。对于掌控欲特别强还执行力过人的家长,我认为观点还是要很明确的。我认同胡越的观点,孝和顺要分开,否则就是愚孝。
——赋能岛岛民@心茉
 
今天的话题是和父母沟通,其实我觉得应该是和父母交流比较贴切,父母和我们之间不存在沟通的问题,因为他们和我们不同一维度看问题。作为子女我们很多时候不能理解老一辈的父母的想法,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到他们那个年纪和位置。
 
怎么样和父母交流呢?也很简单,认真的听他们说,毕竟这世上大概率不想害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了,他们的话不一定都对,但是不完全没有道理。我们不要试图去改变父母的观点,因为他们比较愿意看现实,你能做好了自然而然他们也就信服你了。
 
我们对待父母的态度应该要用对待好朋友的心态,这样进可攻退可守。很多时候我们和父母翻脸,其实都是无能的表现,如果你能脱离他们何必和他们闹情绪?这个世界的道理出来都是圆的,今天我们看父母的感觉,就是以后我们的孩子看我们的感觉。所以做一个好榜样,做一个好朋友一样的子女对谁都公平。
——赋能岛岛民@活着
 
1、我觉得和上一辈人想达成有效地沟通,要争取把上一辈人拉到我的主场,然后尽量找他们的情感体验。
2、我觉得和上一辈人沟通时最难的点在“平常”,越平常的细节,越容易造成彼此的不适。
3、我觉得和上一辈人沟通想要达到目的是告诉他们我爱他,也希望听到他们说爱我。
4、我觉得沟通的时候 感受更重要,可恨容易就被观点带偏了................
真的是知易行难。
——赋能岛岛民@望黎璐
 
关于今天话题:我们的价值观与长辈可能会有所偏差,需要更多的理解。比如我奶奶她们这一辈觉得我们当下最重要的事是要组建一个家庭。每次见到她或者给她打电话就是各种念叨,有时候觉得挺烦的。但是还是挺能理解她们的心情,所以更多时候是自己过滤掉这些。
——赋能岛岛民@Christy
 
和老一辈沟通也是一个难题。
首先看年龄段:如果未婚,被催婚追问男女朋友,很正常,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尽量少争执,实在不行,用繁忙的工作来应对也是一种方法。
 
如果已婚,小孩在幼儿园之前可以让父母协助带;小孩幼儿园后尽量自己带。
如果孩子读高中了,父母更需要陪伴,有时间跟他们聊聊工作中的趣事,听他们讲讲亲戚中发生的事。
 
其次注意尺度,这里要“狠心”一些:上辈人在关心之余,往往会直接给建议,甚至是要求,过段时间还会来问进度。这时必须要有立场,并坚持自己的原则;坚持一段时间后就好了。也就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赋能岛岛民@星哥
 
今天话题也是我关心的,前几天还和我爸起争执了。我事后复盘了下:
①沟通目的
时刻谨记和长辈的沟通目的,这是特别难做到的。很多时候,我并不懂他的需求,自然两个人就会有不同观点,甚至吵起来。而我总站在自己的立场来否定他的观点,而忽略了沟通目的,然而暴露我的问题,挺好!
 
②沟通模式(典型的暴力沟通)
起争执,是对这件事还是对他本人的不满。我们都有自己的脾气,观点不统一也是事实。回顾在关系中,我深刻意识到和别人也有这种沟通模式的影子,我的人生剧本重复上演。
 
③解决方案
沟通目的+沟通模式,武志红老师说的,不含敌意的坚决,顺着毛捋。
——赋能岛岛民@袁灵儿
 
我觉得,允许分歧存在,用尊重、理解、接纳、包容的态度,与上辈人沟通,相对会融洽一些,亲测有效。
——赋能岛岛民@筱竹子
 
1.尊重恭顺孝为先。上一辈的人,他们都对家庭做出了重大贡献。小辈们对老人就要有恭顺的态度,尊重他们。切记有指责、不回应的语言出现。老人给出的建议和唠叨口头上先接受,不要与父母论对错,出现语言冲突。这也是良好沟通的开始。
 
