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每个妈妈都要懂点心理学

时间:2020-10-18 15:40:34    来源:
文/绿茶
 
做母亲是需要学习的。
这些年,感觉自己与女儿的相处融洽轻松,孩子的成长也不错,我觉得与自己的不间断地学习密不可分。女儿出生后,初为人母的我只是一味欢喜,用本能喂养孩子。后来,我在一家名为《心理辅导》的杂志社工作,开始接触心理学,觉得非常神奇,一方面自己个人的成长受益,一方面也为自己做母亲增加了不少能量。
 
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安全感的建立最为重要,此时,作为她的照顾者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理解、接纳她的恐惧,助其建立安全感。
安全感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但是过于强调安全,反而会损害孩子的安全感,在这方面我是有教训的。
那时,我们都觉得孩子的安全第一,所以特别强调这个。好处是孩子学习到谨慎细心,不太好的一面是由此而变得胆小。我记得在女儿上小学后,我们搬到了新家,她有了自己的房间,我们计划让她睡到自己的儿童房。一开始都是到她的房间等她睡着后我们离开,以为慢慢地她会习惯一个人睡,可是,后来发现,如果她中途醒来,就会爬起来,再到我们房间来。
为此我煞费苦心。我跟她说,小朋友长大了都要睡自己的房间,你看你的房间这么漂亮,灯也漂亮,睡在这里多好啊。
可是我怕。女儿说。
怕什么呢?我问她。她嗫嚅了一会,说,我怕黑。
那我们开着灯睡觉吧。她答应了,过了一段时间后,我看到她可以安然入睡了,就在她睡着后关了灯。可是,等她醒来发现房间是黑的,就会哭着爬下床,到我的房间来,故态重演。
为了消除她对于黑的恐惧,我带她到楼顶看日落,感受天色变暗,最后沉入黑暗的过程。
我给她解释到了晚上,太阳落山才会黑,但仅仅是黑而已,这并不值得怕。
她似乎是好了一些,但是仍然不喜欢一个人睡。我就作了一下调整,平时一个人睡,周末可以跟我们睡。
然后,我和她聊天,问她一个人睡最怕的是什么。
她说怕有怪物。
什么怪物?
一只巨大的蛛蜘。在天花板上。我怕它会跳下来。
你是在哪里看到的巨大的蜘蛛?
《哈利波特》。
哦,我知道了,女儿上小学后开始看《哈利波特》,那是她独立阅读的开始。后来电影上演,我也是第一时间带她去电影院。她喜欢这个神奇的故事,但是,3D效果的大蜘蛛却成为她恐惧的源头。
为了消除她的恐惧,我给她讲各种昆虫的故事,比如蝴蝶、知了、螳螂,它们的形状、生活习惯。但是,知识的丰富并不意味着情感上能够接受,女儿仍然对于昆虫类都比较害怕,尤其是蟑螂。
现在,我已接受了她的害怕,充许她的害怕,因为害怕也是我们应该有可以有的一种正常心理,只要不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即可。
 
和孩子平等地交流、沟通
基于对孩子的理解,我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一直很畅通。即使有发生冲突的时候,冷静下来就能平稳过渡。比如在她读小学时,有一次,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我和女儿发生了争执,当时两个人说话都带了火气,有点冲,女儿气得回了自己房间,然后把门关上,不让我开门。
这种情况下,一般的家长就会继续敲门,不开门不罢休。我放弃了这种情绪上的对抗,而是自己该干嘛干嘛去。等我把手上的事做完,情绪也好多了,就写了一张纸条从门缝底下塞给了她,对自己刚才的失态言行表示道歉,同时写道,能不能原谅妈妈?如果能够,就在纸上画个笑脸,如果不能就画个哭脸。
当做妈妈的放低姿态,伸出橄榄枝,孩子很快也会呼应。不一会,女儿从门底下也塞了一张纸条出来了。我一看,上面画着一张笑脸。
得到她的许可,我这才去敲门,她开了门,脸上带着有点羞涩的笑,然后我们就刚才发生争执的事温和平静地商议一下,终于达成共识。
 
让她随心所欲地愉快玩耍,成为手工达人
女儿从幼儿园时代开始就特别爱做手工,我给她买各种彩色的纸,剪刀,胶水,她用它们折星星、剪花朵,家里的玻璃瓶都装着她手折的星星,墙上常粘着她剪的画。
她的手工作业总是受到老师的表扬,放在班上做为展品,这让她越来越自信。有一天,她突然说,妈妈,我要做一条裙子。
你怎么想到要做裙子?我问她。
她指着自己穿着的一条牛仔百折裙,说,我看了它觉得我应该做得出来。
那是我给她买的一条裙子,她很喜欢。没想到居然激起了她给自己一条百折裙的想法。当时她读四年级,虽然平时爱手工,但是做衣服还是第一次,我对她的能力半信半疑,但尝试肯定是好的。于是,我陪她一起到小店买了花布,回到家,就看她坐在餐桌上,对着那条牛仔裙研究,然后自己量了花布的长宽,又拿出纸和笔在那里计算、画图。
她做这一切的时候,我只是看在眼里,并不去干涉,让她折腾。
没想到她真的就把那块花布变成了一条漂亮的百折裙,折子分布均匀,腰身合适,虽然针脚粗了一点,但是不细看也看不出来是手工缝制的,因为花朵的图案压住了针脚。
五一的时候,我带她去江滩玩,她就穿着那条自己做的花裙子,同行的朋友问这漂亮的裙子是在哪里买的,听说是她自己做的,都表示惊讶和赞赏,而她一脸的成就感。
为了表示对她的鼓励,她爸在电视购物频道给她买了一台电动缝纫机,后来,她用这台缝纫机做了好几件衣服,还给小狗嘟嘟也做了衣服。
当她做手工的时候,十分专注,而且动手的同时也在动脑,孩子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我觉得这比上十个培优班都有用。
 
