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赵宪宇
历史上,老二一直被赞美,
民间也传说,老二聪明。
老二现象,深入人心。
现在,允许二胎,
老二又回来了。
很多老二,
很出名,
孔子,孔仲尼,孔老二,
人们都不知道孔老大是谁,
也不知道孔老三是谁。
李世民,也是老二,
人们也知道老大李建成,
但玄武门之变,老二成为太子。
曹丕是老大,
曹植是老二,
历来,
人们认为曹植才高八斗,
似乎人们没有把权术放进才学才华的范畴。
但人们更多的是对曹植的
一种爱怜,
一种惋惜。
因此,也成了著名的:
老二的代表性人物,
老二的标志性人物,
老二的形象代言人。
老二,
真的更聪明,
更智慧吗,
似乎没有人专门探究,只有传说,
不具有科学依据。
其实,老大,往往有优越感,
有独特的
排位优势,
先天优势,
老大优越。
老二,
因为顺差,
靠客观,靠天然,靠与生俱来,
干不过老大,
因此,
就:
有了变通,
有了转圜,
有了小聪明。
三国的时候有一个人叫钟繇,
他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钟毓,老二叫做钟会。
老二怂恿老大一起去偷爸爸的好酒喝,
钟繇装着睡着了,
看着两个儿子的表现。
老大经过爸爸身边先跪拜,
然后偷喝。
老二经过爸爸身边,
先做了个鬼脸,
然后偷喝。
钟繇事后问两兄弟的表现,
钟毓说:“我偷喝药酒心中忐忑不安,不拜更觉不安”。
钟会答道:“偷酒已经不符合礼节了,所以不行礼!”。
老大老二,
真是典型表现与杰出代表。
后来,
钟毓钟会一起去见曹丕,
老大汗流浃背,
老二若无其事。
曹丕问其由,
钟毓说: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钟会说: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与其说聪明,
不如说狡猾,
或者狡黠。
老二往往比老大更被宠爱,
更被用心,
所以,我们往往:
把顽皮当成了智慧,
把放松当成了沉静,
把自我当成了灵动。
白居易是老大,
他有个弟弟叫白行简,
两个人都一样聪明。
但老二行简,
写诗太放任,
太恣肆,
《李娃传》、《大乐赋》,
太过于写性,
反而没有很好的流传。
苏轼是老大,
苏辙是老二,
两个人的才华真是难分伯仲,
但现在人们更推崇的是老大,
苏东坡简直成了全民的偶像,
什么要嫁就嫁苏东坡,
没有一个人说要嫁就嫁苏子由的。
为什么?
还是他哥哥自己说出了缘由。
苏轼说,
老二啊,
你太过“汪洋澹泊,
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老二,越来越多,
老二的教育,
有一些特点
也有一些规律。
本人身为老二,
最后现身说法。
爸爸妈妈和老大总有那么多的话可讲,
妈妈每次和老大通话,
总是想念的流泪。
而我,
每次和爸爸妈妈通话,
他们总是跟我说,
好好休息,
别太累,
工作做不完,
钱也赚不完。
尽管很爱我,
像爱老大一样爱我,
但和我通话,
似乎从来没有流过泪,
我感到的更多的是——
一种呵护,
一种心疼。
老大老二,
在爱爸爸妈妈的情感里,
没有不同,
只有更爱,
只有最爱。