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分享钱钟书语录,有这么一段:“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我属于第二种。为了让那串葡萄好看鲜亮,我必是先把不好的吃了,然后原来新鲜的也蔫了。
人们通常认为第一种人是乐观主义者,因为他吃到的总是那串葡萄里当下最好的一颗;第二种相反。钱钟书则认为第一种人的美好只在回忆里,而第二种人时时保留着希望。但作为第二种人,其实并不为着希望,而是为着完美。
把品相相对不好的葡萄先吃了,其实是为了让整串葡萄看起来更完美。那些勉为其难吃到肚子里的葡萄,是为了成全那些剩下的部份。反正吃下去的别人看不见,就会以为那串葡萄原本就毫无瑕疵,而葡萄的滋味只有自己知晓。
每回到花店订花,花艺师也会习惯性地对花瓣做一些修整,把稍微枯萎或残破的花瓣摘掉,这样整束花看起来就完美无暇了。至于那些不太新鲜或品相不好的花,花艺师要不就把它制成干花,要不就把它带回家,将就插在家里。
对待剩菜的态度也是相似的。第一种人估计是不留剩菜的,好的吃了,不好的倒了。第二种是先把剩菜吃了,把新鲜的留起来;等剩菜吃完,新鲜的也变成了剩菜。更有把剩久些的先吃,再吃刚剩的,这便永远吃不到新鲜的了。
(作者:秋水无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