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高原麦客
丛林法则从来都是弱肉强食,放在现代的竞争社会,也是一样的道理。什么双向选择,什么竞聘演讲,什么末位淘汰,说白了就一个意思,通过层层过滤筛选,留下企业或者企业领导人需要的人才。
天下没有绝对的合理,也没有绝对的公共。那些渴望绝对公平、理想的人,实际上是一种幼稚无能的表现。在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人都是分层的。
就像丛林里有大象,有老虎,有狮子,有野猪,有羚羊,有兔子。即就是在同一个种族里,也有严格的阶层化和社会化。谁是首领,谁是猎食者,谁是瞭望者,谁是侦察者,都有严格的岗位分工。
可如果走在大街上,你觉得眼中看到的人全都和你一个样,不都是两条腿撑着,肩膀上顶着颗脑袋,那你就错上加错。如果把现实社会比作丛林,你以为眼中看到的全都是兔子,其实他们有的人早已经进化成另外一个物种,大象、老虎、狮子、野猪,当然大部分会是羚羊和兔子。
吴军老师在《见识》中有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他说:“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这一代人,可以问问自己的父母。即使在那样的社会体制内,农村和城市之间依然有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农民进城被称为“盲流”。
城市之间也分三六九等,即使是北京,也有大院和胡同之分;有坐小车、坐公交的和骑自行车之分;有装电话和没装电话之分。有人在天上,有人在地下,从来都是社会的普遍现象。
在相对成熟、科学、合理的制度出来之前,延用旧的制度无可厚非。不管它是否合理,是否科学,社会总应该有一把尺子,掐尺等寸把人所有人按阶层区分开来。让一种制度或者秩序得以延续下去。
那些整天喊着,不公平不合理的人,也许从没有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向上的通道从来都是打开的,也是畅通的,可你得凭能力、运气和努力才能爬上去。而不是对体制本身愤愤不平,或者怨天尤人。
中国的高考,在一部分人看起来,就不公平,也不合理,甚至是对人性的摧残和压制,不也长久的延续下来了吗?因为大多数人虽然觉得不合理,不公平,但也只能接受,只能认可,并一直遵照那个规则。
在整个社会的变革中,人们或多或少体会到各种新事物和新观念的冲击与压力。同样是身强力壮的同龄人,有的在家务农,一年下来,土地收入大约在三到五千元左右。而坐在电脑前的程序员,动动手指,一个月也能收入好几万。当然还不算那些在外企上班的白领阶层,动辄年薪百万、千万已是平平常常的事情。
不知道从那篇文章看到这么一个对比,说如果索马里海盗知道,他冒着生命危险,在枪林弹雨中忙乎一整年,还抵不上一个程序员一个月的收入,会是怎样的一种悲愤呢?说明知识决定社会财富的分配和流动。
当然在整个社会中,不乏那些从底层最终逆袭成功的人。可这样的人微乎其微。就像曾国藩说的:“大部分人不过是贩夫走卒罢了。”美国商务部前部长骆家辉在当选华盛顿州州长的时候讲,从他爷爷家到州长的官邸只有100米,他们家整整用了两代人的时间。
绕了一大圈,就是为了说明岗位竞聘的合理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效益和产值是关键。而决定效益的直接因素,除了提升机器的性能,就是对人员的不断优化。而竞聘上岗就是删繁就简,对臃肿的机构进行裁撤,对人员进行整合,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那些长期呆在一个岗位上的人,或多或少都缺乏激情,甚至出现得过且过的思想。有的人不思进取,还想枕着自己的功劳簿混日子。无疑这些人将成为企业的负担,和制约企业发展的绊脚石。之所以会口口声声说:“不公平,不合理。”往往是打破了他们的平静与安逸,让他们深深的意识到危机。
好汉不提当年勇,可有那么多并非好汉的人,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比如“我在什么岗位干工作,如何如何的努力”,比如“我上班多少年,把多少青春奉献给了企业”,比如“我给企业做过什么突出的贡献”。其实是企业成就了自己,如果没有企业,自己什么也不是。
即使你不在这个企业,去了别的企业,别人也不可能把你当佛一样供起来,为了自个生存,还得为企业出力流汗。按照最底层的交换法则,你只有付出了,企业才能发给你相应的薪酬。是企业成就了今天的你,而不是因为你的存在,企业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壮大。
如果你一定要说,:“企业不就是由人构成的吗?”这话不假。但企业如果没有你,还可以来穿黄的,穿红的,穿绿的。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企业绝对不会因为某一个员工,而关门大吉。一个普通人,对一个偌大的企业来说,你的贡献微乎其微。