2.倾听陪伴多称赞。与陪伴老人聊天时,自己少说多听他们讲述的光荣岁月,在倾听的过程中,找到时机多称赞他们所做的事情,让他们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3.善解人意懂需求。在老人家讲述的过程中,通过他们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识别他们的心理需求,并要想尽办法顺从和满足他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多方面关心他们。经常送些小礼物也是老辈们永远都都不会拒绝的沟通方式。
 
4.潜移默化去影响,老一辈与小辈的沟通中难以沟通的难点就是认知障碍。老人有老一辈的认知标准和做事风格,遇到他们想不通的事儿要先讲事情的背景,循序渐进用事例去说明表达自己的观点,潜移默化的去影响他们。也要让老辈人接受些新鲜事物与时俱进。
 
5.共同做事不可缺。每逢老人生日,重要的日子都要与老辈人们共同参与,或者带着他们去旅游,去看电影,去公园散步等,要有共同的记忆,这样才有共同开心的事可聊,促进亲密关系的发展,达到有效沟通。
——赋能岛岛民@向阳花开Lisa
 
 
我觉得与长辈沟通,首先要学会倾听,真正听明白长辈想要表达的内容,长辈有时候喜欢唠叨,咱们要听出来话里面的关心,而不是话面上的叨叨,觉得烦。
 
长辈一般不太会表达自己对孩子们的爱,当他叨叨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我收到你的关心和爱,你是希望我更好。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沟通的时候感受更重要。
——赋能岛岛民@江焱|豆豆
 
世界上大多数悲剧,就是因为人们一定要合三观所导致的,这也是代际沟通困难的结症所在。
 
遇到强合三观的长辈,争辩是最无效的沟通,也是伤害的根源。能共处沟通的原则是,只谈具体事,不谈敏感观点。与长辈谈见闻、讲故事,让他从中体悟环境的变迁、认知的更新、时代的脉动。自己也可以从他们的故事、观念中了解到积累的经验和忠告,表示认可或有趣。当然如遇到只想消费自己的长辈,没有沟通的基础,也只能敷衍逃跑了。
——赋能岛岛民@鸿涛
 
分享一条原则:把话题往长辈乐意聊的方向引,然后去思考他为什么喜欢讲这些,自然就能提高自己的同理心,以及对长辈的理解
——赋能岛岛民@Allelujan 朱磊
 
沟通一定有话题,针对某个话题事实也好,观点也罢,甚至我的长辈分不清事实还是观点,有时他自己说了什么让他再重复一遍就会不一样。对于这些情况,作为后辈要无条件听从(所有沟通目的是让长辈高兴),做一个好的倾听者,沟通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根据情况顺势解决,作为后辈自然知道其中门道。
 
我觉得和上一辈人沟通时最难的固执己见,每个人都会自我合理化问题,你想改变一个人很难。
 
沟通时为了让长辈高兴,感觉世界社会很美好,老观念可能不适用于新社会。
 
沟通的感受更重要,顺心顺意即便长辈理解观点错误,他也有自己的合理化,经验化,传统化等等。
 
总结,今日话题收获沟通中耐心倾听、理解、尊重,提高认知,看到各自边界,夸赞,表达爱意。用新知识市场上最新案例分享给长辈,一份关爱长辈沟通更畅通。
——赋能岛岛民@桑志恒
 
理解父辈言语背后的感情。
如果不是一起住,那就保持一定频率的大家庭活动日,一起吃饭,一起逛逛公园,不用多说什么,听几句唠叨,撒撒娇也挺好的(这样不算妈宝男)。允许老人家有自己的观点,你保持自己的观点就是了。如果住在一起,可以单独跟父辈进行沟通,分清双方的界限。(努力分开住)
如果老人家有过激的情况,可以参考卓老板“如何让父母远离谣言”的做法。
 
