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高原麦客
不可否认,当代的父母对孩子教育,已经上升到一个特别的高度。不惜花巨资上最好的学校。各种线上线下的辅导、加强班、兴趣班,挤占了孩子大部分的娱乐和休息的时间。同学朋友聚会,不像是为了叙旧和联络感情,更像是各家孩子的大比拼。
我家孩子上了什么兴趣班,你家孩子上了什么提高班。关于孩子的话题,或者关于孩子教育的话题,永远是大部分社交场合的主旋律。每一位父母都怕自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苦口婆心的唠叨,循循善于的教导,我们对孩子倾注了太多的心血。
我们认为那就是爱,父母为孩子天经地义。反过来,孩子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成就自己,回报父母,也是理所当然。反之,就是背道而驰,放任自流,或者违反普遍的价值标准。
作为父母,我们的这份爱,真的是无条件吗?前一段时间,和几个朋友闲聊之中,谈到孩子的教育。有位朋友一提起自家孩子,愤愤不平。他的孩子今年面临高考,现在的成绩处于全班中游水平。他觉的孩子学习成绩还应该再好一点。但孩子学习总不在状态,多少辜负了他的付出。
他说:“你不知道,为了把他从县城转到市里念书,我动用了多少关系,欠了多少人情,花了七八万块钱。为了陪读,我专门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夫妻俩轮流陪同。来回上百公里,快三年了,为了孩子,每天穿梭在县城和市区之间,几乎牺牲所有业余时间。”
“我要求不高,做人不能忘了本吧,学习不能太差吧,起码得排在全班前十吧。考个本省的交大或者政法学院,这是我给他规划的成长路线。只有进了一本知名院校,以后的就业和个人发展才会有保证。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愁的我整晚整晚睡不着觉。人家倒好,睡觉娱乐全不误,球该打照打。觉该睡照睡。今年高三,可我在他身上看不到丝毫的紧张气息。”
另一位朋友也唉声叹气,他的女儿两年前考取本省的一本院校。我问他:“别人替孩子高考着急,你家孩子都考上大学了,你应该偷着乐才对,怎么也愁容不展呀?”
他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以前我也觉得,孩子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有了本科文凭,起码就业不用发愁。孩子上次回家,我们聊天,才知道他们班有大约60%的人,都准备考研。我一听就急了,人家都准备考研,你咋想的?。”
“我女儿却不愿意考研。说她不和别人挤考研的独木桥,她另有打算。我问她什么打算。你猜人家怎么说,她说她要先就业,走上社会干几年,看看社会怎么发展,以后再决定是否考研,走上社会才是更高层次的进修。我说那黄花菜都凉了,人家却说,她年轻,有的是时间。”
“唉,别提了。现在的孩子真是无法沟通。父母为了孩子,而孩子把父母的好心当成驴肝肺。说了几回,人家根本不听。我彻底不管了。她爱咋地咋地,以后成龙变蛇,是她的事情。”朋友的脸上,流露出无奈的表情。除了心里同情,我竟然不知道如何安慰。”
另一位朋友的故事更让我们困惑。他晚婚晚育,儿子今年上三年级,成绩中等偏上。他给儿子报了三个课外兴趣班,每周还要亲自开车送儿子去市里上加强班。我说:“你这哪里是养孩子,分明是要打造一个变形金刚出来。”我们几个呵呵大笑。
谁知道他却说:“那是我们在县城,感受不到那种危机。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现在的孩子,哪个除了正常的上学,不报几个兴趣班。并且人家孩子科科优秀。和几个家长交流,才知道和人家孩子有多大。人家一说,孩子都过了什么级别,参加了省上的大赛多少场。”
“说实在话,虽然一直在抓,感觉都有点不知所措。每晚陪孩子上兴趣班到十点左右,每个星期要去市里上加强班。一家人围着孩子转。有时觉得孩子辛苦,恨不能自己上手,可学习的事儿又不能代替。我还有九年到十年的时间要熬,你们算是解放了。你说我们这么辛辛苦苦为孩子,孩子能体量父母这份良苦用心吗?”