很多人常常过分看重自己的贡献。就拿我来说,被公司选派驻村扶贫,原岗位保留。我走的时候,手头还有一大摊事儿没干完。当时我是真的有点高估自己的能力和重要性,“没有我,单位可咋转?”这是我当时的真实想法,现在看来,那时的我,多少有一些杞人忧天。
我驻村扶贫两年,基本是全脱产的,除了一年参加公司的民主生活会外,大部分时间我呆在村里。可在我离开两年多的时间里,公司就像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完全没有因为我的缺席,而停止转动。并且公司各项指标都能超额完成,一派政通人和、欣欣向荣的景象。
当时,我最大的感受是,我的工作其实没那么重要,也没有多少技术成分。谁都能干得了、干得好。与整个集体或者企业比起来,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微乎其微,甚至不值得一提。那一刻,我有一种巨大的危机感,如果我不学习,不成长,不敬业,不努力,随时都会被取代。
其实企业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一种自我进化的过程,企业也像人一样,别人都在改变,就你一个不愿改变,你有可能成为那个最先被淘汰的对象。接受新的不熟悉的东西,抛掉旧的、传统腐败的东西,而那些旧的东西,似乎已经深深的镶嵌进身体,要改变,要摒弃,肯定要伤筋动骨。
作为个人,一定要洞察事实,了解整个社会或者企业发展的趋势,抓住机会伺机而动。不是有句话说的好:“趋势来了,连猪都能飞上天。”在企业任何重大转折时期,如果呆在原来的舒适区内,而不愿意直面现实,一定会被潮起时的巨浪拍在沙滩上。
干一种工作太久,或者在一个地方呆的太久,就会喜欢上那个地方。因为安于现状本身就能获取一种安全感。面对陌生环境,很多人的第一反应紧张、恐惧、迷茫、怕自己干不好。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变化,也是一种生理上的变化,要学会斗争,和别人斗,也和自己斗。
任何东西都有利有弊,就像罗曼罗兰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窗的时候,会为打开一道门。”挑战往往与机遇共存。老辈人常讲的一个道理,“树挪一步死,人挪一步活。”你不走出去,不去直面,不去试错,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行呢?
现在来想,其实那些害怕变化的人,害怕走出舒适区内的人,对制度普遍抱有成见的人,何尝不像高尔基《海燕》里那些懦弱的海鸭,把肥胖的身躯躲在悬崖底下,惊恐看着天上划过的一道道闪电。只有勇敢的海燕,才会在闪电和雷鸣间高傲的飞翔。
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李笑来先生说过:“工作有两种状态,一种是给老板打工的人,一种既是给老板打工、同时也给自己打工的人。给老板打工的人,每天踩着点上下班,他们大多“磨洋光”喊“高价”。而给老板打工同时给自己打工的人,常常是把工作和成长并联的那一类人。
那些大声疾呼,“不公平,不合理”的人,更有可能是因为对以前的岗位念念不忘,对现在的岗位不满意。可如果按照另外一个逻辑推理,假若自己被换下来,往往说明自己的岗位并不重要。而假若你不但没有得到晋升,反而连原来的岗位都弄丢了,更说明了自己的能力不行。
能在原来的岗位上呆那么久,一方面说明运气好,另一方面说明自己被严重高估。除了庆幸,应该引发更多思考,“如何能做一个不被取代的人?”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最后成功竞聘此岗位,都是一种能力的彰显。
在竞聘这件事上,不外乎企业领导夹杂个人感情,这是一个很难界定的范畴。复习一下前边的内容,竞聘的目的是什么?是打破旧体制,接受新变革。使企业运转更流畅,利润最大化。可一个领导如果能站在变革的前沿,一切为了企业长远发展考虑,而他采取什么方法,在什么场景下做出决策,都是合理的。
便于工作,便于上下沟通,去掉中间环节,让工作更畅通,执行更快速,即使暂时会引起一些负面因素或者舆论,都是正常的。现实本来就是残酷的,不可能面面俱到,或者考虑到每一个人的感受。适者生存从来都是硬道理。
不断输入新鲜的血液,让人才快速流动起来,淘汰那些影响发展的人和设备,让企业轻装上阵,才能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走出去,打开自己,接受环境的变化,用知识不断武装自己。提升能力,就是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想要不被淘汰,就要适应变化,尽可能让自己成为那个别人无法取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