和上一辈人沟通时最难的点是他跟你讲感情,你以为是在讲道理。
 
沟通会的目的是告诉父辈你很好,告诉他们你希望他们也要很好。
——赋能岛岛民@核桃
 
我觉得和上一辈人最好的沟通方法就是“赞”。不停的夸赞。
因为和上一辈人许多生活习惯和观点都非常不同,真的极其认真的去说事实或举例子都是没有用的,他们需要的是关怀和爱护。
毕竟我们和上一辈人沟通就是希望他们感受到被我们爱。
所以我们需要让他们感受到安全和被爱后,才能渐渐说明我们的观点。
 
比如:有一次我妈在和我滔滔不绝的谈一个她看到的保健品的演示有多么棒,什么可以洗通血管啊啥啥的、什么看到塑料泡沫被药泡过都穿透了啊之类之类。
 
我的回应是“那这个药会不会伤胃啊,你的胃不是特别好的,你可要小心一些哦!我心疼你”。我妈就听进去了。因为我没有说这药的“主要”功能好不好,而是告诉她可能会有副作用。我没有质疑她的判断,但给她加了一个多出来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是让我妈感受到我是真的爱她。
 
我从一年半前开始买书给我妈,让她读书给我听(都是少儿读物),借口说我读不到中国的书,妈妈大人你快帮帮我。然后我妈每天读我每天各种“花言巧语”的夸她。我们现在关系软化到了以前完全不敢相信的地步。
 
其实长辈是想要得到小辈的尊重,所以他们努力用着自己不够好的知识在学更多是知识,所以千万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赋能岛岛民@Eva.H.S
 
 
春节期间在得到看到过一篇文章,有一点印象非常深刻
 
“天底下没有望父成龙的道理,怎么让他们开心咱们就怎么来”
 
具体操作如下:
1.专属称谓(本村最帅老先生)
2.多称多赞
3.定期联系
4.共度好时光
5.小恩小惠不断(收到礼物这事很开心,拿到礼物也开心)
6.学会耍赖(比如,遇到催婚,不要硬碰硬,“那个某某某英语4级都没过”)
——赋能岛岛民@胡妮妮
 
1.首先,礼貌,基本的礼仪是第一条;
其次,看情况:有的上一辈知书达理,就和他们多谈理论,道理;有的上一辈感性些,就多和他们谈感情;
无论怎样,让上一辈感到被尊重,被关注是基本原则。
 
2.他们认为你还小,你让为他们跟不上时代,只要和这方面挂钩,基本就谈不来。
 
3.亲情之类的上一辈:想要关心一下他们
有阅历的上一辈:想要获取更多成长经验,并得到他们的肯定和支持。
双方都可以在闲聊中,在情绪的链接中,产生更紧密的关系。
 
4.不论是和偏理性的,还是偏感性的长辈们沟通,我觉得最终还是回归感性,我们得到长辈们的认同,长辈们得到我们的倾听,我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得到了"被关注"的情感需求。
——赋能岛岛民@棒棒糖
 
和长辈沟通主要就是要有耐心,让他们切身的感觉到你的关注。与人相处,最真切的还是彼此的感受。人近中年,父母也六十多岁,彼此也都非常了解个人的性格,交流更多的是提醒对方多注意身体。其余都在点点滴滴中了。
——赋能岛岛民@墨啼
 
关于今天的话题,我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1、首先对长辈必须无比的尊重,同时观点不一致并不是忤逆;
2、统一思想,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家庭好;
3、针对长辈的唠叨,耐心听取,选择吸收,我的生活我做主;
4、在家庭中出现矛盾时,挺身而出,都是我的问题;
5、家庭的重要事情,召集家庭会议,民主解决策。
——赋能岛岛民@宋小龙
 
赞扬,爱和谢谢,其实对家人和朋友都可以经常说~不然有些事情久而久之,会让人觉得理所当然~当你说出爱,感谢和表扬的时候,会下意识提醒自己去爱他们,去感恩他们,去发现他们的好~
 
