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IOS下载

扫一扫小越美文网APP好词好段摘抄大全

欢迎访问小越美文网 阅读最新散文诗歌 下雪了作文

寓言诗人拉封丹之墓

时间:2020-10-18 15:55:14    来源:
1695年2月9日,让·德·拉封丹在法兰西学院参加完会议后回到他下榻的埃瓦特旅馆时,突然感到身体不适。死亡的苦恼再次缠住了他。他写信给自己的朋友莫克鲁瓦,字里行间充满了因宗教引起的焦虑和对宗教的笃信:“噢!亲爱的朋友,死亡并不可怕。不过,你想到没有,我要接受上帝的审判?你也知道,我是怎么生活的。在收到传票之前,来世的大门也许已经向我敞开
 
 
来世的大门果然向他打开,但那是两个月以后的事情。据说,拉封丹最后一次出门是4月10日复活节,那天他到圣厄斯塔什教堂作了祷告。1695年2月
 
 
13日,寓言诗人拉封丹死去,死因不明。去世后,拉封丹被安葬在巴黎市中心的“无辜者公基,后来这个公墓在1780年取缔。关闭之前,他的遗骸被挖出来,与其他一些人的遺骸合葬于卡塔孔布地下公墓。那儿原来是一个采石场,但是早已废弃不用,就改作墓地。1818年,拉封的遗骸再一次被迁移,辗转到拉雪兹神甫公墓里。拉封丹的坟墓修得很气派,在三层基座上,放着一具大理石棺材,棺材上刻有“拉封丹”几个字。石墓基座的左两侧,镶有青铜的浮雕板,如果仔细辨认,可以看出是一些形态各异的动物形象应是拉封丹寓言中的某个场景。但是,这个墓里有没有拉封丹的遗骸,一直很有争议,而且持否定意见的占多数。
 
 
记得哲人黑格尔说过,一个伟人死后,人们对他的评价起码要变换两次以上那么我们也许可以再加上一句:许多伟人死了以后,他们的遗骸也至少要迁移两以上拉封丹何许人也?为什么要在他过世一百多年后把他的遗骸移到拉雪兹神甫公墓?拉封丹(1621-1695)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代表作家之一,也是蜚声欧洲的寓言诗人。他出身于香槟省一个水泽森林管理人员的家庭,幼年在农村度过,因此对大自然有浓厚的兴趣。19岁到巴黎学习神学,后来改学法律,曾获巴黎最高法院律师职称。但是他不愿意从事法律方面的工作,却愿意潜心写诗。
 
 
拉封丹是一位对各种体裁都能运用自如的诗人,曾写过悲剧、喜剧、哀歌、民歌、故事诗等,但是他在40岁以后的1689年到16年创作的《寓言诗》,却是最为突出、最有生命力的成就,从而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寓言诗》共12部,239首,题材绝大部分取自《伊索寓言》、古希腊罗马、印度寓言家的作品以及民间故事。他的寓言诗主题“都能在当今现实中碰到”,“这些寓言是幅画卷,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其中得到描经可见,诗人明确地把反映社会现实作为自己创作的根本目的。他借林中的百兽描绘17纪的社会现实,从而使《寓言诗》具有很高的和认识价值。他曾在他写的《寓言诗序》里说将我的这部作品写成庞大的喜剧,洋洋大观一百幕借全世界这大舞台演出赤裸裸的教训只会叫人讨厌讲讲故事,故事里边就有箴言。
 
 
拉封丹的寓言继承了薄伽丘《十日谈》的传统,成为法国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为法国人民喜闻乐见。历代作家对《寓言诗》多推崇备至,认为从对现实的反映角度出发,在古典主义作家中,它可以和同时代的文化巨人莫里哀的戏剧相媲美。莫里哀(1622-1673)通过戏剧辛辣讽刺社会现实,而拉封丹以他寓言的深刻内涵抨击社会黑暗。巧合的是,莫里哀死后与拉封丹比邻而居,他们墓地所在的路也被称为“莫里哀与拉封丹街”。
 
拉封丹的寓言诗读起来顺畅自然,朗朗上口,所以历来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像乌鸦与狐狸》、《知了与蚂蚁》、《狼与羔羊》等为众人耳熟能详。完成这部著作以后,拉封丹已经是73岁的老翁了。他的寓言诗,与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诗一起,构成了世界寓言作品中最高的三座丰碑。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