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绿茶 茶语微笑
小黑本上的最后一个童话。
一则日本童话,《麻雀的礼物》。
老头儿和他的老伴儿养了一只小麻雀。
老头儿心地善良,对小麻雀精心喂养。
老太太则相反,对小麻雀并不好,爱发牢骚爱抱怨,成天愁眉苦脸。
有一天,小麻雀吃了老太太的粉浆,老太太一气之下将它的舌头给割了。
小鸟痛苦地飞走了。老头儿回家,没见到小鸟,心里不安,来问老太太。老太太撒谎说,它跑了,飞到森林里去了。
老头就到森林里去找小鸟。
他又是吹口哨,又是给小鸟道歉,小麻雀才现身,并且带他到森林深处自己的家,变成一个仙女。
她款待了老头儿之后,送他回家,临别前赠他一大一小两口箱子,老头儿只要了那只小箱子。
等他回家,打开小箱子,发现里面是很多很多金币。
老太太听了老头讲的经历,生气地说,你应该要那口大箱子的!
于是,她不听老头的劝阻,第二天,自己找到森林深处去了。
她也见到了麻雀仙女,然后她向麻雀仙女索要那口大箱子。
她得到了那口大箱子,并扛着沉重无比的大箱子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群妖魔鬼怪跳出来,把她痛打一顿,直到老头来救她。
老头说:“你做了坏事,而且贪心,妖怪才会来袭击你的。”
从此以后,老太太就变了,她不再抱怨,不再发脾气,越来越善良、谦和,和老头儿安度晚年。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这个故事,怎么解读?
初读时,我立刻联想到《渔夫和金鱼》,觉得二者如出一辄,都是对于贪心的惩戒。
在《渔夫和金鱼》里,老太婆的欲望层层升级,从一个新木盆,到一幢新房子,再到世袭的贵妇、国家的女皇,再到海上的霸王,
这样一个典型的白日梦,反映的是人最本能的欲望的升级,从满足温饱到物质丰裕,然后就是权力——从奴役仆人,到管理国家,最后是掌控一切生灵的生杀大权。
此时,贪婪已演变为疯狂。
所以,作为惩罚,最终,她回到原点,坐在破房子前,旁边放着一个破木盆。
一篇童话即是一个白日梦,梦里有着梦者在现实中想得到却又得不到的一切。
《麻雀的礼物》这个童话故事更简单,似乎只是《渔夫和金鱼》故事里的一个章节。
越是简单的,背后可能越藏深义,此刻再读,我觉得不妨换一种方式换一个角度来解读。
如果用弗洛伊德的方法来解读,这是一个充满了性的象征隐喻的故事。
老太太是典型的已经过了更年期步入老年的妇女,面对衰老以及贫穷,因为她没有从此前的生活中习得智慧,爱发牢骚爱抱怨似乎也很正常,这是很多老年女性的悲哀。老头儿自然是她的抱怨对象。而那只小麻雀,在这里是男性性器官的象征。不满愈演愈烈,最后,在老太太的怨怒之下,小麻雀受伤而逃。老头儿去寻找小麻雀,遇到麻雀仙女,也就是他梦中的女神,毕竟,老头儿也有自己的欲求。
然后就是那个小箱子以及大箱子的选择。
在弗洛伊德的观点里,箱子通常是女性性器官的象征,小箱子是适合小麻雀的,老头儿自然选择了适合盛放自己的欲望的容器。
但是,老太太不满足,她要的是大箱子,这才是她想要的能盛放她的欲望的容器。
但是,惩罚来了,妖魔鬼怪从大箱子里跳出来,将她痛打一顿,让她从此低眉顺眼,谦和友爱,方得晚年幸福,人生圆满。
好吧,这就是人生真相——你得与生活和解,才能活得安宁。尽管这生活此前一点点摧残了你,此后将一步步地向你展露你生理上的衰老、你身边人的无能,带给你心理上的绝望,因为越到老年,人生翻盘的希望越渺,除非遇到神仙,比如说麻雀仙女,但她的礼物也大有玄机。
所以,你只有接纳这一切,且自我消化掉你内心对生活的不满与恶意,才能得到生活的嘉奖——安度晚年。
是不是很鸡汤?是不是很励志?
童话并不只是给小朋友看的,其实是给所有人看的。
因为,童话中虽然满是精灵古怪,奇迹与灵异,但其实也是人类生活的再现、变形与重演,从中,儿童可以学习社会规则、道德戒律、生存智慧,进而社会化。同样的,成年人则可以用它照照镜子,再次学习,再社会化,以及回归天真。
至少,我是这么看童话的。
PS:
这是小黑本上记的最后一个童话,今天敲到电脑里,那些纸就可以裁掉了,小黑本瘦身成功,我做自己的断舍离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