自己要是产品,他们是用户。功能好,但是用户体验好么?我们所做的都是功能层面的~但是沟通不够,所以他们用户体验未必很好~
——赋能岛岛民@月半小王睿
 
如何跟长辈有效沟通?以前父母说十句,自己怼九句。 现在理解父母、家人多一点,每一代长辈都有他们那个时代、成长环境的痕迹。比如我的大舅,作为家里的长子通过努力给家里弟弟、妹妹都照顾的很好,但是正因为这个因素他有很强的控制欲,他想把所有人都照顾的很好。
 
与长辈沟通:
(1)一般还是以尊重为主;
(2)同时给他们控制的空间,适当的时候顺着他们;(3)尽量不起言语的冲突;
(4)如果有见面会有冲突,一般通过其他亲人转述表达想法。
 
最后说一句我们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给最熟悉的人,而不是总是留给陌生人。
——赋能岛岛民@杨晟
 
我是70后,父母在我2岁的时候去了外地,童年与奶奶一起度过,和爸爸妈妈的感情一直没有非常亲切的感觉,所以很少和父母有深度沟通,15年前妈妈的突然去世爸爸再婚,和爸爸的感情更淡了许多,电话里只是简单的相互聊聊自己的生活近况,爸爸很多的信息都是通过妹妹才了解得更多
 
随着自己年龄越来越大,慢慢理解了爸爸的不易,开始和他尝试多一些话题,也陆续加深了和爸爸的感情,对后妈也多了些真正的接纳与尊重
 
与再婚爸爸的沟通,多些“理解”,站在爸爸的角度设身处地想问题,他有处理平衡两个家庭的难处,他需要精彩的晚年生活,其实爸爸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与质量,是我们子女的幸运
 
与后妈的沟通,在于“边界”的把握,处理好自己内心与亲妈对比的标准,降低心理预期,用对亲妈的礼节与之相处,多关心她的生活和身体,还真的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
 
最近网红语“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生活得更好,也许会关心则乱,为子女的,只要让父母明白,自己有能力可以更好地生活,他们的意见,选择性听听,不争辩,多关心,多聊关于他们自己的话题,同时让年纪大的父母晚年有安全感(多聊天,有时间多回家看看,或者视频),大部分的父母也乐得清闲,不会过多干涉子女的生活
 
——赋能岛岛民@Allelujan 朱磊
 
1.核心是把握边界:
让对方完整,让自己独立。这是任何关系的基础,只不过不同的关系中彼此边界相互融合程度不同;不要老想着改变别人,那既不是你的权力,更不是你的义务,而要立足于改变自己;
 
2.情感上保持同频。加强同理心练习,以倾听为主,在感情上接收到上一辈需要语言行为背后的情感表达,至于自己后续行为并不是上一辈关注的重点;
 
3.行动上无限游戏。用yes  and接受当下的一切,然后扩展再扩展,与上一辈的沟通主要就是情感交流,要根据沟通情景来决定沟通方式。
 
附上宁老师的沟通清单:
1.沟通是信息交换;
2.沟通可以练习;
3.沟通路径:自身观念⇔自身行为⇔他人行为⇔他人观念
4.沟通情景可以事先设计;
5.沟通前四问:对象特征、沟通目的、沟通效率、沟通方式;
6.四种沟通性质:发起倡议、争取理解、执行交流、总结;
7.沟通设计要视共知、共识情况而定;
8.有效倾听,要用脑,要听懂对方,要注意肢体语言,通过倾听审势形势;
9.关注对象反应,及时调整策略;
10.注重识别告知、说服、协商、群策群力四种沟通情景,根据进程及时切换表达方式和讲话逻辑;
11.先讲结论还是先铺垫根据对方信息基础情况而定;
12.沟通是持续多次博弈,平时要加强共识建设;
13.沟通达不到预期结果时及时结束,并埋好伏笔。
——赋能岛岛民@江湖书生
 
🍂#如何与父母沟通#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