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匪石
餐饮 分割线
4
且说临邛首富卓王孙得知县令的好友来了,还听说此人以前还是皇帝的侍从官、梁王的座上宾,而且还是名噪京梁的蜀地才子。卓王孙当然要出面宴请于他了,一则是为王吉这位父母官给足面子;二则也是略尽地主之谊。
卓王孙这么想当然是王吉所希望的,他能听到司马相如的种种美谈也是王吉安排人放出的风声,这仅仅是他导演的这出大戏的序曲,精彩的还在后面呢。
王吉把司马相如安排在都亭(县政府招待所)里住下,让他闭门谢客,甚至连王吉的几次拜会都避而不见,这当然是故作姿态,是演给卓王孙下看的。这样几次三番,等吊足了卓王孙的胃口,司马相如终于答应去卓府做客,卓王孙大喜过望,马上在府上大摆宴席,盛情招待司马相如。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都喝得脸红耳热,王吉开始卖关子了,夸说司马相如的才华如何了得,而且琴操的记忆如何如何的好。
卓王孙自然要邀请司马相如表现一番,让座上的宾客们一饱耳福。
司马相如结结巴巴的左右推辞,这倒不是说他紧张的说话结巴,而是他本来就有严重的口吃,同时也要故作一下姿态,以示自己谦谦君子的形象。
几番推辞后,司马相如就自然要露一小手了,让大家见识一下他的本事,这当然是次要的,真正的目的是要用琴声去铺垫和实施他们最终的诱骗计划。
司马相如先弹了一首曲《高山流水》。
谁都知道,《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是寓意知音难寻和知音之间的惺惺相惜之情的,司马相如弹奏它的意思也非常明确,就是表明他是在寻找自己的知音。那么,他要寻找的知音在哪里?这堂上堂下有他的知音吗?有,她就在帘子后面!
在此之前,王吉已经让人私下里买通了卓文君身边的丫鬟,对司马相如的才情学识,翩翩风采和他写的那些名噪京华的诗赋文章,大加赞佩,称羡不已。而此时,丫鬟已经带着卓文君隐藏在宴会厅的珠帘后面悄悄的等着司马相如弹琴呢。
司马相如弹的很好,技法娴熟,行云流水,琴声悠扬,余音绕梁,珠帘后面的卓文君也听的明白,她本来也是操琴行家,自然能听得懂这首曲子的高情雅意。倾听着悠扬的琴声,沉静在美妙的韵律里的卓文君爱屋及乌,已经对操琴者司马相如有了些许好感,不由自主的拨开帘子,想看看此人究竟何如?
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得了:但见司马相如犹如玉树临风,风采翩翩,俯仰之间,神采飞扬……卓文君心动了,他这游龙戏凤的十指,拨弄的哪里是绿绮琴弦,分明是我跳动不已的心扉啊!卓文君的心里暗潮涌动,有些受不了了,不管是堂上还屋里的人们醉了没有,反正我卓文君先醉了。
醉了的人不止是卓文君,还有司马相如,当他瞟见珠帘后面沉醉在他的琴声里的卓文君时,更是为之惊为天人,且不说卓家有万贯家财,就是这么一个红唇白齿,姿容娇媚的绝代佳人,就已经让他的春心如潮,拍岸而来了。
但是,司马相如没有让汹涌的心潮淹没自己的神志,他知道仅仅靠一曲《高山流水》是不够的,要想拿下帘子后面的这位佳人,他还需要祭出自己的杀手锏。
司马相如正了正身,镇定自若的调整了一下琴弦,又弹起了一首曲子。
这首曲子是他专门为卓文君创作的,更确切的说是专门为诱骗卓文君而创作的,这是王吉和他的整套计划中精彩的部分,曲名叫做《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5
凤凰和龙、麒麟一样,都是古人因为敬畏天地,或是满足某种渴求而臆造的神灵动物。在古人的词典里,凤凰是两种鸟的合称,雄性为“凤”,雌雄为“凰”,凤凰一般是同时出现的,并且像鸳鸯一样,常常比喻男女思慕和相守爱情,当然,用凤凰比喻的爱情看上去更为高雅纯洁,不染凡尘。
司马相如把这首《凤求凰》弹奏的悲伤哀怨,如泣如诉,明确表达了他心中的渴望。曲子的大意是:一只遨游四海“凤”,厌倦了世事是纷繁复杂,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想寻觅和他心心相印的“凰”,去过充满爱情的日子。在没有遇到那只凰鸟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现在,他知道有一位淑女正在闺房里住着,因而我对她的思念折磨着我的心肠。什么时候啊,我才能够与她比翼双飞,一起翱翔?
