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小祺的社交,我们可谓是煞费苦心。
最常用的招数,是扛他去办公室。办公室的同事们热情十足,半数以上都是经验值超高的姨妈们,见小家伙来,都会过来打招呼。这正是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让他多见生人,争取做到习惯成自然。英语组徐老师的小孩乐哥就是这样的,丝毫不怕生,可谓是小祺的榜样。
刚开始去也怕,委屈得大哭,慢慢地就好了,后来路过办公室,我并没有进去的打算,小家伙也莫名的兴奋,踢着小腿,冲着办公室喊,表示要进去。甚至有时准备离开办公室,已关了门,还非要下来,趴在门上敲,用敲门声和哭声,表示不舍。
但是办公室里并没人呀。
学校里除了老师,主力军当然是学生,那些风华正茂的学霸,是很适合让小祺提前去见识见识的。于是好多地方就会常常看到小祺出没了:色彩鲜明的篮球场,好多帅哥为了肌肉挥汗如雨的健身活动区,田径场,出了好多状元的状元广场……
总之人多好玩的地方就有小祺。
前几天社团招新,我们也带他去了,围观了街舞社,音乐社,跆拳道社(不懂是不是叫这个名字?)……大家见笑,一切为了小祺的社交。
自从当了父亲,见到抱着小孩的陌生人,再不能像以前那般旁若无人悄然而过了,一定会露出惊喜的神色,然后慢慢走进,寒暄一番:“哎呀,好可爱的小哥哥/小姐姐/小弟弟/小妹妹!”就算发现认错了性别,分错了年龄,也无妨,仿佛这些错误在父母那里,都是得到允许的,甚至还可以很自然地转为夸赞:“呀,原来是哥哥呀,长得好秀气!”
甚至见到有人在遛狗,都要多看几眼,不自觉就来一句“好可爱的狗狗!”
就这样,我们乐此不疲,几近走火入魔!
尽管起初只是我们大人相聊甚欢,而小祺对眼前的一切似乎丝毫不感兴趣,只是扭转过头,默默地注视着远方,若有所思,但小脑袋瓜在想些啥呢?
一回生,二回熟。小区内的跟小祺年纪相仿的小孩子,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他阿婆带他下去玩的频率又高,慢慢地也就有了几个固定的玩伴,可以一起捡树叶分享(分来吃),一起去文博帅府滑滑梯,一起去三栋楼后面的小桥上面喂蚊子……
我们可以感受得到,小祺是慢慢学会享受这样的玩乐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主动示好,都会得到笑脸相待的。前几日逛万达,小祺看到一个小哥哥,好奇地盯着看了几眼,叫了两声(他目前只会这种打招呼的方式),小哥哥却不甚友好,用眼神表示不悦。我只好抱着他离开。只希望他不会觉得委屈。
唉,我忽然醒悟,这世界哪里是只有阳光,而没有黑暗的呢。成长的过程,一定是苦乐相随的呀。
但是有一点,希望他能明白:用你的真诚,去结识更多有趣的灵魂。这是毋庸置疑的。
大白话就是:小祺还是要多去跟别的小朋友玩哈,别怕。有爸爸在。
洛阳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