理解孩子的孤独,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身为独生子女的一代,注定会有些孤独感。有一年暑假的某一天,女儿本来和小朋友约好了一起去玩,但是小朋友要跟爸妈去走亲戚,女儿落单了,就哭了起来。
那个时候,她的爸爸忙于自己的学业,陪伴女儿的主要是我,纵然我是全情付出,但是母亲也只能是母亲,我知道,孩子也需要同龄小伙伴的陪伴、嬉戏、玩耍,这是一种情感上的需要。
有一天,女儿对我说,妈妈,我想养一只狗狗。
这可真的是一个挑战,几乎所有人都会说,唉,养个孩子都觉得累,再加一只狗,那不是更累?
我也很犹豫。但是,看到她眼中的渴望,而且她已经不是第一次提这个要求了,也许,养一只狗也是可以的,它可以替代性地满足孩子对于陪伴的需要,对于情感的需要。
养狗狗可以,但是你得答应我,给狗狗洗澡这件事必须是你做。而且你要训练狗狗在固定的地方大小便,不准在家里到处拉。
好的。她说。
她在她爸的陪同下买回了一只小狗,这就是嘟嘟,一只西施和蝴蝶的串串。
为了这只狗,她付出良多,当铲屎官,带它去打针办证,给它喂水喂狗粮,带它出去遛弯儿。女儿对它满满的爱,跟它说话,教训它,和它玩耍。
嘟嘟的到来确实也给了我们很多快乐,女儿的性格一开始是有点内向的,嘟嘟来了后,她跟它说话聊天,带它出去遛,这对她的性格都有改变。
有一段时间,她经常带着嘟嘟到学校的遛狗角去玩,那是一个驾校空旷的练车场,旁边有树林,周围的养狗人士都在晚饭之后聚集到这里来遛狗。当小小的女儿带着小小的嘟嘟出现在这里,顿时成为大人们的焦点,他们都爱逗她和她的狗。问她,你的狗叫什么名字,你叫什么名字……她很大方地告诉人家,一点不怯场。听人家讲各自的养狗经验,让她知道怎么照顾自己的嘟嘟。和别人家的狗狗玩耍,听狗狗的主人讲那些狗狗的故事,她很开心,性格变得越来越阳光开朗。
过春节,我们到亲戚家拜年,亲戚家刚好也抱了一只小狗,女儿就自告奋勇地给那只小狗洗澡,看她蹲在卫生间熟练地给小狗洗澡、吹毛的,亲戚一个劲地夸她能干。我也发现,通过养狗狗,女儿学会了给与弱小者以爱、照顾,懂得了承担责任。
时隔十年,当我问女儿,你觉得妈妈对你最好的地方在哪里?
她笑着说,让我养了嘟嘟。
现在嘟嘟还在我们家愉快地生活,女儿对它说,你要一直活着哦,等我结婚的时候给我当伴娘哦。
我听着呵呵地笑,这也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愿能够实现。
 
用心理学知识武装自己,做一个有信息量的妈妈
有一次,她们学一则古文,《纣为象箸》,写的是纣王用象牙做的筷子,他的叔父箕子感到恐惧。箕子说,由此象箸可以预见纣王以后一定会用犀牛角做的杯子,会日渐奢糜最终亡国。而事实果然如此。
我想起心理学中有一个意义与此接近的概念,狄德罗效应,说的是法国的大思想家哲学家狄德罗在得到一件新的睡袍之后,开始觉得家里的地毯、家具都陈旧简陋,从而生出想要更换以配得上这件华美的袍子的心理,于是,他将睡袍转送了他人。后来人们就把这种为了与之相配更获取更多之物的心理叫狄德罗效应。
讲完故事,再讨论一下当下的时尚,人们的消费观、生活观,以及各自的利蔽,我相信女儿会记住的不仅仅是这两个词,而是由此延伸引发的各种问题。
女儿初学英语时,常常记不住单词,或者是今天记明天忘,于是我就给她讲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并且把这个曲线画在在纸上贴在她的书桌前,让她掌握复习的时间,从而合理地复习,高效地记住单词以及其他知识点。
女儿因为参加艺考,有长达9个月的时间没有参加文化课学习,后来在三个月的时间里赶了上来,她掌握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在引导孩子的学习上,父母最好要能做到授之以渔,一千句唠叨抵不上跟她讲一个她能理解并臣服的道理。这就是我的体会。
现在,女儿在中央美术学院读书,对于她学习上的事,基于一直以来的信任,我基本上不用操心,因为很早我就跟她约定,读书是你自己的事。
女儿在拿到奖学金后送了我一份礼物,一支雪花秀的睡眠面膜,她希望我美美的。我笑着对她说,女儿的优秀才是妈妈最好的护肤品。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