告白是如此的直接,目的是如此的明确。
只可惜座上的卓王孙等人听不懂这弦外之音,也不明白这其中的玄机奥妙,还傻呵呵的拍手称快呢,当然,他很快就高兴不起来了。
能听懂这曲子而且明白其中深意的只有卓文君。她或许现在还不能确定司马相如的这首曲子是为他而创作和弹奏,但他听出了司马相如这只“凤”为了寻找自己的“凰”是多么的苦逼悲伤,肝肠寸断。卓文君是一位文学和艺术造诣很高的女子,她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再联系到自己年轻丧夫,寄居娘家的不幸的人生,一种同病相怜的感情油然而生,她与司马相如现在的处境何其相似?
不得不说,这是一首多么多么动人的爱情心曲。
司马相如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感动了自己,或许,此前这首曲子是王吉和司马相如为了“赚取”卓文君而设计的连环计谋中的一个环节,但此时的司马相如在弹奏吟唱的过程中,联想到自己从小志向高远,饱读诗书文章,游历万水千山,曾为王侯宾客,到头来却是世事无常,命途多舛,历尽沧桑,现在自己已经是三十六岁的人了,仍然一事无成,寄人篱下,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现在,在他看见如花似玉的卓文君之后,他是真的动情了,更何况像他这样一个能写出一流文赋、能弹奏出一流琴瑟的人,他的内心世界一定是丰富多彩的,因此,这何尝又不是他此时此刻真实的心灵渴望和真情告白呢?即便他起初的目的并不纯洁,但现在他已经假戏真做了,而这样假戏真做的杀伤力会更为强大,谁又能抵挡得住呢?更何况是死了丈夫,寡居娘家,正值青春芳华的卓文君呢?
司马相如的感觉一点没错,于卓文君而言,这首《凤求凰》简直就在给她在“对症下药”。
帘子后面的她真真切切的听出了这首曲子的弦外之音。
想起了自己的人生遭遇,虽然她现在在娘家衣食无忧,养尊处优,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也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需要一个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夫婿,更需要一个志趣相投,心灵相通的人生知音,而眼前的这位是如此的才华横溢,风雅绝伦,这不正是她梦寐以求的如意郎君吗?对她来说这简直就是天赐良机,如果错过了,今生今世还会有这样的际遇吗?那么她一定会遗憾终身的。
此时的卓文君在心里已经彻底沦陷了,她是真心喜欢这个司马相如,想到自己虽然才貌双全,但毕竟是一个二十岁就守寡的女人,在心里担心自己配不上他……
正在卓文君心有千结,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她的丫鬟不失时机的在她面前推波助澜的怂恿她,告诉她既然是心之所向,就该义无反顾,建议她马上跟司马相如私奔去他家,到时候木已成舟,谁也无法拆散你们这桩美满的因缘了。并全心全意的帮她出主意想办法,为她的私奔打通关键,铺平道路。当然,这个丫鬟此前已经被王吉的人买通了,她所做的这一切当然都是王吉计划中的环节。
卓文君不再犹豫了,她不想让自己错失良机而遗憾终身,于是定下决心,就在曲终人散的这天夜里,义无反顾的跟着司马相如连夜私奔,来到了成都琴台路上他的家里。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