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庸
《傲慢与偏见》由误会出戏,达到两者仇视的地步,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人民文学出版社,廖辅叔译)把误会推到极端的边缘,出了人命。宰相的儿子斐迪南爱上了民间姑娘露意丝。露意丝的父亲坚决反对,是因为担心这种高贵人家的儿子必定会变心,而且等级的界线无法逾越。斐迪南的父亲自然也反对,为了做一桩政治交易,他希望儿子娶某公爵从前的情妇为妻。斐迪南不理会父亲,继续与露意丝交往,他不怕任何障碍,认为崇高的爱情能够战胜一切。宰相只得亲自出马干预儿子的爱情,他先是辱骂露意丝,接着威胁她。这是这类故事的习惯写法,门第不相符的恋爱,父母双方定然要干预,往往“高等”一方的家长直接出面威胁,如《茶花女》、《霍乱时期的爱情》等,《阴谋与爱情》也不能免俗,只得走这个套路。这个故事里面,宰相亲自出马,自然较为稀罕,这个干预为以后产生致命的误会作了铺垫。宰相随后逮捕了她父亲,又派秘书通迫她写一封情书给宫廷侍卫长,作为交换条件,她的父亲可以获得自由。露意丝救父心切,只得照办。之后宰相故意把此信落在儿子手里,斐迪南看后,十分伤心,对露意丝产生了憎恨。这个憎恨来源于误会,如果不是这个误会,按照两个年轻人的性格逻辑发展,很有可能获得成功。但是这个如果被误会剔除了,只剩下了憎恨。斐迪南不屈不挠的个性决定了他不成功宁愿死的逻辑走向,他找到露意丝,不分青红皂白,着她一块儿喝下毒药,喝了药露意丝才说出真相,斐迪南后悔已经无用,毒药夺走了两个年轻人的生命。读者也许认为露意丝为什么不在喝毒药之前说出真相?这恰恰表明了她对他的深爱,她看到由于门第的悬殊,两人不可能结合,加上未来公爹如此凶神恶煞,她早已动摇,并意识到如果非要这样,只会带来灾难,既然如此,还不如去阴间合苍罢了。
这是误会产生的大悲剧。
“误会”这一手法在传统文学中运用得较多,通常维系着整个故事的心脏,一旦误会化解,故事也就结束。这些误会带有偶然、巧合以及夸张的特性,现代的评论家对此多有微词,认为如此这般容易把生活过于戏剧化、简单化。其实未必,要是驱除了偶然性,小说的趣味就会降低,可看性必然受到影响。巧合、误会毕竟是小说与生活之间的润滑剂,很大程度上维系着人与入之间的交往。那些现代小说,同样也凭借误会发生效果,只是现代作家比较注意克服它们的戏剧性、简单化的一面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