所有的父母都把孩子视为艺术品来创作,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孩子加以雕琢。总认为,我的孩子必须上大学,必须就职最好的单位,必须成为最优秀的人。所谓“一人升官鸡犬升天”。孩子念书、考学、就业,不仅为了自己,更多是让父母获得某种身份地位上的满足感。
父母的爱变成了使孩子表现而给与的爱。就像我一面给你爱,你一面通过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我们,才能得到更多的爱。“我爱你”从来都是有前提的,你必须按照我的要求,甚至按照我希望你要活成的样子,选择或者奋进,我就会更加爱你。
甚至有些父母,就直接把孩子的表现和学习成绩量化成金钱和物质。你如果按照我的说的去做,你就能得到多少金钱或者物质奖励。你考试达到多少分,你会得到多少现金奖励或者物质上的满足。甚至和孩子的零花钱挂钩,每超一分奖励多少,每降一分扣多少钱。
不可否认,这样的方式或多或少,激励和刺激过孩子。孩子也为了诱人的奖励,想着法儿勤奋过,努力过。你有没有发现,在这种精英主义的教育下,或者唯情主义的教育下,我们和孩子之间的爱,变的不再那么单纯。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抱持一颗功利心。
这种有条件的爱就像硫酸、像毒品,侵蚀孩子各种标准,比如价值观,比如道德观,比如奉献精神。甚至整个社会,在这种附加了条件的趋势下,成了唯情主义、相对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天堂。道德主义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整个道德生态正遭受质疑和冷眼。
前一段时间细读《品格之路》,其实品格的含义一直都在发生变化。现在它不再强调无私、慷慨、自我牺牲。而强调或者放大了,自我控制、勇气、适应能力、顽强,个人英雄主义。
美国作家约翰逊在一本书里写到:其实有能力战胜困难,但是整个人生波澜不惊,没有任何成功或者功劳值得炫耀,回顾往事时依然会发现自己毫无价值。生活的目的不是幸福,而是一种神圣的使命。我们不仅要追求快乐,还要有更高的目标、正义与美德。人不仅仅为自己而活,还应为更多的人而活,我们有提高自己道德标准的责任。
吴军老师在他的《硅谷来信》中,有一篇谈到子女教育的问题。他说:那些上过名校的人,用了最好的高等教育资源,需要为社会多做一些事情,多一些社会责任感。仅仅是为了谋生,找一个收入还不错的工作,只为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甚至把自己的付出和爱,当成一种交换的条件,实在是一种浪费。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每年在全美大学中有个抽样调查,用来分析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1966年,80%的人希望建立有意义的人生观,今天不到40%。42%的人渴望拥有大量的财富,到1990年,拥有这种想法的人达到74%。
谷歌的词汇工具,通过扫描近十几年来的各种报刊、书籍、出版物、词汇的使用频率,可以看到,这十几年,“自己”、“个性化”、“自由主义”、“我行”、“我第一”、“我能自己搞定”关于个人的词汇使用频率急剧上升。而“社区”、“分享”、“联合”、“合作”、“公益”、“品格”、“良知”、“勇敢”、“感激”、“谦虚”这些词汇的使用率急剧下降。
今天看来,我们所追求的自由主义,以交换的方式获得物质生活的满足,却让我们的内心极度的空虚和惶恐。即使你富有、成功、有影响力,只为了自己,或者极少数人活着的人,对社会的贡献极其的渺小。而那些为了机构或者整体利益,牺牲自我,奉献自我的人,才是最充实、最幸福、最值得尊敬的人。
约翰逊去世之后,全英国人深切的哀悼他。威廉.杰拉德.汉密尔顿说:“他的身后是一个断层,不能也无法被填平。约翰逊虽已故去,像他这样的人不可再求,没有人和他相提并论。”同样都是人,同样都会死亡,有人轻于鸿毛,有人重于泰山。
其实每一个父母都是孩子最初的心灵导师,应该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让孩子从父母身上,不仅看到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也要看我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会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而不是把创造和付出,当成一种满足私利的手段和方法。
少一些有条件见的爱,多一些奉献,多一些良知,多一些社会责任感责,在通往美丽人生的道路上,让我们一路蹒跚前行,痛并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