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偷窥》,霍尔·涅兹维奇著。“真人秀节目让美国人能够幻想自己通过成名的方式获得地位。普通人观看这些节目,看到类似自己的人,想象自己也可以上电视成为名人。观众不在乎参赛者经常被负面性地描述,重点是参赛者吸引几百万名美国民众的注意,这表示他们是重要人物。”
《皮囊》,蔡崇达著。在家人眼里,他是黑狗达;在前同事眼里(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新周刊》记者),他是达达。在他看来,写作”是让自己和他人‘看见’更多人、看见‘世界’的更多可能、让每个人的人生体验尽可能完整的路径“。对了,他还有一个身份是男装品牌”单农“的创办人。@蔡崇达
《盘中巴黎》,安娜·玛提奈蒂、菲利普·阿塞著。“拉贝鲁斯饭店的门厅里饰满了众多作家的肖像,德鲁昂餐馆里随处都可以见到法国小说家科莱特的身影,富凯饭店曾是许多作家享用午餐的首选之地,而意大利画家莫迪利亚尼和瑞士小说家布莱斯·桑德拉的影子依然徘徊在穹顶餐馆……”吃货们的巴黎。
《年轻可以一无所有》,薛涌著。“这就是我对当下一些年轻人的看法:你们老得太快,因为你们对自己成长的期待太急切,因为你们沉溺于虚拟世界,忘了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也许,我这个年过半百还一事无成的人做事太拖沓。但是,我不会因为年过半百而一无所成就放弃。”年轻人,别着急。
《向着白夜旅行》,迟子建著。“‘猪一饱了肚子就睡觉。’苏鸿达用手杖指着星空说,‘人不能像猪那样,要像头顶的星星一样。’‘星星是哪样的呀?’我们问他。‘星星是好样的!’苏鸿达说,‘它高高在上,光芒四散!’‘那应该是月亮才对呢。’有人嘀咕道。”(《东窗》)迟子建的中篇集。
《我的宠物是恐龙!》,土屋健著。白垩纪末期,小行星撞击地球,恐龙因此灭绝。就在那个时刻,时空出现扭曲,恐龙们穿越到现代了!面对从天而降的三角龙宝宝“小角”,恐龙迷、小学五年级生龙太没有惊慌失措,他跟随小角,兴致勃勃地开始深入了解恐龙的历程。找只恐龙当非人类同居伙伴,酷!
《屠猫狂欢》,罗伯特·达恩顿著。“本书探讨18世纪法国的思考方式。书中试图陈明的不只是人们想些什么,而且包括他们怎么思考——也就是他们如何阐明这个世界,赋予意义,并且注入感情。”这个“人们”,是寻常百姓而不是精英阶层;而且作者善于解读各种文本——这使这本著作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