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高原麦客
窗外传来《蒙古人》悠扬婉转的歌曲,我却还没有想好今天题目。思绪就像被打碎的线团,千丝万缕,难以连接。在文字中迷失自己,是常有的事情。
不是想不出写什么,而是喜欢那种在文字间漫步的感觉,像一个自由的人,游走在山水之间,走走停停。一边是烂漫的野花,一边是清澈的河水,我就是那个点缀画面的人。写,一旦带着某种目的,无法自我陶醉。
朋友发来信息,说:“要在题目上下功夫,它会提升你的浏览量,好题目就像好的外表,让人有忍不住靠近冲动。”试了几次,无功而返。那些明显带有挑逗性的,收割注意力的,让人浮想联翩的题目,就像神兵利器,也许会非常好使,但却背离了初衷。真不想让自己写的东西,同那些漫天飞舞的信息一样,题目充满尺度,而内容却一无是处。
也许,写作犹如做人。只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在笑来老师的专栏里,有一句话,值得细细品味“写对别人有用的东西”。自己写到现在,也只不过是做到了通过文字,对自我精神世界的一种释放,自说自话,完全不估计别人到底需要什么,从未考虑自己写的东西对别人是否有用?而一直把写作定位在能写上,只要能写出东西,就算对自己有所交代。
有人问我,如何能做到日更?我说不是在写文章,更像是一种心灵的漫步,没有了条条框框的束缚,才能写的这么持久。当然,写出有用的文章非常重要。能得到正反馈更重要,特别自己的付出能得到社会的肯定,最大限度的体现自己价值才是写作的目的。当这一切都遥不可及的时候,写作更像是一种自我的修补。
儿子下自习回家,暴躁的像一头横冲直闯的小牛,询问什么原因,他说:“今天情绪特别差,看什么都不顺眼。上课有特别吵,坐在后排,根本就听不见老师讲什么。下课,同学在一起不是攀比,就是嘲笑别人。我现在开始怀疑,当初自己是否选错了学校?每天跑那么远的路去上学,总感觉没什么收获,心里空荡荡的。”
我不知道怎么劝他,这应该是情绪正常的周期性波动。我对他说:“像你这种情况,我原来也碰见过。一个月,总有那么一两天,感觉特别的不顺,情绪因此变得非常糟糕。
在单位上班,工作和领导发生争执,下班倒车撞到了别的车,赔了二百块钱。回家开门的时候,才发现钥匙不知道丢到哪里。又折回单位找钥匙,不小心头撞到单位的玻璃门上,额头起了好大的一个包。”那是一个最灰色的日子,就好像所有的大门都对我关闭。可世上没有迈步过去的坎,所有的烦恼总会过去。”
我告诉他:“给自己三天时间,你会觉得今天的一切非常的可笑。不知道什么原因会令自己如此愤怒,但就是心里有一种无法排泄的怨气,看谁都不顺眼。外界的条件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路还是那么长的距离,人还都是那些熟悉的面孔。只是在特定时刻,心情因为外界的条件,发生了扭曲。其实什么都没变,变了的,是你的心态。”
儿子闷不做声,沉思了一会说:“可能是我的原因吧。”这让我想起《活出生命的意义》那本书的作者弗兰克尔的一段话:“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可能被剥夺”。弗兰克尔被纳粹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那一个个在面对死亡和痛苦时求生的画面。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其实打败我们并非外界的环境,而是自己面对痛苦时候的态度。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大多数人最终成为碌碌无为的普通人,是逐渐被生活打磨成它想要的样子,习惯生活中的麻木、冷漠、平淡,自己活成了平常人的样子。人来到这个世界并非全都是给别人表演,有时应该遵从自己的内心,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当我们变得足够睿智,足够强大的时候,别人是无法伤害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